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九江史话/中国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九江山水奇秀,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向有江南形胜、文化名郡之誉。戴和君主编的这本《九江史话》简明地记述了九江的地域地理、历史沿革以及当代新貌,介绍了九江今古传颂的风流人物、叹为观止的风光名胜,以及瑰丽多彩的文化艺术。

《九江史话》是九江历史之述略,是较为系统地了解九江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也是传承弘扬中华地域文化的生动载体。它有助于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简明清晰地了解九江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髓,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地域史料。

内容推荐

九江山水奇秀,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向有江南形胜、文化名郡之誉。戴和君主编的这本《九江史话》是九江历史文化的简要记述,简明地记述了九江的地域地理、历史沿革以及当代新貌;介绍了九江今古传颂的风流人物、叹为观止的风光名胜,以及瑰丽多彩的文化艺术。九江襟江带湖,自古是来商纳贾的九省通衢,商贸文化积淀深厚,特色别具,其中最具特色者,本书也做了简要介绍。九江踞江湖要津,向为军政重镇,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的军政事件,本书还择其大事做了生动的记述。《九江史话》作为九江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有助于读者简明了解其历史脉络和文化精髓,同时也为有关学术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目录

一 历史沿革 地域地理

 1.地名由来

 2.地域地理

 3.远古先民与民族人口

 4.建置沿革

二 江湖锁匙 军事重镇

 1.岳飞屯兵江州

 2.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之战

 3.太平军湖口、九江守卫战

 4.万家岭抗战大捷

三 九省通衢 来商纳贾

 1.江州漕运

 2.九江明清钞关

 3.九江米市

 4.九江茶市

 5.九江瓷市

 6.近代商埠

四 近代革命 风起云涌

 1.辛亥九江起义

 2.湖口“二次革命”

 3.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4.南昌起义九江策划

 5.修水秋收起义

五 风流人物 今古传颂

 1.桑梓名贤

 2.历代名宦

 3.外籍名士

六 名胜古迹 叹为观止

 1.浔阳江

 2.鄱阳湖

 3.庐山

七 文化艺术 瑰丽多彩

 1.宗教之光

 2.书院文采

 3.文学艺术

 4.风土人情

 5.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 当代新貌 气象伟宏

 1.奋起赶超谱新篇

 2.强工兴城开新局

 3.统筹发展展新颜

 4.“双核”发展启新程

附录 九江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进入自觉的时代,山水审美逐渐成为文士的自觉意识,为山水文学艺术的产生、发展创造了良机。

九江因富山水之胜,又得舟楫之便,故九江的山水很早就走进了文人的视野。从魏晋时期开始,历代数以千计的文人墨客,所留下的诗文、绘画、墨迹,构成了九江古代文学艺术的宝库。

在这座宝库中,叹为观止的庐山山水诗和田园诗,是最值得九江人骄傲的瑰宝。而庐山山水散文,与山水诗同样熠熠生辉。最先兴盛于晋宋时期的是山水散文小品和略记,慧远的《庐山略记》,陶渊明的《游斜川诗序》、《桃花源记》,萧纲的《庐山碑记》等都是名篇。唐宋以降,山水游记颇受文人青睐,记写庐山的名家、名篇纷然层出,唐有李白的《游庐山序》、吴筠的《庐山云液泉赋》等,尤有盛名的是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其中的“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为古今庐山之名片。宋以苏东坡的《石钟山记》尤为著名,思辨的灵光跃动其间,别开生面;明清以徐霞客的《游庐山日记》、黄宗羲的《匡庐游录》等为代表,山水胜境,丰赡朗畅。近代庐山山水散文,洋洋大观,呈现出多元风采。总之。庐山山水散文作为中国山水散文的一个重要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庐山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上也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同样是在晋宋时期,庐山进入中国山水画的视野,成为山水画的发祥地。东晋顾恺之的《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是与人物画分离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山水画,由此,他被后人尊为“山水画祖”。其后,历代都有涉笔庐山山水的名家、名画问世。

庐山石刻同样丰富久远,形式多样。据《一统志》记载,庐山紫霄峰石室内,曾有先秦时期的石刻。现存著名石刻,唐代的有李北海碑、柳公权碑、颜真卿《大唐中兴颂》碑。宋代的有苏东坡书“璧佩琳瑯”摩崖,黄庭坚书“三峡涧”摩崖、《七佛偈》碑,张孝祥书“玉渊”摩崖,米芾书“第一山”摩崖,刘凝之夫妇墓志铭等。至于明、清及近代石刻,遍布庐山山上山下,数以千百计。由于近代庐山曾一度为外国人客居之地,因而还有少量外文石刻。

