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给庄子做专访(修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东篱子编著的这本《我给庄子做专访》从紧守心斋、悠闲自适、适时无为、养身养心等八个方面对庄子的处世之道、心灵之道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辅之以古今经典事例,同时采用浅显易懂的叙述进行讲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各种处境去感悟庄子的人生智慧,从而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平添出更加绚丽的华章!

内容推荐

东篱子编著的这本《我给庄子做专访》拨开庄子那神秘的面纱,解读其雄奇瑰丽的想象力,还原其对人生世事的观照与思考,带着庄子的智慧,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那些看似难以解开的谜题。庄子主张在精神上的逍遥自在,主张宇宙万物都有平等的地位,主张人要融于自然万物,从而与宇宙相终始。所以,庄子提倡要重视内在德行的修养。德行具足,生命自然会流露出一种自足的精神力量。

目录

第一章 紧守心斋,生命不能太负重

 专访一:给生活减减肥

 专访二:虚名终是人生的羁绊

 专访三:面对欲望需淡然

 专访四:不攀不比做自己

 专访五:让心灵宁静而淡泊

 专访六:打破心灵的牢笼

 专访七:守护心灵,自求吾心

 专访八:用平常心享受非常事

 专访九:人为外物所动,只是浅薄

第二章 优游自适,心逍遥于万物之上

 专访十:坐忘人生事,心迹了无痕

 专访十一:随风逍遥,快乐人生

 专访十二:放得下的快乐

 专访十三:放松心灵,无忧无虑天地间

 专访十四:生命,各有各的乐

 专访十五:尊严的价值高于钱财

 专访十六:心界要广阔

 专访十七:快乐是一种自我感觉

 专访十八:心性旷达,超然于外物之上

第三章 适时无为,则无不为

 专访十九:“无用”之用

 专访二十:低调是一种高明的智慧

 专访二十一:不争是一种境界

 专访二十二:智者强屈尊,愚者强伸头

 专访二十三:大智若愚

 专访二十四:谦虚是一种明智之举

 专访二十五:无用与有用

 专访二十六:聪明反被聪明误

 专访二十七:转个“弯”看问题,才能看到全貌

 专访二十八:无为而治

第四章 养生养心,生命健康

 专访二十九:远离世间纷扰,保持元气

 专访三十: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

 专访三十一:清静无为可以养生

 专访三十二:大喜不喜,大怒不怒,可以养心

 专访三十三:好音乐大有妙处

 专访三十四:动静结合养生

 专访三十五:节制食色

 专访三十六:天人合一

 专访三十七:外化也是一种养生

 专访三十八:生命是一种气化

第五章 温馨常乐,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专访三十九:立身立心,以孝为先

 专访四十:给自己留一处桃花源

 专访四十一:幸福不是拥有,而是一种满足

 专访四十二:善待他人,尊重自己

 专访四十三:随遇而安,走出超重的生活

 专访四十四: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第六章 与自己和谐,与自然和谐

 专访四十五:让生命顺其自然

 专访四十六:天人合一

 专访四十七:万物万性,我有我命

 专访四十八:做自己的主人

 专访四十九:不苛求,便获得自我成全

 专访五十:生活在潇洒之中

 专访五十一:简单是大智慧

 专访五十二:识人先识己,识己先识心

第七章 君子之交,清淡如水

 专访五十三:知己难求

 专访五十四:友谊要在淡中求真

 专访五十五:友情要保有弹簧距离

 专访五十六:朋友交往掌握好分寸

 专访五十七:朋友之间不要以利益来计算

 专访五十八:朋友资源可用但不可透支

 专访五十九:距离产生美

第八章 勘破生死,珍爱生命

 专访六十:看透生死,演绎华彩人生

 专访六十一:人生就是一场梦

 专访六十二:生命需要支点

 专访六十三:活在当下

 专访六十四:把生命当做一次快乐的旅行

 专访六十五:世间并无永恒

 专访六十六:珍重生命

试读章节

【专访】

不入仕途,追求逍遥,庄周想忘记人世的一切,达到“忘物忘己”的最高境界,不悦生,不厌死,任性发展。不过,这是很难办到的。尽管他有随遇而安的旷达态度,但他总还有不安的时候、不可逍遥的时候、躲不开人世间矛盾的时候。自己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抱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放聪明一些好,还是装得糊涂一些好?他总是在考虑。

然而,对于当今的人来说,想要做到这样并非人人皆可,因为当今社会的很多不确定因素困扰着人的生活,有时候又往往将人的生活载人一种欲望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优游自适,心逍遥于万物之上。

什么是逍遥呢?

逍遥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潇洒,它是一种心灵上的悟性,是让心灵进人到一种自由和快乐的状态中去,抛开那些所谓的烦恼,让自己感到轻松、自然。逍遥人生的生命风格,首先是对人身心劳苦的一种解脱、一种处世风格上的拨正,从人生的本来意义上,使人回到贵真全性的真人品格上来。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逍遥于万物之上呢?

