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狱门前(死缓贪官的人生轨迹)/反腐密档
内容
编辑推荐

《地狱门前(死缓贪官的人生轨迹)》是笔者海剑对近年北京各级检察机关承办的重大、典型职务犯罪案件的深度采访,在还原案件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重点深究了贪腐案件产生的种种原因、细查了贪腐分子的种种犯罪手段、剖析了贪腐行为的严重后果,对当前突出的种种贪腐现象进行了深度解析,希望能给党员领导干部读者一些启迪。

内容推荐

《反腐密档》系列丛书旨在选取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些大要案,以案件深入调查为主线,探究腐败原因,查摆贪腐现象,剖析腐败严重后果,亮明坚决查处态度,从而发出强烈警示:要预防职务犯罪、铲除腐败现象,必须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老虎”“苍蝇”一起打,决不养痈遗患!

海剑所著的《反腐密档》之《地狱门前(死缓贪官的人生轨迹)》对那些被判处死缓——险些踏上黄泉路的落马官员的经历与忏悔,进行了深度挖掘与解析,以期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有所警醒,筑牢防线。同时,向全社会昭示了我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目录

第一章 “官场两面人”仕途兴衰史

 春城惊雷:李嘉廷落马

 发家轨迹:从贫家子弟到封疆大吏

 官场两面人:台上作秀,台下猛搂

 情妇之一:“情不自禁”始于“一种感激之情”

 情妇之二:找李嘉廷做情夫?他官还小了点

 省长庇荫:商海风云人物轻松骗贷10多亿元

 官迷、财迷大发钱弹,击中了李嘉廷,也击中了自己

 贪内助:“收钱的袋子”

 李嘉廷之子狱中忏悔

 警示录:值得警醒的李嘉廷的人生悲剧

第二章 从“政坛美女”到中国卖官案魁首

 恶性案件:引起黑龙江政坛地震

 “韩案”水落石出“三步曲”

 权力异化,一手遮天,天理难容

 司法权力竟然也可交易

 制造冤案,只为帮助亲属逃脱法网

 警惕“官场生物链”现象

 警示录:靠什么遏制吏治腐败?

第三章 执法高官被送上被告席

 升迁并未得到父亲的帮助

 被走私犯梁耀华所拉拢

 与赖昌星的交往

 一而再地收受贿赂

 法庭上迟到的忏悔

 一审被判死缓

 警示录:执法权力不容寻租

第四章 借拆迁贪腐高官的末日

 基层出身的高官

 贪贿“二人转”

 一座被暴力收购的矿山

 房地产商勾连

 落马之后

 官场两面人

 积极配合检察院专案组调查

 迟到的忏悔

 警示录:要警惕拆迁领域的职务犯罪

第五章 “明星区长”的疯狂权力寻租

 擅长经营,升起的政治“明星”

 选准突破口,获取关键证据

 人性办案,瓦解周良洛防线

 步步紧逼,迫使鲁小丹无处藏身

 政策攻心,攻陷刘军心理堡垒

 缓兵之计,击溃周海冰心理防线

 抓住机会,揪周京海出水面

 巧唱双簧,智使戴迪解甲投降

 过关失败,闯入了以权谋私的误区

 接受调查期间的忏悔

 警示录:警惕行政高官的职务犯罪

第六章 电信“内鬼”的滑铁卢

 黄强受贿索贿案件浮出水面

 抓捕黄强

 高尔夫卡引出的秘密

 一卡通背后的隐情

 神秘的钥匙揭开了犯罪谜团

 警示录:警惕“洋腐败”危害中国

第七章 “金融高官”撬动的“千万奶酪”

 百般争议的股市风云人物

 出身平凡却雄心勃勃

 亦官亦商:身处大变革时代的选择

 宦海沉浮,身在银行心系证券

 仕途失意,学府、“乐”场得意

 长袖善舞,为了私利挑战法律

 证券乱象:股市的“人治”诟病

 警示录:“不设防”的市场监管

第八章 移动高管的悲情“移动”

 黏黏糊糊的同学朋友

 羞羞答答的收钱艺术

 真真假假的两副面孔

 实实在在的反腐风暴

 中国电信业反腐与职务犯罪防控任重道远

 现实:大案要案频发的电信行业

 央企“腐败窝案”的标本

 审计风暴式自身反腐难解体制之困

 警示录:要打造廉政风险管理的制度防线

第九章 从“修路功臣”到“硕鼠巨贪”

 从基层起家,官位显赫却仍不满意

 仕途起点,人脉还是钱脉?

