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余淼杰谈中美贸易(全球经贸新格局下的大国博弈)(精)
内容
试读章节

“301调查”:过时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棒

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决定是否就中国可能损害美国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创新的相关情况展开调查。8月18日,罗伯特·莱特希泽发表声明称,将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中国正式启动贸易调查(以下称“301调查”)。

何谓“301调查”

“301调查”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该法中含有几条针对外贸逆差的“撒手锏”,大棒之一就是第301条款(以下称“301条款”)。《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对“301条款”做了修改,增加了“超级301条款”(针对限制美国产品和劳务进入其市场的国家)和“特别301条款”(针对那些对知识产权没有提供充分有效保护的国家)。

根据该条款规定,美国贸易代表在得到美国总统授权后,通过调查,如果能够裁定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贸易协定,损害美国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则可以采取强制性报复措施。如果能进一步裁定贸易国有“不正当”的做法,并对美国商业带来负面影响的,便可实施“301条款”——对贸易伙伴征收高关税或者强加其他贸易壁垒。

需要强调的是,“301条款”是美国国内法,却被用来以一国单边法律处理国际多边或双边的贸易争端,美国作为WTO成员,这种行为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脚的。

1994年,GATT成员同意把GATT升格成为WTO,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WTO的框架下,各成员如有任何贸易争端,都应诉诸WTO争端解决委员会来解决,各成员不得擅自制定本国相应的制裁措施。

其实,在WTO成立之前,美国对其贸易伙伴多次通过“301条款”进行贸易恫吓,最著名的当属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日汽车贸易摩擦。这次贸易摩擦以日本做出“自愿”限制汽车出口的决定而告终。

自WTO成立以来,美国也曾对中国、乌克兰甚至是关系最密切的贸易伙伴加拿大发起或威胁发起“301调查”。此次美国之所以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也与中美经贸关系现状紧密相关。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发展迅速。1986年,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三大贸易伙伴。1999年,美国政府彻底废止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中国自此得到美国的永久最惠国待遇。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经贸关系进入蜜月期,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根据海关总署和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中美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的805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6 196亿美元(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也不断扩大。根据海关总署和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从2000年的2974亿美元上升到2016年仅货物贸易顺差就有16 528亿元人民币(据2017年1月1日汇率约合2 406亿美元)。中国对美国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是引发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在布什总统和奥巴马总统任期内,美国政府向中国纺织业和其他低端制造业产品实施严格的配额和高额的关税,以此保护美国本国产业。不过,这些局部的贸易摩擦并不能改变两国推行自由贸易合作的总体趋势。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后,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为使中美回到自由贸易、互惠互利的合作轨道,中方积极寻求与美国合作,分别实施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等四个高级别的对话机制。但美方仍然没有意识到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因为两国基于要素禀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差异、国际分工的区别所造成的,坚持认为美国的大量贸易逆差导致美国丢失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事实上,中美贸易顺差虽在中国,而利益顺差却在美国。这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中国虽有大量贸易顺差,但产品的附加值非常低,比如iPhone,虽为中国制造,但其进口到中国的各类中间品加起来已占了产品售价的约九成以上。换言之,中方只挣了不到一成的利润,而重头则留给做研发的美国。第二,中国虽有大量因贸易顺差而积累的外汇储备,但由于目前外汇储备主要是投资美国国债,这相当于美国是从中国融资来发展本国经济,所以最大的得益方还是美国。P114-116

作者简介
余淼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日本一桥大学访问教授,国务院参事室特聘项目专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项目特聘专家,China Economic Journal副主编,中国靠前贸易研究会(CTRG)副。主要研究领域为靠前贸易学。曾三次获全国靠前贸易学术研究优选奖安子介靠前贸易研究奖(靠前5届、16届和18届),获第二届刘诗白经济学奖、第七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第七届全国商务发展研究奖,2015年在Economic Journal上发表的论文被评为年度best paper,并获得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奖(Royal Economic Society Prize),成为独立获得该殊荣的首位华人经济学家。主持的研究课题曾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在靠前外品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加工贸易与中国企业生产率》《靠前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教材《靠前贸易学:理论、政策与实证》,经济学随笔《重拯自由贸易》。
书评(媒体评论)

