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眼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毕淑敏的散文作品集,她的散文平淡中寓存着绚烂之性灵,朴实中包含着奇思妙想,和谐中充盈着蓬勃之美。在健康的格调、阳光的品质、耐人寻味的智慧和优雅的行文中,蕴含着温馨的哲理和迷人的真情,仿佛青橄榄一样耐人咀嚼,散发着挥之不去的韵味。

内容推荐

如果说小说是毕淑敏文学创作“一翼”的话,那么,散文则是她的另一只翅膀。

毕淑敏的散文平淡中寓存着绚烂之性灵,朴实中包含着奇思妙想,和谐中充盈着蓬勃之美。其间较少黄钟大吕,多横笛短吹,却能推演得气象万千,落英缤纷,抵达人生、生命和人性的最深处,给人以躲闪不及的撞击感。在健康的格调、阳光的品质、耐人寻味的智慧和优雅的行文中,蕴含着温馨的哲理和迷人的真情,仿佛青橄榄一样耐人咀嚼,散发着挥之不去的韵味。

目录

爱的回音壁 爱无专利/2

爱怕什么?/5

梅花催/9

鱼在波涛下微笑/12

感动是一种能力/14

爱的回音壁/17

提醒幸福/21

柔和/26

常常爱惜/29

旅行使我们谦虚/31

非血之爱/34

孝心无价/36

千头万绪 天使和魔鬼的数量/42

忍受快乐/48

谈怕/53

紧张/57

变化的哀伤/65

苍蝇向何处飞?/67

疲倦/71

切开忧郁的洋葱/75

珍惜愤怒/80

谎言三叶草/83

孤独是一种兽性/89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91

保持惊奇/95

拒绝分裂/101

嘘,梦不可说/109

干头万绪是多少/113

精神的小屋 自信第一课/120

我很重要/125

锻造心情/130

自 拔/132

轰毁你心中的魔床/135

钱的极点/142

造心/145

精神的三间小屋/149

界限的定律/154

教养的证据/157

像烟灰一样松散/162

挖掘心灵第一图/168

流露你的真表情/174

泥沙俱下地生活/180

兴趣就像食物/183

让我们倾听 我的五样/190

平安扣/196

心境防割/198

每天都冒一点险/201

心理拒绝创可贴/205

假如我能活下去……/213

看着别人的眼睛/216

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221

你我的记忆/226

让我们倾听/232

幸福和不幸永在/238

苍茫之悟/242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244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247

节气是一种命令/252

试读章节

爱无专利

爱是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因为在空气、水分、食物和安全之后,就是我们的爱了。比如安全这问题,表面上看来是对环境的要求,其实是一种爱的深化,我们只有在爱中,才感觉自己是有价值,是值得爱护保护珍惜和发展的。一个丧失了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从容爱自己和爱世界的。比如人际关系,更是爱的浓缩和放大。难以设想,一个不爱他人的人,会有广泛的朋友和良好的社会关系。当然,他的身旁可能会聚集着一些人,但那不是心灵的需要,只是利益的驱使。谈到自我实现,更是爱的高级阶段。因为你的爱,超越了一己的范畴,才扩展到更广阔的人和事物。在这种升腾与弥散的过程中,爱变成一种柔和的光芒,从一个核心的晶体稳定地散发着,把温暖和明亮,播扬到远方。

但是,当人们议论起爱的时候,却有着许多混淆和迷乱的地方。爱成了一个花脸,大家都随心所欲地涂抹着它的面孔,把自制的油彩敷在它的嘴角和眉梢。爱于是变得面目诡谲和莫测起来。

比如,爱和年龄有关吗?

这是人们通常不付诸书面,但却彼此心照不宣的概念。具体意思是——只有年轻人才享有充沛富饶的爱意,它的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递减,从高耸的爱的山峰萎缩至贫瘠的爱的荒原。由于这一假设的存在,年轻人因此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仿佛享有一个爱的太平洋,可以不加计算地挥霍爱意。上了年龄的人则很气馁,当谈到爱的时候,很有一些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窘迫。爱的门扉已经像一间到了下班时间的商场,缓缓关闭。店员们带着疲惫的笑容在重复着“谢谢光临”,你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即使别人不翻白眼,自己也无颜再耽搁,只有缩起脖子夹着尾巴却步抽身,才是明智之举。

有一种影响约定俗成——那就是——爱——似乎是年轻人的专利,或者只有他们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当人们说到中年或老年人的爱意时,会扭扭捏捏地觉得那是一种爱的残次品,不那么正宗,不那么地道。比如在形容青年以上年纪人的爱情的时候,基本不会用“火热”这个词,而只以“温馨”替代。毋庸置疑,温馨比火热的温度,要差着好几个数量级呢。

在人们约定俗成的看法中,爱是有年龄限制的。它大量地存在于生命旺盛的青少年,而较少地分泌于生命渐趋平稳和衰落的成熟和晚期。

这岂止是谬误的,首先是奇怪的。它把爱这种密切属于人类的高等和神圣的感情,简化到相当于睾丸素、黄体酮之类内在的荷尔蒙分泌物和诸如皱纹和胡须这种简单的外在指标了。

这必然首先牵涉到爱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是一种精神现象?

