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杜威--教育即生活(精)/亲历中国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康桥主编的《杜威--教育即生活(精)》全文收录了杜威“教育哲学”和“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讲演。这两个讲演的内容,至今值得一读。此外,本书还选择了几篇颇具代表性的评论文章,书后附有杜威在华活动的年表。

谨以本书来纪念杜威访华,纪念杜威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并以此献给当今的中国读者。

内容推荐

杜威,五四启蒙运动时期中国邀请的第一位贵宾,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大师和教育家。他于1919年至1921年在中国讲学,发表了轰动整个时代的“五大讲演”。他所宣传的民主与科学精神、改良主义思想和教育理论,盛行一时,影响深远,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论和思考。几十年来,杜威哲学在中国起起落落,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康桥主编的《杜威--教育即生活(精)》全文收录了杜威最具有代表性的讲演《教育哲学》和《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并收入了几篇重要评论,书后附有杜威在华活动年表。本书追寻大师行迹,记录大师风采,生动地再现杜威在中国讲演的历史盛况,充分反映杜威的中国观。

目录

“亲历中国丛书”总序

序 杜威对中国的指点

教育哲学演讲

 一 教育之所以必要

 二 教育与儿童和社会

 三 游戏与活动

 四 做戏与工作

 五 环境与习惯

 六 教育即生活

 七 学科与生活

 八 科学进步对社会的影响

 九 科学进步对道德的影响

 十 科学发展为何重要

 十一 科学内容与教育的关系

 十二 学制的组织

 十三 中等教育学制的内容

 十四 职业教育

 十五 道德教育的内容

 十六 道德教育的目的

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演讲

 一 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的派別

 二 科学精神对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影响

 三 人群与人群的冲突

 四 人与社会的冲突

 五 鉴别的标准

 六 各社会共同生活的要素

 七 经济生活的重要

 八 分位与契约

 九 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

 十 国家与政府

 十一 德系学者的答案

 十二 英国的自由主义

 十三 人民的权利

 十四 国际政治

 十五 知识思想与社会生活

 十六 知识思想的自由

中国人眼中的杜威

 在杜威博士之六十生日晚餐会上之演说(蔡元培)

 杜威先生与中国(胡适)

杜威在华讲演年表

试读章节

我开端先要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要有教育,进一层说,为什么教育是不可少?第二个是为什么要有教育哲学,进一层说,为什么教育哲学是重要,是不可少?

解答第一个问题,教育所以不可少的缘故,就是因为人类在婴孩时期,自己不能生存,要是没有父母去教育他,扶助他,就不能成人了。有许多低等动物的教育,从小到大,不过都有偏于形体一方面,人类却不能仅注重形体一方面,还有心理、知识、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也都应该注重的。因为人类的婴孩时期,是个渐进的时期,什么人都要经过的。教育就是从这个婴孩时期渡到成人时期的一只摆渡船。所以,教育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简单说,教育所以不可少的缘故,就是因为“生”与“死”两件事。当人类生下来的时候,不能独立,必须倚靠他人,所以有赖于教育;死去的时候,把生前的一切经验和知识都丢了,后世子孙倘要再去重头研究,岂非太不经济,甚至文化或可因此断绝。所以,因为人类有死的一件事,也非有教育把他的经验和知识传之子孙不可。

解答第二个问题,我们并不是说教育哲学万不可少,不过是很重要。我们且从反面看,倘使人类没有教育哲学,对于教育事业必定不去研究不去思想,但看人家怎么教,我也怎么教,从前怎么教,现在也怎么教;或学他人的时髦,或由自己的喜欢,成一种循环的无进步的教育。这就是没有教育学说的流弊。教育哲学就是要使人知道所以然的缘故,并指挥人去实行不务盲从,不沿习惯的教育。