伴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地位的迅速崛起,中国影响着世界,世界也影响着中国,各种新现象、新矛盾层出不穷。要理解这缤纷万象,既要有家国天下的胸怀,也要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分析功底。余淼杰教授的这本时评访谈集篇篇言之有物,常见人之所未见,充满智慧,值得一读。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以鲜活案例、生动笔触解读事件背后严谨的经济学原理,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各方面的读者都可从中获益。

——刘世锦,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理论经济学家研究经济政策,犹如科学家承担工程师职责,既易又难。善于捕捉问题、敏锐而接地气、政策建言具有可操作性,是政策经济学家的基本功;而隔靴搔痒则是政策经济学家的大敌。余淼杰教授此书的几十篇小文简洁务实,专注中美贸易问题,细读之余,有不少启示。

——夏斌,国务院参事,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

只要存在比较优势,国际贸易便可以增进人类福利。这个连思维缜密的数学家都会接受的结论,在现实世界中却四处碰壁。阅读余淼杰博士的这本建立在精深贸易理论之上的政策评论集,你至少会对“好事多磨”这个成语有更到位的理解。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

余淼杰教授是国际经济学大师罗伯特·芬斯特拉教授的得意门生。他学成归国后坚持做一流的学术研究,多篇国际贸易论文获得国际、国内的大奖。在做学术研究的同时,余教授心系世界大势、国家命运,经常对国际、国内经济动态或政策撰文点评。如果要看经济学功底扎实的学者如何评论时事,而不是用耸人听闻的名词、半真半假的数字来“忽悠”大众的话,这本书值得特别推荐。

——魏尚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席教授,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余淼杰教授的中美贸易时评触及当今世界的重大话题。这些评论不是凭空而发,而是以深厚的学术研究为基础,且语言活泼,可读性强。相信每个对于国际事务感兴趣的人士都会从本书中获益。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目录

导论

 “十三五”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新图景

 对外改革,对内开放,促产业升级

 特朗普贸易战对中美经济的影响:一个定量研究

时评策论

 中美贸易失衡新解

 TPP:美国的独角戏?

 TPP,“贸”似如此

 特朗普时代,中美贸易摩擦会是常态

 别了,TPP

 来吧,相约RCEP

 中国与WTO的两个“15年”

 特朗普就职与渐行渐远的“美国梦”

 特朗普新政“十日谈”

 特朗普的“百日维新”胜算几何?

 中美潜在贸易战对中美经济的影响

 “逆全球化”危机下如何力促中国经济增长

 G20汉堡峰会: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最大共识

 “301条款”解决不了中美贸易失衡

 “301调查”这着棋美方未下先输

 “301调查”:过时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棒

 备战促和,沉着应对

 博鳌讲话中看开放的善意

 扩大开放,彰显中国推进全球化的诚意

对话访谈

 中美贸易战取决于美方,政府还须未雨绸缪

 中国有三招可以对付美国“301调查”

 再谈“对外改革,对内开放”

 中美贸易战:美国将是最大的输家?

 中美贸易战,特朗普不会赢

 美国这行业叫苦连天:特朗普关税政策“史上最糟”

 中美贸易摩擦升温,东盟是喜还是忧?

 美延长清单公示时间,学者称或现回旋余地

 中美贸易战:从一触即发到重回谈判桌

 特朗普打“贸易战”助中国崛起?外媒的逻辑不可信

 听北大三位经济学家论剑:中国为何反击?

 中对美展开“对等报复”, 拟对大豆、飞机等加征关税

 中美互相“亮剑”,仍处于“备战促和”中

 反制美国,服务贸易是火力点

 中美服务贸逆差增长迅速,需更全面看待贸易不平衡问题

 美挥舞“大棒”终将伤及自身

 中国强硬回应美考虑加码对华制裁:不惜代价奉陪到底

 中美贸易战,别忘了中国还有这几张王牌

 中国反制美欧日发起的钢铁围剿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怎么走?