时至现代,九江的文学艺术,植根于传统文学艺术丰厚的土壤,吸纳新时代的阳光和新生活的雨露,也结出了许多丰硕的果实,其中特别是影视文学创作,成果尤为突出。故九江曾有“电影之乡”之称。

庐山山水诗

中国山水诗诞生的时间,当在晋宋之际。当时的文士谢灵运是世所公认的山水诗奠基者。谢灵运是“第一个登上庐山顶峰的诗人”,写过不少描写庐山山水的诗,《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入彭蠡湖口》等诗,是为历代所称誉的名篇。

实际上,当时以诗咏叹庐山的远不止谢灵运一人。比谢灵运稍长的慧远、湛方生、陶渊明等都有名篇传世。慧远的《游庐山》一诗,《豫章诗话》以为是“庐山有题咏之始”。

和谢灵运同时或稍后,涉笔庐山山水的诗人就更多了,有鲍照、江淹、庾肩吾等一大批诗人。

这些诗交相辉映,构成了早期庐山山水诗欣欣向荣的景观,为山水诗在庐山的发展昌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表明,庐山是中国山水诗的一个策源地。

唐宋两代是我国山水诗成熟、昌盛的时期。庐山山水诗也是在这个时期进入繁盛阶段,并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山水诗中的重要地位的。

唐代先后有一大批诗人在庐山留下了丰富而美丽的诗文。据不完全统计,唐五代共有两百余人一千余首诗记写庐山。当中,特别光彩夺目、特别让庐山自豪的是李白的《庐山谣》和《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百代争诵,千古喝彩,十分成功地刷新了中国山水诗的面貌,为公认的中国山水诗经典之作。P112-114

序言

九江地处赣北,东枕鄱湖,西连幕阜,南接洪都,北临长江。集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名山(庐山)、名城(古浔阳城)于一身,得天地之独厚,自然优越,物产丰富,向为江南形胜,素称鱼米之乡。

九江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大禹治水、灌婴筑城、太史公南登庐山,皆远在先秦两汉。三国、晋宋之间,周瑜柴桑用兵,慧远开净土宗,陆修静创南天师道,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谢灵运发山水诗先声。唐宋时期,李白五上庐山,留下千古绝唱;白居易一曲《琵琶行》,牵动万古忧思;黄庭坚另辟诗径,开创江西诗派;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集理学之大成;岳飞屯兵江州,精忠报国。明清时期,九江跻身于全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列。近现代,辛亥革命,“九江最早响应”;湖口讨袁起义,史称“二次革命”;1927年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修水诞生;1938年夏,中国军队在德安围歼日寇一万余人,万家岭大捷震惊中外。这些,不仅在九江历史上光艳夺目,在中国历史上亦熠熠生辉。

承千年文脉,续时代华章。今日九江,以做大九江为目标,决战大工业,打造大门户,推进大统筹,改善大民生,实现大跨越,奋力开创双核发展新征程。八里湖生态新区卓然崛起,沿江开发乘势而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公租房建设、老城区改造等各项民生实事推进有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正如李源潮副主席视察九江时所说:“九江这几年发展很快,是江西发展的一面旗帜。”

《九江史话》是九江历史之述略,是较为系统地了解九江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也是传承弘扬中华地域文化的生动载体。它有助于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简明清晰地了解九江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髓,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地域史料。

《九江史话》是九江历史上第一部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图书,可喜可贺!在《九江史话》顺利出版发行之际,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与欣慰。本书的编辑,承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家学者惠予指导与审阅,在此,谨致感谢!

2014年2月

后记

2013年5月,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史话》丛书出版计划和要求,九江市史志办公室精选有关专家,组成了《九江史话》编委会和编写组,具体负责史话的编撰工作。因为当时时间要求比较紧,史话总体框架由大家一起讨论确定后,撰稿工作便分头进行。张国宏撰写第一章和第八章,吴圣林撰写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何侃撰写第五章和第六章,罗龙炎撰写第七章,胡国斌撰写第八章,熊学明撰写大事记并遴选图片。中共九江市委办公厅刘海波、周洪斌对全书部分内容进行了审改,全书最后由罗龙炎统稿。

《九江史话》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中共九江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市委书记殷美根在百忙中担任编委会主任,并为本书作序;九江市史志办公室领导及有关人员精心组织并给予了热心指导和热情帮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家和编辑为《九江史话》的出版发行付出了大量的辛劳,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的水平与学养,《九江史话》一定还会有不足之处,甚至错误的地方,欢迎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九江史话/中国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和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54795
开本 32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7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2013311480
中图分类号 K295.63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