庄子曾经在《逍遥游》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意思是,在空中自由遨游,在风中翱翔,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方可逍遥畅游。鲲要化为鹏,必须借助风力,但又要在最紧要关头弃风而飞翔,否则会被风力控制。然而,很多的时候,说与做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其中的难度往往也相差很多,所以,如果我们仅仅是这样空谈“逍遥”,那么很多人也许会感到茫然,因此,我们来深入地解读一下逍遥的四层境界。

逍遥游的第一层境地是:待风。鲲虽然从小鱼变成了大鱼,但并不表示它可以自由自在像鸟儿一样飞翔,因为它还欠缺一样东西,就是风。由此可见,风是鲲能够展翅高飞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如果将这个道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一起来解读,那么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人生就如同鲲一样,需要不断地积累,只有条件充足了,人才会取得成就。正所谓“伏久者飞必高”。

逍遥游的第二层境界是:乘风。乘风的意思很直白,就是风来了,我就可以飞翔了。经过待风这一段时间的等待,此时,风终于来了,终于可以飞翔。但飞翔并不等于见风就可以飞,此时,你需要具备的是辨别风的能力。你要看懂风向,同时你还要看清这种风的大小,而不能贸然前行,认为只要是风就上,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此外,懂得了辨风,下一步你就可以乘风了,在那时候,鲲必须全力一搏,飞腾而起,趁风的运动、趁海的运动飞起来,就可以变成鹏,昂首天外。而这种道理用现代的观点来说就是要具有慧眼,要善于发现并把握机会,这样,你才能达到理想的飞翔高度。  逍遥游的第三层境界是:背风。背风是在鹏乘风之后而发展到的一个阶段。此阶段,鹏与风已经融合到一起,鹏随风而飞翔,一直飞行了9万里。但随着飞翔的里程越来越远,鹏也渐渐开始对自身有了新的看法,它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脱离风的主宰,拥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空间。于是,它一个侧身,借风的弹力飞到了风的上面。这时,鹏在风上。而这种道理,用现在的观点来说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很多人不断成长,并且在成长中不断产生自己的新思想,伴随着这种新思想的产生以及对事物认识能力的提高,那么,人也就开始渐渐想要谋求独立,谋求发展。

逍遥游的第四层境界是:弃风。弃风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摆脱风的控制,将其抛开。但事物的发展规律是这样的,虽然一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他的思想意识已经提高了很多,但这并不表示,你就完全可以摆脱掉原来依附的东西,因此,它现在还要跟着你,所以,很难摆脱。然而,依风而行,不是真正的飞翔。真正的飞翔是静止的飞翔。群星都是本身不动,而投身于轨道中,自然可以随天运行。凡有翅膀的都飞不快。要想真正地飞翔就不能靠自己飞,要借助更大的力,那就是大道之运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时。因此,我们需要借助的是更大的风,那就是天时。只有借助天时,鹏才可以真正飞翔。此时,不再因乘风而狂乱,以一颗宁静的心进入永恒。

【专访总结】

逍遥人生是很多人内心所期望的,但这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因为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首先需要满足的就是基本的衣食住行,而使得这些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还会遇到许多困境,这些困境需要人的隐忍。由此可见,想要逍遥,这又是何等艰难。但是,人总是生活在追求中,所以,从古至今关于逍遥人生的追求都从未间断过。逍遥人生,更重要的是要把人们从心造的笼子里解救出来。是的,人生在世,生存尚且不易,生存之外又要背上人际关系、等级观念、繁文缛节等重负。人为什么不想想,在当初一声赤子坠地的啼哭里,大家不都是一样的人吗?往后,为什么不能真诚相见、开颜谈笑、逍遥一下呢?P3-6

序言

中国历史上,庄子是一位难得的圣人。庄子的思想以“寓言”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借助河神、海神、云神、元气,甚至鸱鸦狸狲、山灵水怪等,演绎出一个个充满哲理的故事。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那辛辣恣肆的笔触,他那明晰世事的思想,为后世留下了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让人栖息,让入驰骋。

然而,这样的一位圣人留给后人可以考证的行踪却是甚少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后来因厌恶政治,最终脱离仕途,靠编草鞋糊口,从此过起了隐居生活。庄子一生著述十余万言,书名《庄子》,也称《南华经》。

历史上关于庄子的资料并不多,但其所留下的巨著《庄子》一书却备受人推崇,成为不可逾越的哲学高峰。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达官贵族,抑或普通百姓都视此书为智慧的高峰,让人难以企及。庄子之语,辩论色彩浓厚,或褒或贬,总是以暗示的形式将答案说出,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做出多重的、创造性的解读,每个人听后都会各自产生不同的理解。

时光飞逝,到了今天,庄子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又将具有怎样的意义呢?拨开他那神秘的面纱,解读其神奇的想象力,还原于人生世事的观照与思考,带着庄子的智慧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那些看似难以解开的问题,从而让人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开悟。

本书从紧守心斋、悠闲自适、适时无为、养身养心等八个方面对庄子的处世之道、心灵之道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辅之以古今经典事例,同时采用浅显易懂的叙述进行讲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各种处境去感悟庄子的人生智慧,从而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平添出更加绚丽的华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给庄子做专访(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东篱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1834302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2011221637
中图分类号 B223.5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5
16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