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兼差(高深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兼差》是作者高深的处女作,也是其唯一一部出版书。书中收录了他的小说、诗歌、杂文三类文学作品。其中,小说8篇,包括《孔庙里》、《一个恶人》、《洋服》等;诗歌21篇,包括《我是谁的选民》、《自私到家啦》、《没有灵魂的人们》等;杂文10篇,包括《臭豆腐》、《木刻与世界语》、《我的真面目》等。最后,还附录了同时代的人对高深的评论。

内容推荐

高深(1908~1943),原名高家柳,字屏五,笔名高原等。陕西延川人。抗战前曾任军职,“七七”事变后滞留北京。经营过华北杂志社,没有成功。一度在国医求实月刊社帮忙。在忠实善良的妹妹的护理和陪伴下,在天寒少火的陋室里,在拒绝再喝妹妹特地买来为他镇咳压血的白糖之后,在1943年岁末的一个凌晨,悄然离开了他或许已不再留恋的人世。《兼差》一书是作家高深的文学作品集,由作者的侄子收集整理,精选了作家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小说、诗歌、杂文三大类。

目录

代序

 污浊与贫病中的反讽与抗争 张泉

 描写饥饿的作家 姜德明

第一辑 小说

 孔庙里

 老彭

 新秋

 一个恶人

 白面

 洋服

 自杀

 兼差

第二辑 诗歌

 幻

 卜

 出世感

 毛毯

 弃儿

 日子

 我是谁的选民

 蟹的厄运

 自慰

 自私到家啦

 给《大地的波动》的作者

 苦难的享受

 没有灵魂的人们

 奴隶之爱

 生活的列车

 生之宪章

 他们都微笑了

 八月的罪人——献给我的母亲

 月亮三部曲

 豹之死

 希望

第三辑 杂文

 致小倪

 臭豆腐

 金鱼

 木刻与世界语

 我的真面目

 我对于《大地的波动》的感想

 信

 蜘蛛网

 我不跟你去

 一路平安

附录 同时代的人对高深的评论

 哀悼高深先生 《中国公论》杂志社

 哥哥的死 高其华

 悼高深 张君实

 给死者和活着的人 纪莹

 我和高深 张枫缪

 高深死了 马骊

 《兼差》题记 袁犀

跋 大鸣

写在饥寒之间的文字——编后札记

试读章节

我在十一岁的那年暑天考进县立高等小学校,那时候总不脱孩子气,说是念书,可是贪玩的时候居多,比方玻璃球老是装满制服口袋,而且在同辈里也确实是弹球的能手。除此以外,还学会吹军号、踢足球、走浪桥。到底因为是高等小学校,在形式方面也就比在国民小学活泼自由得多了。而且又有星期日,这在那个时代的确给予我不知多少快活。

在星期日,距县城近的,也许乘便回家望望,但像我们有六十里之远的学生是做不到的,所以只好在城外散步,在城墙上遛遛,倘是在热天,就到离校最近的孔庙里去玩玩了。

若说我们这个小小的三等县,居然有这样宏丽伟大的孔庙建筑,真不能说不是一件奇事,那建筑的样式和材料完全跟北京三大殿的没有两样,正殿是五大间,正面是孔子的塑像,全体都是五彩描金,围着真丝的帐幕。外边再加一个雕刻极精的阁亭,门是紧紧地闭着,除非是春秋二祀才能开开让大家瞻仰,左边亚圣孟子,右边是颜回,东西两庑是配殿,七十二大贤们坐在那里,颜回因为孟子待在正殿里太单调,于是也借着孟子的光,能多接受点孔夫子他老人家剩余的香烟。至于那些七十二大贤们,我要来个比喻,正殿是头等病房,两庑是二等病房,大家一个挨着一个,倒也挺热闹。我想要说话或无聊的时候互相开开玩笑也很方便。至于正殿那就不成了,孔夫子被幽在一个独木阁子里,除了蚊子进不去以外,只有闷得慌。孟子听说是好辩得很,便偏巧又遇上静如处子不爱说话的颜回,恐怕也是说不起来,即使能说起来,也不敢那么放肆,因为孔子虽然看不见,但是他的耳朵一定不坏,你不看四书上说“六十耳顺”的话吗?一定是听觉很聪敏的人。