 大权独揽,有了催化剂,贪欲更加恶性膨胀?!

 漏洞·贪婪·失监:为何频频出现“厅长现象”?

 体制漏洞

 官员贪婪

 监督失控

 警示录:遏制交通腐败,出路何在?

第十章 一句题外话,挖出京城保险业第一贪

 公正的判决

 听者有心,一句题外话中捕捉到重要案件线索

 兵贵神速,一天之内“大鱼”浮出水面

 快马利剑,撕开保荣公司黑幕

 缜密调查,破解600万元高息走账迷局

 工作精细,不放过任何一笔罪证

 深挖猛追,追缴全部赃款,还社会一个公正

 警示录:零口供也难逃反腐利刃

第十一章 欲望迷途,小会计酿惊天大案

 32岁那年遭遇激情

 沆瀣一气:与主管处长合谋挪用公款1000万元

 为博取女友欢欣,他一次次将罪恶的手伸向公款

 小吏大贪:狮子大张口,贪污数额惊天

 移花接木:罪恶的手,疯狂伸向巨额公款

 行贿被拒:始知道大祸临头

 警示录:如何防范财会人员职务犯罪?

后记

试读章节

官场两面人:台上作秀,台下猛搂…

2001年3月8日,作为第一位现任省级官员,李嘉廷参加了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对话的活动,以下为部分对话内容实录——

网友:工作之余,平时还有什么爱好?

李嘉廷:运动,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打网球。

网友:在工作中,最让您动感情的是什么?

李嘉廷:对我的下属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做法,说了不算,定了不干。

网友: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李嘉廷:在未来5年内解决尚未解决温饱的160万人的贫困问题。

网友:您是否欢迎对政府的批评?

李嘉廷:我们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我们非常欢迎各界,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监督我们的工作。为了给社会监督提供条件,我们今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我们发行政府公报,免费赠送,把我们政府的重大决策都直接交给老百姓,比如说,我们云南的十五计划纲要在人代会审议之前就通过公报交给老百姓,在报纸上公开讨论;第二,我们建立了厅局长的接待日制度,每月25日公开接待群众上访;第三,今年内我们在全省县级以上的市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把所有涉及老百姓的事逐步放到这个中心来办理,机构改革以后,政府将近有20%的公务员要在这里办公;第四,我们要在城市里推广昆明市的市长热线电话的做法,电话号码是12345,意思是“有事找政府”,群众反映非常好。

网友:您会不会压制媒体?

李嘉廷:我们对新闻单位的批评要鼓励,要保护,为此我们制定了专门的规定。

李嘉廷的此次“经典”问答,被一位论坛的工作人员写进了后记中,他写道:通过访问,我感觉到他(李嘉廷)是一位谦虚、尊重民意、敢于接受人民群众广泛的监督、工作务实的干部,这很好,中国需要这样的官员,尤其是贫困的地方。

然而,善良的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李嘉廷作此番表白前的2000年7月,这位省长就已经单独或伙同其子收受他人贿赂1810余万元。中央纪委公布的李嘉廷主要违纪事实前后跨越6年,开始时间是1994年,这是他到云南任职的第二年。

1995年1月,昆明建华企业集团董事长舒建到李嘉廷家送上1万美元,一个月后,舒建在随同李嘉廷到泰国参加投资洽谈会时又送出5000美元。这一年,舒建三次找李嘉廷为建华集团帮助解决贷款。最终,总额4500万元的贷款分别从交通银行昆明分行和昆明城市信用联社贷出,作为回报,舒建分两次又送给李嘉廷2万美元。

