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第3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沈志华所著的《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第3版)》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苏联顾问和专家在华历史的学术性著作。为了再现这段真实的历史,作者参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档案文献,走访了当年聘请苏联专家的一些单位和有关人员。在充分使用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的基础上,对苏联专家来华的基本状况、中苏双方在专家问题上的政策方针、苏联专家在华工作的条件和环境、苏联专家的作用和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和论述,使读者能够对这段人所共知但又语焉不详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和真实的了解。本书原有新华出版社出版,此次为修订版。

内容推荐

1940年代末,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成千上万的苏联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和各方面的技术专家纷纷来到中同这片陌生的同土,他们胸怀革命的理想,本着同际主义精神,把知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中国,并与中国人民一道挥洒汗水,为新中国政权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基础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1960年7月,苏联政府一道纸令,所有的苏联专家突然撤退回国,给中国人民及其建设事业留下了众多困难和无限遗憾。

《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第3版)》作者沈志华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同家关系的角度,对苏联专家来华的基本状况、中苏双方在专家问题上的政策方针、苏联专家在华工作的条件和环境、苏联专家在中同的作用和影响等几个方而进行了考察和论述,同时也对中苏分裂时期有关专家问题的一些争论做出了客观的评判和解释,使读者能够对这段人所共知但又语焉不详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和真实的了解。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逐步靠拢:斯大林时期之一(1948—1949)

 一、战后苏联对华方针的调整

 二、援助中共的第一批苏联专家

 三、林彪要求苏联派遣更多的专家

 四、斯大林的犹豫和拖延

 五、刘少奇带领大批高级专家回国

第二章 缔结同盟:斯大林时期之二(1949—1953)

 一、关于苏联专家来华工作条件的谈判

 二、中国急需大量苏联顾问和专家

 三、他们是中国人最好的老师

 四、与苏联专家的矛盾和意见分歧

 五、对苏联专家是如何派遣和管理的

 六、毛泽东号召全面向苏联专家学习

第三章 共度蜜月:赫鲁晓夫时期之一(1953—1957)

 一、赫鲁晓夫努力调整对华方针

 二、苏联专家大规模来到中国

 三、苏联专家的实际待遇和工作条件

 四、与苏联专家的友谊和矛盾

 五、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的思想

 六、派遣和聘请专家方针的微妙变化

第四章 走向分裂:赫鲁晓夫时期之二(1958--1960)

 一、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平静和暗流

 二、中苏正面冲突与专家政策的调整

 三、在“大跃进”浪潮中的苏联专家

 四、苏联专家与中国核武器的研制

 五、赫鲁晓夫宣布全面撤退苏联专家

结论

征引和参考书目

来华苏联顾问和专家名单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第3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志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38474
开本 16开
页数 3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9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564
CIP核字 2015072879
中图分类号 D822.351.2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6: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