两庑的南边是两廊,这里尽是历代本县的忠臣、孝子、烈士、贞女,没有塑像,不过只是一个长不盈尺,宽不盈寸的木牌而已。前面是鱼池石桥,就是所谓的“泮”了。南面代替墙垣的是一垛高三丈宽可四丈的龙碑,完全是凸花绿色琉璃砖砌成的,这碑在前清时代是为本县中了状元而衣锦还乡的时候,把它推倒了,一直地走进孔庙去谒孔子,然后由他出资重建那个碑碣,留着给第二个状元再来推倒的,好在我们那小地方没有人才,所以那垛碑至今还安然地站在那里。

此外就是那几十棵古老巨柏,杈枒一直顶在云端里,给这伟大的建筑添了不少庄严的气象。

因为有许多高大的柏树,再加上这里的屋宇都是那么宽展,所以特别觉得凉快,有不少同学把凉席铺在地上,半天半天地睡在那里。但这是人多的时候,一个两个是不敢在里面玩的。虽然是泥塑的东西,到底给人一种静穆肃静的感觉。

可是单有那么几个高年级的同学,天天在孔庙里泡,他们都是清末民元时代的私塾的学生,多半都在二十岁以上,这些学生因为国文根基很好的缘故,所以对于功课便可以应付裕如了,所以他们整天捣乱,爬城墙、跟军队打架、打厨子、闹教员,以至嫖暗娼,那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我们管他们叫遗老。其中最能捣乱的,要算李荫了,他的身材不很高,但很魁梧,练得一手很好的通臂拳,面孔很黑,但很好修饰,家里又有钱,衣履相当人时。那时候,人们时兴平头,李荫也留着平头,穿着那种帆布的跑鞋,顾盼自若,颇有点所谓风流的意思。可就是每个手上多出一个指头。

他们的做作,有时确太大胆,竟敢在戏台下边公然抚摸女性,或是在庙会上尾随着妇女们瞎说八道,或是同女性一齐在佛前拜起天地来。所以李荫的坏名在外,全县城里没有人不知道的,妇女们对他也就特别存着戒心,一看见他就纷纷四散了。

除李荫以外,和他同样年纪的还有九位,他们都是盟兄弟,不论参与什么事,都是他们几个人先开始,至于我们这班小孩子,只有跟在他们后边跑跑龙套而已。

P2-3

序言

描写饥饿的作家

姜德明

高深是一位不幸的作家。他仅仅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兼差》,那是1944年3月由小说家袁犀(李克异)编入《新进作家集》,交北京新民印书馆出版的。但是作者不及看到这本处女作,便在1943年12月贫病而亡。他死在河南的一个小县城里,那时他的幼子刚刚夭折,妻子离婚,临终时只有一个孤苦的妹妹守着他。

高深的死,向世人宣告在日伪占领下的沦陷区一个有才能的作家怎样在饥饿和疾病中挣扎着,终于倒下了。日本侵略者既用炸弹和枪炮屠杀中国人,同时也用饥饿和疾病来杀人。高深原来生活在北京,写过长诗、散文,主要写小说。当人们注意他的创作时,他已身染肺病,失业在家。由于付不出医院的费用,家属只好眼看着他成茶杯地大口吐血,靠当卖衣物和借钱来生活。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妻子曾经把喂儿子的母乳挤给丈夫吃。最后他不得不投奔河南柘城的岳父家。到了那里也只能喝小米粥。此时他写信给北京的朋友说——现再寄上当票二张,一张是弟棉袍,其他毛衣,祈兄预支点钱赎出,邮包寄弟,如此似迫兄太甚,但天寒地冻,屋中又无炉火,此中痛苦,实难尽述,尚有几张当票,但非急需物,以后再说。