持年轻人拥有最多的爱意的看法的人,其实是把爱定位在激素特别是性激素的产量上了。如果这样来看,年轻人是一定会把老年人打败的。但不幸或者是有幸的是,爱是一种精神的状态,是一种需要不断修炼和提高的艺术,是一种积累经验审视自我的完善过程。因此,爱不是某一年龄的专利。

证据就是,爱可以在年轻人那里发生,也可以在老年人那里发生。从有人类以来的无数故事和历史可以证明,爱不是年龄的产品,它是心灵的能力。

P2-4

序言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盲文,像一粒粒凸起的精致粮食。当我知道自己的文字将变成盲文的时候,充满了喜爱和期待,体验到一种被信任和需要的欢欣。一想到盲人朋友们觉得这些文字有一定的价值,也许会对他们有帮助,心中就十分快乐。

在我当心理师的生涯中,曾组织过人们玩一个游戏。具体步骤是这样的:先让大家1—2—1—2地报数,然后座位相邻的1和2组成一个小组。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多条长且不透光的围巾,分发给各小组。之后就让每个对子中的1号,用厚重的围巾,将2号的眼睛捆起来。注意啊,一定确保捆得严实紧密,不能透过一丝光亮。

看到这里,盲人朋友们一定会说:这不就是人为地制造出了一个盲人吗?

对啊。正是这样。我们的游戏并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我对一组组的参与者说,现在,请你们出发。大家都原地站着不肯动,说,我们之中有一个人眼睛看不见了,怎么走呢?

我说,那个明眼人,要握住蒙着眼睛的人的手,现在,你们就是一个唇齿相依的整体了。请你们牵手,到教室外面去。穿过楼道,走下楼梯,到花园的小径上去,到马路上去,到树林里去,到远方去……

人们通常迟疑一会儿,然后手拉着手,战战兢兢地出发了。

若干辰光之后,大家回来了。他们似乎有很多想说的话,但我不允许他们说。接着我开始下达了游戏第二部分的指令——交换角色。这一次,长长的不透光的围巾绕到了1号的眼睛上。

等人们再次回来之后,我说,谈谈吧。有些什么感想呢?

有的人说,当一个盲人,真是痛苦而且困难啊。我以后遇到盲人,要多多帮助他们。

有的人说,一下子失去了视线,我变得万分胆怯。觉得世界刹那间变得陌生,陡然间非常虚弱。很无力,丧失了方向感。

第三个人说,嗨!我学到了信任。因为我们是两个人一组,那个明眼人告诉我哪里有沟坎,哪里有台阶,我按照他的指示去做,就很安全。刚开始,我们走得很慢,但是很快就配合默契起来,步伐渐渐加快。我们不单平安完成了旅程,走到花园的时候,同伴还对我说,咱们可以停下来,闻闻花的芬芳……

也有不和谐音。有个小组的成员背靠着背,苦着脸互不搭讪。原因是当他们走到电梯的时候,明眼的1号抢先跨了进去,然后对2号说,进啊,快点。2号刚一迈腿,电梯的门突然关上了。原来1号自顾自地站在一旁,既没有按住控制按钮,也没有阻挡门扉的合拢。猛烈挤压过来的电梯门就毫不留情地把2号的脸颊碰伤了……

那一天的讨论就从这个游戏开始,大家围绕着了完整与残缺,信任与猜忌,勇敢与鲁莽,友爱与淡漠……很多个主题畅谈感慨。后来有学员对我说,这游戏让他终生难忘。

再复杂的游戏也是简单的,再简单的人生也要比这曲折得多。

一次在繁华的马路边,一位盲人向我打探路径。我详细地告知了他方向,因为要到马路对过儿坐车,我还特地把他引到了人行横道边。

要我帮助您过马路吗?我问他。因为我在国外受到的教育是——当你想帮助残障人士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征询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

不,谢谢。我自己能过。那位盲人说。

我心里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就静静地站在稍远的地方,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

那位盲人在确信我已走远之后,并没有过马路。他走到另外一位明眼人面前,再次闻讯路径。那位人士也同样回答了他,把他引到了人行横道前。只是这位指路人并没有像我似的在一旁观看,而是步履匆匆地走了。  我想,这回盲人该过马路了吧?却不料他走向了第三位路人,又问了同样的问题。那位过路人也同样回答了他。这一次,盲人似乎终于放下心来,小心翼翼地过了马路,到对面去等车。

我一直倚着电线杆子注视着他,刚开始有一点点委屈。我想,我诚心诚意地给他指路,尽力想帮助他,可是他却不信任我。当我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就明白了他的苦衷。

他一定在这之前,受过明眼人的欺骗和戏弄,所以,他对人的基本信任打了折扣。他过马路的成本比一般人要高得多,危险且费时,因此他要更仔细和小心。他需再三地核对信息,以免上当受骗。所幸,他还是相信大多数人是可以信赖的,在一而再、再而三的人都给出了同样的答复之后,他听从了人们的意见。

这可能就是盲人和普通人在心理上的差别之一。他们更敏感,缺乏安全感,因而考虑问题也就更周全。

就像游戏中的1号和2号,只有更好地交流和团结,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才能在旅途中闻到花香,因为大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有的人肢体也许是囫囵的,但精神却千疮百孔。有的人器官也许是残缺的,但意志依然完整而强大。

毕淑敏

2007年12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眼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毕淑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226451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1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