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的文化魅力是什么?连环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大俗大雅的文化基础,它既是寻常百姓人家的阅读载体,又是中国绘画艺术殿堂中的一块瑰宝,把大俗的需求和大雅的创意如此和谐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堪称文化上的“绝配”。
峻青原著张景祥绘画的《最后的报告(精)》就是一部用线条、水墨以及色彩组成的连环画,读者用相通的语言在另一个天境里交流。
| 图书 | 最后的报告(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连环画的文化魅力是什么?连环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大俗大雅的文化基础,它既是寻常百姓人家的阅读载体,又是中国绘画艺术殿堂中的一块瑰宝,把大俗的需求和大雅的创意如此和谐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堪称文化上的“绝配”。 峻青原著张景祥绘画的《最后的报告(精)》就是一部用线条、水墨以及色彩组成的连环画,读者用相通的语言在另一个天境里交流。 内容推荐 峻青原著张景祥绘画的《最后的报告(精)》讲述了1947年秋天,共产党员马仲民和参加革命不久的大学生江荻帆,奉命到昌潍地区去进行探访。他们刚到达地头,国民党范汉杰所属的第八军、五十四军就侵占了昌潍地区。 这时候,马仲民马上和小宋家村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在马仲民、杨同志、宋德才、老房东的组织领导下,群众又发动起来了,他们巧妙而又熟练地打击敌人,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敌人的进攻,保全和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江荻帆开始时很懦弱、动摇、惊慌,但马仲民、宋德才等同志鼓励和教育了他,使他产生了斗争的勇气,也使他彻底地意识到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后投入了火热的战斗。 后来,为了切断溃敌的退路,配合大军反攻,马仲民在炸毁潍河大桥时光荣地牺牲了。江荻帆也因此被俘,在临牺牲的前夜,他一点也不难过,反而从容不迫地向党作了一个最后的报告。在这个报告里,他详尽地叙述了由于党和群众的教育和帮助,他如何由恐惧到无畏,如何坚持到胜利前的一刻。 目录 正文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最后的报告(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峻青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张景祥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28988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1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2 |
| CIP核字 | 2014098343 |
| 中图分类号 | J228.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134 |
| 宽 | 185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