1996年初,李嘉廷出面为云南人和实业集团公司协调变更药品经营企业合格证,总裁和丽伟送给李嘉廷6万元人民币。

1998年,耗资数亿元的昆明第一高楼、五星级的佳华广场酒店建成,但没多久,酒店副楼被“红塔集团”买下,改造成红塔大厦。当地人说,这次有些莫名其妙的收购就有李嘉廷的身影。曾被李嘉廷列入世博会配套工程的就有佳华广场,此前,李嘉廷曾就佳华广场B座的收购亲自协调昆明佳达实业公司与红塔集团的关系,并促成佳华与美国沃尔玛中国公司、云南共和集团合作成立昆明沃尔玛管理服务公司。为表示感谢,佳达实业公司邹某某先后两次送给李嘉廷10万元人民币、5000美元、3万元港币。

何等的滑稽!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不翻船,他还将在作更多这样的表白的同时接受更多的贿赂。媒体也还会在其高超的演技之下继续刊登诸如“一心为民的好省长”之类欺骗人民感情的专访。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在媒体上读到类似的报道。比如,“一想起那些失学孩子稚嫩的双眼,我这个做省长的就吃不下饭”;“还有那么多下岗职工需要帮扶,我这个省长哪能睡安稳觉啊”……

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煽情的表白,我们听多了会作何感想?

李嘉廷也好,成克杰也好,还有贵州省委原书记刘方仁也好,出事前都可谓权倾一方,除了比他们官大的,没有人敢对他们说半个不字。

为什么?因为省长是领导,而且是大领导,出事倒台之前,谁敢摸老虎屁股?人们甚至形成这样的惯性思维:领导所做所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不容怀疑的,都是要执行的。领导甚至是不会犯错误的。即使犯了让人尴尬的常识性错误,比如读了白字,下属不仅不能笑,不能指出,而且要竭力维护领导的尊严和权威。

恰好距此一年前的2000年6月,时任中央纪委书记的尉健行在云南检查工作时,曾特别警告云南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而当时李嘉廷也在场。《云南日报》对尉健行的讲话作了报道:“尉健行说,少数高中级领导干部对其配偶、子女利用自己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经商办企业,非法敛财、违法乱纪,或不闻不问,或暗中支持,袒护包庇,有的甚至直接参与其中,严重败坏了党的风气,影响极为恶劣。”心里已经有鬼的李嘉廷作何反应,我们不得而知。

2001年9月24日,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撤销李嘉廷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职务,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

“李嘉廷在担任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云南省政府副省长、省长期间,伙同李勃或单独收受贿赂款人民币1038万元,港币649万元、9.1万美元、2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共计18105323.75元。”检察机关就此对李嘉廷提起公诉。

对于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而未予立即执行死刑,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的判决中这样解释:李嘉廷论罪应当判处死刑,但李嘉廷认罪悔罪,有揭发他人犯罪的立功表现,并提供线索,对相关案件的侦破起了重要作用,且赃款已全部追缴。

P7-9

序言

官员,莫走到地狱门前

在我们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中,罪犯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轻贱让人震惊。

记得,二十年前参加监督执行一个女贪污犯的死刑,这个女巨贪面对无数双一闪而过的眼睛,并没有丝毫羞耻和愧疚,而是左顾右盼,笑容可掬,好像她不是去黄泉路上,而是去参加一个什么宴会。可惜手被绑着,不然的话,她会向自发为其“送行”的人们挥手致意也说不定呢!据说,临刑前她有一个特殊的要求,请美容师美容一下,而且这个请求居然被应允了。这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太婆临死前还没有忘记“修饰”一番,如此“潇洒走了一回”,倒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笑柄。