 中国扩大金融等领域开放影响几何?

 专家解读博鳌中国四大开放举措

 海南自贸区畅想:以第三产业为支柱国内首例自贸港有望落地

 扩大开放惠及中国惠及世界

 贸易摩擦并不代表中美经贸关系出现转折

序言

自2016年暑期出版第一本时评《“贸”似如此》以来,不知不觉又过了两年。

两年光阴,说长不长。随便打开电脑里存放学术论文的文件夹,一篇论文的文献、数据、程序加起来,就占了好几兆的空间。最考验自己心理素质的还是那些程序的编写时间,有的居然是在四五年前。原来这些论文草稿都已在电脑里静静地躺了四五年。这也难怪,如今要在国际经济学顶级或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是不太现实的。严肃经济学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也像闻一多先生一样,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人。

这样的生活,并非为了糊口或安身立命,而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或是对光阴的一种交代。夜深人静之时,总喜欢听蔡琴的那首《给电影人的情书》:

多少人爱你遗世独立的姿态,你永远的童真,赤子的期待,孤芳自赏的无奈。

也许,做学术就是得“苦苦地追求永恒,傻傻地追求完美”,这样说来,365个光阴,何尝不是日复一日的写模型、整数据、跑回归的简单重复呢?

不过,过去的两年中,真实世界中又的的确确发生了很多事。身处一线大都市,就是在最安静的象牙塔中也能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世界的冲击。加之笔者所工作的单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严格来说并非一个简单的学术机构,从某种角度来说,她似乎不可复制:从这里先后走出了世界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有多位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对国家的经济改革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如今又是国家最重要的高端智库之一。有幸在这样的机构工作,跟那么出色的学者共事,自是人生的幸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似乎也不再是一句古训,而成了一种日常的工作状态。虽然并没有谁要求我们这样做,但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这好像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文化。

也许正因如此,每天在不断地跑回归、整数据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会看看周围发生的事,默默地见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因为国际贸易研究是自己的老本行,注意力自然落在贸易上。中国的经济发展,说到底是两个词、四个字在发力:“改革,开放。”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改革”带动“开放”,21世纪则似乎是“开放”促进“改革”。也许理解了“开放”,就看懂了“改革”。

不过,中国经贸也好,中美经济也罢,自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七个人会有八种看法,这样的话,自己似乎也无妨加进来谋一家之言,凑凑“七嘴八舌”这个热闹。既然身在象牙塔,不在一线冲锋陷阵,自是力求“旁观者清”。备一颗热忱的心,沏一壶清澈的茶,品茗其中三味。对中国经济、中美贸易,不求庖丁解牛,但求格物致知。观点对错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辜负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时代。也许,这就是作为学者对这个时代负责的方式吧。  所以,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册子分成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时评策论。记得2016年《“贸”似如此》出版后,有一天学生顾洋发来一个微信截图,显示该书成为亚马逊中文外贸类最佳畅销书!于我,这自是探骊得珠,不敢奢望的事。得了鼓励,所以也就硬着头皮,先是成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专栏作家;后是签约了《每日经济新闻》,在上面开设专栏,专栏名就叫“贸似如此”。总之,是时频不限,有感就发。事实上,本书中的多篇时评就是首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也有一些是首发在腾讯“大家”、新华社《瞭望》、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不过,既是业余客串,怕最后也免不了虎头蛇尾,草草了事,这里先跟读者致个歉。

过去一年,世界经贸最大的看点,窃以为莫过于特朗普当上了美国总统,如书中一篇时评文章所述:特朗普执政,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他的不确定性。这就注定了对中美贸易乃至全球经贸来说,特朗普任期内定会是多事之秋。果不其然,2018年年初,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中美贸易战似也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势头。特别是3月特朗普当局抛出草拟的“特殊301”具体方案,中美贸易摩擦更是似乎到了“一触即发”的阶段。

当然,中美贸易谈判也不一定就是“山穷水尽”,事实上,事态的进展又总是“柳暗花明”,中美贸易何去何从?不消说,一个健康良性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经济全球化是否能顺利推进也非常重要。所以,“格政中美”,用格物致知的方式洞察中美贸易,就是本书力求达到的一个目标。

