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鸿编著的这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以山东嘉祥武梁祠的石刻画像为典型,通过深入剖析汉代祠堂画像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汉代的丧葬艺术的本质和演变规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汉代社会鬼神信仰的扑朔迷离的画卷。全书资料翔实,逻辑严密,图文并茂,是研究汉代画像艺术的经典之作。
| 图书 |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巫鸿编著的这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以山东嘉祥武梁祠的石刻画像为典型,通过深入剖析汉代祠堂画像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汉代的丧葬艺术的本质和演变规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汉代社会鬼神信仰的扑朔迷离的画卷。全书资料翔实,逻辑严密,图文并茂,是研究汉代画像艺术的经典之作。 目录 总序 序 导言 上编 千年学术研究 第一章 武氏墓地遗存的发掘和初步研究 祠堂的配置与复原 祠堂主人及建造日期 祠堂及东汉墓地结构 第二章 武氏祠研究的历史回顾 传统学术 19世纪以来的综合研究 现代研究 对意义的探寻 考古学的启示 结论 下编 武梁祠:宇宙之图像 第三章 屋顶:上天征兆 祥瑞形象及图录风格 征兆图像的流行 武梁和征兆图像 第四章 山墙:神仙世界 西王母与“阴” 西王母与昆仑山 西王母:从神仙到宗教偶像 偶像之表现:西王母及其仙境 第五章 墙壁:人类历史 墙壁图像的一般解读 汉代的史学观 古帝王和历史进化 “三纲”与列女、义士 君主与臣民之责 拜谒场景:君权的表现 历史学家的自我表现 跋:武梁祠石刻画像的思想观念 附录 一 榜题、图像志、文本 征兆 古帝王 列女 孝子和义士 忠臣 刺客 二 武梁祠研究年表 三 武氏祠画像石详目 四 引用文献目录 五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巫鸿 |
| 译者 | 柳扬//岑河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5028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9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88 |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732 |
| CIP核字 | 2014094344 |
| 中图分类号 | K879.42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4 |
| 宽 | 175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