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当代中短篇小说基石之作,影响一生,温暖一生,激荡一生!
严肃与通俗,传统与先锋,思想上水乳交融,文字上精彩辉映。
董立勃创作的《天边的炊烟(董立勃长篇小说文集)》用第一人称写就,叙述的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野地的一个团场发生的故事,向人们揭示特定时期生活在底层的人的艰辛。
图书 | 天边的炊烟(董立勃长篇小说文集)/读读当代名家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当代中短篇小说基石之作,影响一生,温暖一生,激荡一生! 严肃与通俗,传统与先锋,思想上水乳交融,文字上精彩辉映。 董立勃创作的《天边的炊烟(董立勃长篇小说文集)》用第一人称写就,叙述的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野地的一个团场发生的故事,向人们揭示特定时期生活在底层的人的艰辛。 内容推荐 董立勃创作的《天边的炊烟(董立勃长篇小说文集)》是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垦荒题材的作品,小说用第一人称写就,叙述的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野地的一个团场发生的故事,向人们揭示特定时期生活在底层的人的艰辛,但也充满了人间的爱,是苦与乐的交汇,是奋斗与收获的共存。 目录 之一 飘雪的冬树市市子 之二 冰层下也流着水 之三 黑夜也有一点亮 之四 野草到处乱长 之五 开在树上的花 之六 大风吹过沙尘起 之七 麦草垛和棉花垛 之八 向日葵低下了头 之九 秋天下雨也下霜 试读章节 房子有大有小。大房子里住着没有结婚的人,叫集体宿舍。小房子是给结了婚的人盖的。不管是谁,只要结婚,就会分到一间小房子。有了这样的小房子,就有了家。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住在一起,叫小家。小家里刚开始是两个人,两个大人,一男一女。过了一些日子,小家就会多一个人出来,这个人就是男人和女人生的孩子。 四岁的我,是这里许多孩子中的一个。我和娘和我爹住在其中的一间小土屋子里。屋子里只有一张大床,三个人睡在这一张床上。 屋子中间有一个火墙和一个火炉子。这两个东西很重要,有了它们,冬天的房子里一点儿也不冷。 不过,你要是现在到这间屋子里来,看不到我爹。我爹和别的男人一块去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修水库了。 走的那天,我和娘一块去送。好多人,还有马车,还有爬犁子和拖拉机。娘扯着我的手。一面大红旗在雪地上像一团火,哗哗啦啦发出声响。红旗真红,离它近的东西会被照红。一群大人站在它下面,脸红红的,很激动的样子,举着拳头,喊着口号。 后来红旗走了,人们全跟着红旗走了,走出了老远,人看不见了,还能看到红旗像火在飘,忽闪忽闪地动。 送走了修水库的人,送走了爹。娘扯着我的手回家,眼里有些湿的东西闪动。 早晨给我爹收拾东西时,娘对我爹说:“我也和你一起去。” 我爹说:“你去干啥,给我看好孩子守好家。” 娘才二十六岁,脸上光溜溜的,好像有水,随时要渗出来。爹和娘在一起有多好,别人不知道,我知道。好多次,我睡觉,明明躺在娘怀里睡着的,可半夜醒过来,娘不在了,不见娘了。坐起来去找,在一片天窗泻下的月光里,找到了娘,娘正躺在爹怀里。昨天夜里,一整夜,娘差不多全在爹怀里。他们抱在一起,弄出的响动,把我闹醒好几次。爹走,娘舍不得,我舍得。爹走了,就没人给我争娘了,我就可以整夜睡在娘怀里了。 回到了家.娘像丢了魂,拿起烧火棍捅炉子里的火,灰乱飞也不理会。我走到门外,从门口的柴垛上抽出几根梭梭柴抱了回来,放到了娘的脚边,娘看我,脸上有了笑。 娘说:“我给你烧几个土豆吃。” 土豆埋在刚烧过的炉灰里,过一个小时扒出来,面面的甜甜的,好吃极了。 和想的一样,这天夜里,娘搂着我睡,一夜没有让我离开过热烘烘的怀,睡得舒服极了。 落过几场大雪,收割过的庄稼地埋在了雪下面,地里面的活不好再干了,连队让在家的女同志编筐子。操场东头有一间大房子,也叫礼堂。常在里边开大会,或搞别的集体活动。外面冷,编筐子不在外边编,全在礼堂里编。 一群女人,全是小媳妇。每个人跟前放一堆柳树条子,坐在小木凳上,像做针线活一样,把那些散乱的树条子织成了各种各样的筐子。这些筐子,有圆的,有方的,有高的,有矮的,有大的,有小的,有背的,有挎的,有两个人抬的,还有放在车子上的。对种地人来说,干许多活都要用到筐子。 在屋里干活,我娘就把我带了去。别的人也带了孩子,大家都带了,雷队长见了,也就不好说谁的不是了。编筐子是个不算太累的活。年轻的女人手里忙着,嘴也不愿闲着。全结了婚,生了孩子,啥都知道,啥都敢说,说得让人脸红,说得让人笑弯了腰。说的话,让男人听了也会吓一大跳。P2-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天边的炊烟(董立勃长篇小说文集)/读读当代名家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立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9538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7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 |
CIP核字 | 2014135665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新疆 |
长 | 228 |
宽 | 15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