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易天文考古(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陆思贤著的《周易天文考古(精)》是一部视角新颖,内容丰富,功底扎实的学术著作。对周易六十四卦中所涉及的天文,结合考古发现、出土文物和古文字研究等,进行解读,并引证古史神话资料来丰富解读的内容。有关《周易》的书籍出版很多,但是,借助考古发现、出土文物和古文字研究,对《周易》深邃的思想作出全面的解读,本书稿作者应该是第一人,而本书稿自然也为第一部。

目录

前言——从考古学的视角读《周易》 

第一章 把《周易》从“地上”读到“天上”去

——《周易》的主题是记载中国天文学的起源

一 以《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为基础做考察

二 以曾侯乙墓出土漆箱盖上的《星图》为图例

三 《乾》卦中的“龙”,是远古至上古时代的授时星象

(一)“初九潜龙”为冬至岁终大祭的观象工作

(二)“九二见龙在田”为春耕播种的时令已到来

(三)“九五飞龙在天”为夏至日的观象工作

(四)“上九亢龙”为秋收冬藏的时令已经到来

四读《周易》从《乾》、《坤》两卦入门

第二章 包牺氏“仰则观象于天”的发现

——阳爻“一”源于对“天球赤道”的观察

一 概述

二 包牺氏“仰则观象于天”的方法

三 包牺氏为东方天帝的确立

四 阳爻“一”为“天球赤道”的认定

五 甲骨文的“赤马”义出“天赤道” 

第三章 包牺氏“俯则观法于地”的创造

——阴爻“一一”是以太阳方位确定地理方位的认识

一 远古先民们对太阳方位的测定

二 测定日出之景的方法

三 测定日人之景的方法

四 “坤为大舆”的“太阳轮子”

——春分日与秋分目的确定

五 阴爻“一一”定位于天地之“根”

第四章 包牺氏立周天历度从“零(0)”开始

——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根本问题

第五章 文王演易布数源于启蒙教育

——设爻布数是认字识数的基础教育

一 关于古代的启蒙教育

二 设爻布数是基础教学

三 “学戊”的主体是“中宫戊己”

——干支表在童蒙教育中的使用

四 周文王是一位教育家

第六章 六爻布数为“爻题”的方法

——阅读六十四卦的秘诀

一 六爻布数为“爻题”

三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为“三衡图”的图例

四 红山文化“三环”积石冢的发现

五 数码“九六”与阳爻、阴爻相配

六 六爻布数与“四时五行”相配

第七章 “周”为环天一周的宇宙体

——书名《周易》解读

一 书名《周易》是一个宇宙体

二 以甲骨文的“周”字为引子

三 “我姬氏出自天鼋”一

四 “我姬氏出自天鼋”二

五 炎黄二帝为祖源的确定

六 甲骨文中“寇周”的记录

七 以《说文解字》的“周”字释义总结

第八章 “易”是六十四卦的主体

——书名《周易》解读二.

一 “易”是包罗天地宇宙万物的总称

——“易有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二 “易有太极”是“玄鸟生商”的本源

三 甲骨文的“易”字取象于初为人母的乳房

——“稀韦氏”与伏羲神话的本源

四 《说文解字》中的“易”字

五 “易”是万物生命之源

第九章 关于“三易之法”

——书名《周易》解读三

一 “三易之法”以“法”字为纲

二 “一日连山”记载夏半年的岁时观象

三 “二日归藏”记载冬半年的岁时观象

四 “三日周易”为四时巡天一周

五 “□人掌三易”的“巫咸”

六 “巫环”义同“三日周易” 

七 “巫更”与“巫式”

八 “巫目”、“巫易”、“巫比”与“巫祠”

九 “巫参”为“夜漏”计时

第十章 文王演易卦爻辞用“微言”

——龟甲占I、在创造文字过程中的贡献

一 孔子在阅读或创造“微言”过程的体验

二 龟甲占卜过程的“观象造字” 