然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更是那些你推我搡的看客。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不是愤怒和轻蔑,而是羡慕。有人说:“气质真好”。也有人说:“她什么福都享了,死也值了,换了我也干,可惜我没有那么大本事”。囚车走远了,但看客们的议论还在继续着。当说到这个女巨贪给人的见面礼一出手就是1万元、叫声“干妈”就是5万元的时候,有人连声惋惜:“可惜我没遇上……”

可叹,从头至尾,看不到一副义愤填膺的神情,听不到一声切齿的责骂。可悲,人海如潮,看客们忘却了正是这个女巨贪害得多少工厂倒闭、多少人倾家荡产。

进入新世纪以来,走向地狱的就可以列出一张不短的名单:胡长清、成克杰、段义和、李真、许迈永、姜人杰、郑筱萸……难道这些官员不知道生命的可贵?难道不知道贪腐的下场?难道没有从死刑贪官身上吸取教训?

这不能不说,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改变的不只是我们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中国民众的生活质量,也包括我们生活的规则、幸福的指数。市场经济从来就是“双刃剑”,尤其是市场经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负向引导一直没有被我们充分重视。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上的生死观、荣辱观开始暧昧甚至颠倒起来。有相当多的犯罪分子,在法庭上,没有表现出对罪行的愧疚,对生命的眷恋,对法律的慑服,相反,面对庄严的法律,气焰依旧嚣张,一副副“视死如归”的样子。以自己的生命来挑战神圣的法律,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勇气”、“胆略”、“潇洒”。

这不由得让我们重提如何对待生命这个严肃的话题。

实际上现在有的人并不珍惜生命,他们活着是为了想方设法获取钱财,结果钱财没得到生命却没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说法。生命与死亡并驾齐驱,权力与财富的争夺并存,但有多少人真的明白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残酷!

生命是无价之宝。英雄豪杰也都无比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在大我与小我不能两全时,他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慷慨捐躯殒身不恤,是民族的脊梁与骄傲,历史和社会也永远尊崇他们。而如今,“视死如归”的各种刑事犯却使人感到滑稽、恶心、憎恨,还夹杂着一些悲凉和悚然。我宁愿看到他们畏惧、忏悔和屈服,以证明在人生的终点,人性能在他们身上有所复归。

哲人培根有言:知识就是力量。理想、信念、意志、人格也都是力量。但我们也得承认,愚昧无知也是力量,且是最具破坏性的力量。一个不知珍惜生命为无价之宝的人,是不会遵从社会秩序善待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

生命是作为个体拥有的自然资本,也是做一切事业的前提。人生的要义就在于生命的保存与发展。然而,计划经济下人们被捆得死死的,不能自由支配自己,不能自主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人是平等的,但那是低贱难以有所作为的“平等”,连许多罪犯也都是求食保命图生存的。市场经济唤醒了人们求变致富的意识,也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斥和打击一切劳动之外的致富,对糟蹋生命的严重违法行为当然要严厉打击。

本来,人的致富欲望的苏醒和可能满足是一件好事,多数人也都以劳动者的身份造福社会发展自己。工人老老实实做工,农民辛辛苦苦种地,知识分子勤勤恳恳地教学科研……他们在这种投入中不仅维护和实现了自己的尊严,而且使自己得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加体现了生命的充实和崇高。然而,“三教九流赶庙会”,有的人不是通过劳动这种中介,而是把生命作为资本进行“原始投入”,以获取财富。这种以无价换有价的自轻自贱的“原始投入”何其愚蠢!不是吗?很多无法无天的行为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赌博。在人们生活水平都有了不少提高的同时,腐败犯罪却有上升趋势,就在于国家工作人员这一庞大的群体中,存在着一些尚未真正认识到生命意义的人,不知维护生命尊严的人,自我约束力较差的人,自身素质不高而又不愿提高的人,情不自禁地把“老本”搭上。直至生命的终结,大概他们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干的是一件多么得不偿失的蠢事!他们本应有另外的结局!这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损失。

