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法律传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主办、陈景良教授和郑祝君教授主编的学术年刊。《中西法律传统》是法律史专业学术阵地的系列出版物,在中国法律史学界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所刊载的文章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其影响力已逐渐扩展至台港澳地区甚至国外学界。
本书为第10卷,由陈景良、郑祝君主编。
| 图书 | 中西法律传统(第10卷)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西法律传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主办、陈景良教授和郑祝君教授主编的学术年刊。《中西法律传统》是法律史专业学术阵地的系列出版物,在中国法律史学界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所刊载的文章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其影响力已逐渐扩展至台港澳地区甚至国外学界。 本书为第10卷,由陈景良、郑祝君主编。 目录 “法律史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主题论文 微观法史学刍议 ——一项主要针对中国大陆法史学的思考和讨论 “回到规范”与“追问意义” ——中国法律史研究对象与立场之我见 瞿同祖与黄宗智法律史研究的方法论比较 中国法律传统 息讼、健讼以及惩治唆讼 国法·情理·利益 ——从《平平言》再议清代民事法源 表与里:宋代幕职制度设计的革故鼎新 宋代“有利债负准折”考辩 敦煌具注历日中的“债时择吉” 儒家法思想之君权论三题 革命传统、改革开放与保密法制 西方法律传统 论古希腊对罗马法学的历史贡献 ——以罗马法学方法论的形成为中心 古罗马法自然人破产制度和藏族“夸富宴”习俗 ——兼谈对我国建构个人破产制度的启示 从德国历史法学派看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法政人物 黄宗羲“治法”思想论析 中西宪政考镜 知识与权力的博弈:胡适的制宪诱导术 桀骜难驯的权力 ——德国立宪艰难之因 理想与现实的悖论 ——法国立宪曲折之源 佛罗伦萨共和宪政的兴衰(12~16世纪) 后穆巴拉克时代埃及宪法变迁研究 书评 重读《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兼论先秦法家思想研究的新视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西法律传统(第10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陈景良//郑祝君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5801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65 |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62 |
| CIP核字 | 2014308462 |
| 中图分类号 | D9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9 |
| 宽 | 171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