三 “微言”本源于商民族先祖“上甲微”的创造

四 卦爻辞的“微言”以《屯》卦为典范

第十一章 《比》卦记载太阳的周日周年运动

——太阳是岁时观象的主要对象

一 概述

二 卦象解读

三 卦辞解读

四 《比象》所表述的太阳周日周年运动

五 甲骨文用干支记日的文化底蕴

第十二章 《履》卦记载日躔西宫白虎

——匈奴民族的虎文化与龙文化

一 《履》卦记载日躔西宫白虎

二 匈奴民族的虎文化

三 匈奴民族的龙文化

四 包牺氏的虎图腾“罗罗” 

第十三章 《中孚》卦记载月相的变化周期

——半坡文化的“人面鱼纹”月相图

一 卦象解读

二 卦辞解读

三 半坡文化“人面鱼纹”月相图

四 甲骨文中以月相为名的“王恒” 

第十四章 《师》卦记载北斗七星率领着周天星座拱卫北极星

——关于二十八宿的起源

一 卦象解读

二 卦辞解读

三 “初六”爻辞记载二十八宿四时周天的起点

四 “六五”爻辞补充南宫朱鸟七宿

第十五章 《随》卦记载星空围绕着北天极旋转

——红山文化女神庙取义于北天极的“极庙”

一 《随》卦卦辞记载“盖天说”的宇宙模式

二 “初九”爻辞“官有渝”是周天星官拱卫着北极星

三 红山文化先民们建造的“极庙”

——牛河梁女神庙的发现

四 地名“随”的文化渊源

第十六章 二十八宿领头的角宿星座

——《乾》卦的“龙”与甲骨文的“龙”字

一 《乾》卦“初九潜龙”与甲骨文中的“龙”字

二 “干”字形冠的角龙..

三没有冠的角龙

四 “且”字形冠的角龙

五 “辛”字冠的角龙

六  “八”字形冠的角龙

七 甲骨文“龙”字取象于谷粒籽种萌芽的形象

——《屯》卦主题解读

第十七章 包牺氏“观鸟兽之文”的“兽”

——仓颉创“鸟兽蹶迒之迹”的造字方法之一

一 守卫着太阳神的“龙犬”

二 兽中之王“麒麟”的原型

三 长有“虎角”的“委虎”(附:虎豹之神西王母) 

四包牺氏扮演“太阳虎” 

第十八章 包牺氏“观鸟兽之文”的“鸟”

——仓颉创“鸟兽蹏迒之迹”的造字方法之二

一 美丽的“长尾鸟” 

二 神奇的“凤鸟”与“大鹏鸟”(附:南宫朱乌) 

三 凶猛的“短尾鸟”(附:比翼鸟)

四 “离为雉”的“太阳鸟”

第十九章 天文学是文明起源的基础

——包牺氏开创的观象授时工作

一 包牺氏的“始作八卦”是奠定观象授时工作的基础

二 包牺氏的诞生神话

第二十章 炎帝神农氏的创造

一 关于耒耜与犁的创造

二 “日中为市”正时的测定

三 炎帝羌族姜姓的考古追踪

四 “羝羊触藩”是黄道与赤道相交

——《大壮》卦主题解读

五炎帝之女“精卫填海”的故事

第二十一章 黄帝轩辕氏的考古追踪

一 “轩辕黄龙体”的原生图腾

二 “轩辕之围”的考古追踪

三 黄帝的诞生神话

四 黄帝族的后裔子孙们

五 黄帝为中央天帝的确立

第二十二章 夏商周三代奠定中华古国的基础

一 尧、舜、禹禅让的故事

二 夏禹治水是为开发平原

——《豫》卦主题解读

三 夏商周三代都是“天朝” 

四 中华古国的人王天帝都是“神” 

五 从“中商”到“中国”都是观象用词

——《观》卦主题解读

六 《革》卦“汤武革命”的岁时观象意义

——《革》卦主题解读

七 姬姓“西周之国”的神话传说

八 中华古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体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易天文考古(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思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035946
开本 16开
页数 50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566
CIP核字 2012249894
中图分类号 B221.5
丛书名
印张 3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5
190
4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