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宁所著的《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在全面客观地考察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历史条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论证了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局限,总结了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以期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更深人体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时期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社会建设理念和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渊源,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图书 |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汪小宁所著的《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在全面客观地考察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历史条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论证了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局限,总结了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以期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更深人体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时期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社会建设理念和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渊源,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内容推荐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很重视各根据地的社会建设,其中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是其中最为生动的一幅画卷。汪小宁所著的《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原始文献材料为依据,综合运用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具体采取了历史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在论证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历史条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总结了当时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探讨了它们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较为系统连贯地再现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全貌,以期从整体上动态把握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建设。 今天,我们已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加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是应对极为复杂激烈的国内外环境和解决我国目前突出社会问题的有效路径。为此,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社会建设提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并列的高度,把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诚然,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在形式、内容及特征等方面都与陕甘宁边区有很大差异。但是,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及教训,对今天开展社会建设仍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目录 绪论 一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 社会建设的含义和內容 三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概况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历史条件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经济基础 三 文化卫生资源 四 社会状况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传统文化资源 一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 二 中国传统文化申的社会建设思想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经验来源 一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二 推动卫生事业建设 三 加强社会保障建设 四 改造社会陋习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理念层面的社会建设 一 确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 坚持公平合理的社会建设理念 三 坚持公正廉洁的政务理念 第二节 制度层面的社会建设 一 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 二 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三 社会管理体制建设 第三节 实体层面的社会建设 一 陕甘宁边区的社会事业建设 二 陕甘宁边区的杜团组织建设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坚持以民为本的社会建设宗旨 一 重视奖励生产和发展生产 二 着力解决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 注意休养民力,减轻民负 四 体恤民困,防止扰民 第二节 以乡村为单位推进社会建设 一 生产模范村——清涧县辛家沟村和绥德县郝家桥村 二 丰衣足食模范村——刘家河村和陈家洼村 三 文化模范村——新宁县窦家湾村 四 卫生模范村——三边卜掌村 五 调解模范村——绥德义合西直沟村 六 自治型模范村——绥德县王家坪村 第三节 执行全面灵活的社会建设方式 一 全力发挥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 二 社会规范管理机制和社会激励机制相结合 三 工作方式的多样性 四 重视社会调查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成就与局限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 改善了人民生活 二 重构了社会结构 三 发展了新型的军民、政民关系 四 提高了党和边区政府的政治影响 五 培养了人们互助友爱的精神 六 确立了新的社会风尚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历史局限 一 建设水平较低 二 政策凸显两面性 三 工作方式存在偏向 四 关注群体较为偏狭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 思想重视是开展社会建设的首要前提 二 人民群众的真切拥护是推动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 三 党的正确领导是实施社会建设的政治保证 四 妥善处理党群关系是开展社会建设的路线保障 五 完善机制是开展社会建设的体制保障 六 设置专门组织机构是开展社会建设的组织保障 七 协调经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內在要求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现实启示 一 实施社会建设必须密切党群关系 二 开展社会建设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三 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促进社会和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小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1582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8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4 |
CIP核字 | 2015060944 |
中图分类号 | K269.507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