面对美国当局开出的天价中美谈判条件,以及文本后面若隐若现的贸易“大棒”,中国如何做到“闲庭信步”、处变不惊?这是摆在每个关心中国经济和中国未来的有识之士面前的问题,这时,无论个人是身居庙堂,还是身处江湖,似乎都不太重要了。这是本书所力求回答的一个问题。

本书的第二部分收录了过去两年来跟中美贸易有关的媒体访谈。自2018年3月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笔者每天不断接受各种访谈。之所以偏爱这种方式,是因为它高效、快速。毕竟,自己“爬格子”的速度远慢于说话录音的速度。一开始是想东施效颦,学学历史上的“九评苏共”,但一开了头,就发现不好刹住,最后居然凑到了30篇,也都发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余淼杰谈经贸”中。其实,反反复复就是强调应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中国的最佳策略就是“备战促和”,“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上上策,但做好最坏打算,随时应对最坏情况也是应有的准备。毕竟,中美经贸之争,不会是两三年就能见分晓的。合纵也好,连横也罢,最重要的还是要练好内功,“深挖洞、广积粮”。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百忙之中为这本小册子写推荐语的各位师长、同事。他们分别是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老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宇燕所长,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夏斌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魏尚进教授。感谢他们的厚爱、支持和鼓励!这本书的部分文章是我在暑假访问神户大学时在六甲山公寓里完成的,所以,还要特别感谢神户大学经济经营研究所的赵来勋教授所提供的优越研究条件。

此外,我还特别要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周月梅老师、林君秀老师、郝小楠老师和任雪蓥老师的大力支持。事实上,光是这本书的书名,郝小楠老师就和我一起推敲了近十个,最后林君秀老师建议,就用“余淼杰谈中美贸易”。我很感激她们对我的信任和厚爱,同时也有点忐忑:这个名字是否会影响到该书的市场销售?毕竟,我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纯学术性的。曲未必高,但和却寡。好在过去十年以来,我所有的作品都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他们出色的工作让我受益匪浅,跟北京大学出版社经管部团队的合作也非常愉快。在林老师和她的几位出色同事的帮助下,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几本书也曾获得吴玉章人文社科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胡绳青年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等荣誉。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在此特别致谢!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家人朋友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支持和鼓励!

是为序。

余淼杰

2018年5月于朗润园

内容推荐

过去一年,世界经贸领域的热点,莫过于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为本就饱受经济金融危机拖累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可以预见,未来四年对于中美经贸乃至全球经贸来说都将是多事之秋。2018年3月以来,随着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发起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断加码,中美贸易摩擦也火花频现。中美贸易战的“靴子”究竟何时落下?这将给中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以及中美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国该如何应对?结果又将如何?国际贸易领域著名学者余淼杰教授在本书中对以上问题给出了颇有见地的解答。

《余淼杰谈中美贸易(全球经贸新格局下的大国博弈)(精)》主要收录了余淼杰教授近两年来关于中美贸易的时评和访谈,回顾了特朗普就职以来中美贸易关系的重要事件及其演变,分析了中美潜在贸易战的根源、可能影响以及中国相应的应对策略,并深刻解读了中国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贸新格局下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战略。余淼杰教授多年来始终站在学术前沿,并多次获得国内外学术大奖,他的文章以扎实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同时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来阐述,任何对中美贸易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都将从中获益。

编辑推荐

《余淼杰谈中美贸易(全球经贸新格局下的大国博弈)(精)》主要收录了余淼杰教授近两年来关于中美贸易的时评和访谈,回顾了特朗普就职以来中美贸易关系的重要事件及其演变,分析了中美潜在贸易战的根源、可能影响以及中国相应的应对策略,并深刻解读了中国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贸新格局下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战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余淼杰谈中美贸易(全球经贸新格局下的大国博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淼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95335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8-06
首版时间 2018-06
印刷时间 2018-06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702
CIP核字 2018088164
中图分类号 F752.771.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8
18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