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茶书(明上下)(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是制茶和饮茶的发源地,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有关茶叶种植、生产方面的经验与知识,更是积累了有关于茶的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茶文化已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中国茶书校注本》是繁体字版图书,汇集自唐陆羽《茶经》至清代王复礼《茶说》共114种茶书,以1911年为限。所录茶书包罗现存历代茶书之外,兼辑各种散佚著作,是现存所见茶书总汇中,收录最丰富的编著。本书以公认善本或年代最早的足本为底本,并参校他本比勘校对,还重新标点,并附以简明题记、注释和校记。每篇题记主要记述作者生平、成书过程、内容及其地位、版本的传存情况。本书是一本既有学术价值,又方便实用的茶书总汇,让学者在查考茶饮历史文化时有所依据,不至于坠入错综纷繁的史料纠缠;而对于茶商与饮茶爱好者们,则可作为茶文化读本。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茶书(明上下)(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郑培凯//朱自振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14408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6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629 |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466 |
| CIP核字 | 2021250399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