在一种保守的社会里,教育哲学是用不着的,从前的旧社会大概都持这种态度;最近二三百年来,方才有点进步。社会学上有个笑话,说在以前石器时代,斧头都是用石做的,后来有一个人发明了铁也可以做斧头,于是那时候的人就由他所发明的铁斧,把他杀死。这虽然是个笑话,但社会的进化的确如此,往往自己不喜欢进化,也不喜欢别人进化。

但是,另一种社会里,学说却是不可少。这种社会不但不反对变迁,并知变迁不可没有;故能欢迎变迁的潮流,预料变迁的趋势,设法去帮助改良的人物,做改良的事业。当现在变迁很快的时代,多少潮流在外面激荡:我们应该去选择哪一种是对,哪一种是不对,辨别哪一种是重要,哪一种是次要。当这时代倘没有教育哲学的指挥,一定不能从这许多互相抵触、互相冲突的里面,选出哪一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潮流趋势来。教育与长进(growth)是很有关系的,教育就是长进。没有教育,就没有长进。教育不进步,社会也不能进步。试看,最下等的动物,其初生的婴孩,与父母大致相同,所不同者,形体之大小而已;等级渐高,婴孩时期也渐久。一直到最高级的人类,婴孩与大人便完全不同了。我们看了这个比例觉得很奇怪,以为阶级最高的人类,产生婴孩便应该立刻变成人,岂非可省许多事?讵知这正是人类的极大的利益。因为有了这一个很长的婴孩期,正可在此期内,尽量地教育他。人类的进化全仗这婴孩期的长久。

再拿人类社会来看,也可以看出渐进的阶级。初民社会生活简单,教育也简单,不过无形中的一种仿效罢了,就是现在的文明社会也大部分还是如此。他们没有学校的教育,只靠着直接的教育。一切人生日用的事,都是他们的教育。试看大多数的人,对于种种常识实在比我们多。他虽然不曾受过有法式的教育,然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教育,不过他们所受的是“不文”(illiterate)的教育罢了。这种“不文”的教育,人类从前受了都是不知不觉的。后来渐渐进化,觉得一切知识的经验都不可不保存,使它传得远、传得久,于是文字也就发明了。

P2-4

序言

千年以来,中国一直吸引着全球关注的目光。作为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自古就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包容心态,接纳过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无论是千年前的零星游客,还是百年来的传教士、学者或者大师,他们先后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辉煌、近代的落寞和当代的崛起。他们经历了从好奇、探究、兴奋、赞叹,到幻灭、深思的心路历程,最后形成了专业的海外中国学。不知不觉中,这些亲临中国的朋友本身也融入了中国历史的长河。

从五四时代起,有一批文化名人不远万里,亲临中国,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们通过讲演、谈话和著述,带来新学说,传播新思想和新观念,让我们不但有幸目睹他们的风采,从而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与世界沟通的愿望,并开始思索中国的发展道路。这些来华的文化名人中有美国的杜威,英国的罗素、萧伯纳,法国的萨特,印度的泰戈尔……他们是大师,是世界名人,更是朋友。他们多年来关注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关注中国的历史命运。在我们彷徨不定的时候,他们为我们指点前程;在我们遭受异族侵凌的时候,他们为我们呐喊奔走;在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他们为我们欣喜鼓掌。他们的到来,本身就是一种热潮、一种力量。他们的每一次来访,都曾在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成为当时的重大文化现象。他们坚定的目光、自信的话语、超人的学识,曾经感动过我们的伟人,也曾激励过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

是的,他们与中国密不可分。或许他们的观点并不能让所有人接受,但历史会记住他们的真诚。我们收录这些大师的讲演、著述和谈话,记录他们在华活动的行迹,选录当时及之后的种种评论,试图以此重构这些历史画面。我们愿以此来纪念这些文化名人,以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这就是我们编辑这套“亲历中国丛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亲历中国丛书》编委会

2014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杜威--教育即生活(精)/亲历中国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康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41772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48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2014103511
中图分类号 B712.51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1
137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