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编著的这本《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以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为窗口,分析释义了蕴含在古代通俗小说之内的华夏民族精神。从商贾文化精神、英雄传奇、民间信仰、才子佳人主题、情爱观、公案小说和命定论几个方面,阐释了王阳明心学对古代通俗小说与华夏民族精神的影响。
| 图书 | 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倩编著的这本《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以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为窗口,分析释义了蕴含在古代通俗小说之内的华夏民族精神。从商贾文化精神、英雄传奇、民间信仰、才子佳人主题、情爱观、公案小说和命定论几个方面,阐释了王阳明心学对古代通俗小说与华夏民族精神的影响。 目录 导论 王阳明心学与通俗小说的崛起 第一章 通俗小说的商贾文化精神 一 明清通俗小说的商人伦理 二 新四民观与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商人地位 三 皇权专制下商人及商业资本的命运 第二章 英雄传奇的两个世界 一 英雄传奇概述 二 “官”:尽忠报国 三 “匪”:好汉义气 四 革命英雄传奇 第三章 民间信仰与通俗小说中的神与魔 一 民间信仰与道教 二 民间信仰与通俗文学 三 神魔对立的实质 四 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 第四章 寒窗之下的白日梦——才子佳人小说 一 理想的婚姻模式 二 纵是多情,亦须持正 三 择偶论“才”的文化意蕴 第五章 通俗小说的情爱观 一 情与欲 二 通俗小说的贞节观 三 夫妇大义 四 情与礼的折申 第六章 大众清官情结与公案小说 一 公案小说概述 二 两起冤案与传统法律思想 三 民众清官观:仁足以守,明足以烛,刚足以断 第七章 通俗小说命定论的人生解读 一 圆通的命定论 二 命运与道德 三 通俗小说命定论的人生解读 第八章 《红楼梦》:读一遍如过一遍人生 一 悲金悼玉 二 群芳髓 三 无材补天 四 万境归空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倩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49848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73 |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4 |
| CIP核字 | 2014011216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河北 |
| 长 | 245 |
| 宽 | 170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