我们不乏对各级国家工作人员的反腐倡廉和廉洁从业教育,但教育的成效却值得思考。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大师怀德海(N.Whitehead)在其名著的《教育的目的论文集》(The Aim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Essays,1929出版)里说道:“教育的本质是宗教的,宗教教育即教导人如何尽义务与尊敬他人的教育。”他认为,教育除了训练人具有娴熟的技能与知识外,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受教育者知道教育除了获得理性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与“尊敬他人”的功课,并让人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安顿心中不安的心灵”。我们不妨延伸开去,官员的权力来自人民,“尊敬他人”——这里的“他人”就是人民,应该尊重人民赋予的权力。而亵渎人民赋予的权力,不仅是对人民的背叛,也是对自我的极大侮辱。

古人云:“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被物欲所困扰,就会感到自己的生命很悲哀;而留念于纯真本性的人,则会感到生命的乐趣。明白受物欲困扰的悲哀后,就能立刻消除世俗的情怀;明白留念于纯真本性的快乐,就会达到圣贤的美好境界。这句古训说出了生活的真谛:安分便能安然地生存!人最怕的就是做下亏心的事,人们只有洁身自好,远离贪念,严于律己,多做善事,才能保持心安。金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更不会给人以最高的生活境界。想想人活在世上,不管是物质上的追求,还是精神上的追求,不都是为了安心而快乐地活着吗?如果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不能安然,终日被疾病、恐惧缠身,那么追求还有什么意义?

如何既体现生命和尊严的价值,又获得个人愿望的满足,值得每个人深思。没有人希望自己从官场、商场、抑或情场,到被押赴刑场。在我们这个时代,只要努力,自己目标、梦想实现的可能总是很大的。

最后,也想忠告国家工作人员队伍的年轻人,不但应当一般地善待生命,而且应特别珍惜自己的时代和机遇,用自己的努力去建功立业。为社会造福,从而缔造自己的幸福。选择这条路,才真正维护了生命的尊严,才是真正的时代英雄。

后记

创作本书的想法由来已久。

从内容上讲,本书是笔者对近年北京各级检察机关承办的重大、典型职务犯罪案件的深度采访,在还原案件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重点深究了贪腐案件产生的种种原因、细查了贪腐分子的种种犯罪手段、剖析了贪腐行为的严重后果,对当前突出的种种贪腐现象进行了深度解析,希望能给党员领导干部读者一些启迪。

在采访这些案件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还原了一个个案例,揭开了贪腐案件背后那一个个无比贪婪的灵魂和那一次次肆无忌惮的罪行。

真的希望每起案子都能振聋发聩,每个案子都能发人深省。

从具体写法上来说,对多个案例笔者试着从侦破或者公诉的过程来予以叙述。一个原因是想告诉读者,在捍卫社会公正和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从业的队伍中有一支铁军,那就是我们办案一线的检察官们——尽管不同篇章里我们给予他们不同的称谓,例如承办人、侦查员、办案人员等,但他们的核心职责是一致的,彻查职务犯罪,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正义;另一个原因是警告那些徘徊在违法犯罪边缘的人,悬崖勒马为时不晚!因为,再高明的犯罪也会被发现,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在创作的过程中,笔者坚持真实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使本书客观真实而又生动耐读。在案件的反思和分析部分,遵循纪实文学的创作规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对办案检察官的采访、案卷的内容和媒体公开报道的资料,做了艺术上的处理和加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人名、单位(公司)名、地名等均采取了必要的技术处理。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谨向一直以来指导和热心帮助的中共北京市纪委、北京市委政法委、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监狱管理局等单位负责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乔旭、王峻、李辰、曲虹、赵海莉等可爱的同事给予素材上的支持,使本书内容更加丰富和完整;感谢李雪娟等师兄妹做了些辅助工作。还要特别感谢审读本书的专家,正是有了诸位的严格把关,本书才更加严谨。

在写作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海剑

2014年5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狱门前(死缓贪官的人生轨迹)/反腐密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海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401261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2014160543
中图分类号 D630.9-49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