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薇薇编著的《从申报广告看中国近代小说运动》以晚清上海出版的《申报》刊载的近代小说广告为研究样本,深入阐述近代小说运动的轨迹,重点论证近代小说运动在民间社会真实的运动走向,揭示了近代小说创作市场化的商品生产过程,对近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 图书 | 从申报广告看中国近代小说运动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潘薇薇编著的《从申报广告看中国近代小说运动》以晚清上海出版的《申报》刊载的近代小说广告为研究样本,深入阐述近代小说运动的轨迹,重点论证近代小说运动在民间社会真实的运动走向,揭示了近代小说创作市场化的商品生产过程,对近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内容推荐 近代小说运动的发生、兴起是与现代大众传媒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因此出现在大众传媒上的小说文本及近代专业小说杂志近年来在近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颇受关注,但甚少有研究者涉足近代大众传媒上的小说广告。事实上,作为营销手段的小说广告本身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直接将小说的生产及消费连接起来,它意在鼓励消费,代表的是时代与读者市场的选择,相比较正统文学史叙事在精英视角中对近代小说运动的框定,《申报》小说广告所反映的近代小说运动有自己的轨迹。潘薇薇编著的《从申报广告看中国近代小说运动》希望走出政治话语对文学史叙事的干扰,摆脱精英话语的遮蔽,考察民间社会是如何以自己的视角接受、解码并实践近代小说运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报刊文学广告的必要性 二、正统文学史架构及范式 三、民间社会的接受过程 第二章 近代《申报》与小说广告的关联 一、为什么选择《申报》 二、《申报》近代发展史 1.美查时期——初创期 2.产权变更期——徘徊期 3.史量才时期——上升期 三、《申报》广告的传播效果研究 第三章 历史政治视野下的小说广告文本分析 一、1872—1899:思变与压制并存 1.官方的调整与民间的质疑 2.当局文化控制的松弛 二、1900—1911:小说广告中的现代性 1.广告话语中的启蒙 2.荒蛮的“东方”与传统 3.想象空间的开创 4.中国式的叙事传统 5.题材向现实回归 三、1912—1917:民族主义与身份体认 1.作为民族的种族 2.革命与野史 3.作为抵抗的消费 第四章 都市化进程中的小说广告 一、狭邪小说中的“海上繁华” 二、作为消费品的言情小说 三、人上之人小说家 第五章 观念:在矛盾中革新 一、先抑后扬的广告策略 二、兴女权与抑女权 第六章 文化与市场的下移 一、广告语言从文到白的变化 二、从精英到平民的市场 第七章 结语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从申报广告看中国近代小说运动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潘薇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0746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4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00 |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 |
| CIP核字 | 2014287113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5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