接着,“太太却和他苦打了一仗,把他兄妹逐出家门和他离婚了,这给他精神和病体极大的打击,使他没有了温暖,失去了安慰,在他乡异域,断绝了一线生路”。(参见《中国公论》第十卷五期的有关文章)高深死后三个月,《兼差》在北京问世了。人们发现在他的小说里,几乎离不开贫困和饥饿的描写。《兼差》共收小说六篇,连那篇带点浪漫色彩的《新秋》,写一个肺病患者和白俄少女的恋情,实际两个人也都是病与贫的化身,那美丽的少女不过是乞丐骗子。《兼差》更是集中写一个小职员的悲惨命运。男主人公是个文书,每月薪金养不活妻子和儿女,下班之后得兼差去拉人力车。拉车时他最怕碰到熟人,偏偏让他碰到同事和上司,最不堪的是让他碰到自己的女儿,而失学的女儿,已沦为暗娼。高深笔下的这幅饥饿图,令人喘不出气来,然而又是非常真实的。高深吐着血在描绘善良人们的饥饿,他甚至不及写出自己吃妻子奶汁的细节来。高深是死不瞑目的。

限于日伪统治的恶劣环境,高深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也只能达到这种程度。但是,他有勇气为“大东亚共荣圈”治下的平民作一幅真实的生活写照,已经值得称道了。书中没有歌颂“皇军”的话,有的地方甚至写到日伪军的专横,这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也隐隐约约地写到一个不屈服的女中学生,那是沦为暗娼的少女的同学,最后她下落不明,据说犯下了可以枪毙的罪。现在我们已经无法查明作者创造这个人物的意图,也不知原稿是否经过日伪当局的删节。总之,这是小说中的一线光明,可以引起读者的种种联想。

高深是一个刚刚闪露创作才华便不幸陨落了的星辰,他的《兼差》也还有不够深厚成熟的地方,但是把它放入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说之林,我看是当之无愧的。

后记

高深(高家柳)是我三舅。他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作家。

1934年,他把我当时十岁的母亲从老家带到北平,一直在一起生活。

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谈起三舅的情况,虽然没有见过面,却印象极深。家里保存部分他的作品,可惜“文革”时化为灰烬。一个偶然的机会,2011年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篇八九十年代姜德明写的介绍三舅的文章。那是父亲在街上地摊买的杂志里刊登的,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遵从母命,老想为三舅做点什么,于是从互联网上下载部分作品和小说集,三次南下北京。这些过程中得到梅娘母女及社科院张泉老师的大力帮助。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收集到了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又到西安、延川、东营收集到了他的其他方面信息。

三舅的作品通过对沦陷区小人物的细腻描写反映了那段历史时代下中国的沧桑变化,同时也是那一段时期文化的体现。

肯定高深的作品,是对他那一段工作的认定。在那段历史时期,尽管高深的生活艰难,但是仍然坚持写作,留给了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重新出版他的作品集是对他逝世七十周年最好的纪念。

在这里我对帮助过我的领导、朋友、亲属表示深深的感谢。

2013。9

书评(媒体评论)

高深是—个必须令我们记忆的人,因为他是仅少优秀小说家中的—个。

我想象着高深几年来在痛苦的悲惨的生活里辗转着,以强烈的生的意志支持着生存。这—生,便是—部最好的小说。

——沦陷时期著名作家《新进作家集》主编袁犀

作为沦陷时期北京社会生活的缩影,高深的小说凝聚了他对人生的观察,对愚蠢寄生虫的嘲讽,对不幸的善意揶揄和真切同情。

——著名学者、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泉

高深是—个刚刚闪露创作才华便不幸陨落了的星辰,他的《兼差》也还有不够深厚成熟的地方,但是把它放入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说之林,我看是当之无愧的。

——著名作家、藏书家,人民日报出版社原社长姜德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兼差(高深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156714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3267999
中图分类号 I216.2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