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起源于川西平原,最初流行于民间,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绣”。蜀绣以软缎和真丝彩线为主要材料,其独特的刺绣技艺具有浓厚的蜀都地域特色,并以针法见长,共有12大类、132种针法,有着平齐光亮、施针严谨、劲气生动、浑厚圆润、色彩明丽的独特风格。《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蜀绣)》通过对蜀绣大师郝淑萍本人、亲人、徒弟、友人的采访,了解大师的工作场景、工作用具、个人喜好等工作生活背景,挖掘大师的设计理念、传统技艺、本人绝活、工艺口诀,揭示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真谛。本书由崔天剑主编。
图书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蜀绣) |
内容 | 编辑推荐 蜀绣起源于川西平原,最初流行于民间,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绣”。蜀绣以软缎和真丝彩线为主要材料,其独特的刺绣技艺具有浓厚的蜀都地域特色,并以针法见长,共有12大类、132种针法,有着平齐光亮、施针严谨、劲气生动、浑厚圆润、色彩明丽的独特风格。《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蜀绣)》通过对蜀绣大师郝淑萍本人、亲人、徒弟、友人的采访,了解大师的工作场景、工作用具、个人喜好等工作生活背景,挖掘大师的设计理念、传统技艺、本人绝活、工艺口诀,揭示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真谛。本书由崔天剑主编。 目录 总序 张道一 前言 崔天剑 第一章 大师生平 第一节 锦绣蓉城熏陶渐染 第二节 拜师学艺渐入佳境 第三节 艺途艰难崭露头角 第四节 艺高胆大突破传统 第二章 艺术成就 第一节 技艺精湛德艺双馨 第二节 心无旁骛 献身蜀绣 第三节 一脉相承如薪传火 第四节 艺无止境传承发展 第三章 作品欣赏 第四章 著述言论 第一节 蜀绣艺术品的继承与创新 第三节 不创新传统即是愧对传统 第四节 “传承人”的思路、打算、计划 第五节 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第六节 用一生的坚持换来不断的传承 第七节 把握方向积极创新 第八节 蜀绣的传承与创新 第九节 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发展 第十节 非遗技艺的根与魂 附:郝淑萍论文存目 第五章 艺术评述 第六章 大师年表 后记 崔天剑 主要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蜀绣)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崔天剑//徐碧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4562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523.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84 |
宽 | 211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