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江、李存山主编的《中国儒学(第9辑)》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
本辑分两个主题:礼乐文明与中国社会和儒学散论。无论是对中国思想的细致梳理,还是对传统儒学的现代解读与诠释,都能结合新材料,抒发新思想,体现了中国儒学研究的较高水平。
| 图书 | 中国儒学(第9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中江、李存山主编的《中国儒学(第9辑)》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 本辑分两个主题:礼乐文明与中国社会和儒学散论。无论是对中国思想的细致梳理,还是对传统儒学的现代解读与诠释,都能结合新材料,抒发新思想,体现了中国儒学研究的较高水平。 目录 礼乐文明与中国社会 李翔海:从“孝”看礼乐文明的现代意义 吴展良:礼与中国人的“多层级锥形网络存在意识”:以朱熹的礼学及其实践为中心 陈福滨:“礼”的反思:以《荀子》“礼”、“乐”、“法”为论 宋志明:礼乐仁刍议 向世陵:礼乐和合的社会治理与理想秩序 曾亦:论墓葬与儒家的孝道观念 曹峰:“天礼”、明堂制度及其儒道关系——以出土文献为线索 方朝晖:礼治与法治:中西方制度的基础比较 郭晓东:以礼释《论语》:简论《戴氏注论语》的礼学色彩 陈壁生:礼在古今之间——“城市祠堂”祭祀的复兴 谢晓东:苟子政治哲学中的礼:以人性、优良政府和正义为中心的考察 朱承:生活政治与礼乐文明 朱人求:李觏的礼法观 孔德立:道不远人:儒家礼仪之道的形成 袁晓晶:礼教下延及其德育化转型——清末新学制中的礼教困境 柴可辅:晚明乐论的“节奏”观及其治世关怀 郭梨华:先秦礼治与法治初探 姚季冬:礼治与贤能政治:以《礼运》为个案的分析 儒学散论 陈明:公民宗教:儒教之历史解读与现实展开的新视野 马渊昌也:关于王守仁“知行合一”的解释 王晓昕:郑珍对王守仁表彰《古本大学》的表彰 范丽珠、陈纳:关于“儒”的宗教性与儒教在当代中国的复兴问题 钟云莺:当代儒家型企业之“企业家族”信念的探讨——以国际元立集团为例 任蜜林:《易纬·乾凿度》易学思想阐微 匡钊:超越权利的焦虑——儒家与人权的新对话 闫恒:《诗经》的政治文化背景浅析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儒学(第9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中江,李存山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王中江//李存山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15405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3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74 |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776 |
| CIP核字 | 2014308380 |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61 |
| 高 | 2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