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江南古镇/阅读中华国粹
内容
编辑推荐

江南古镇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风貌,展示了独有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文化资产,江南古镇已经幻化为城市人的精神家园,成为追寻历史和祖先的人文地域。《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江南古镇》收录几个著名的江南古镇代表。本书由白雪飞编著。

内容推荐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江南古镇》是其中一册。

江南古镇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风貌,展示了独有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文化资产,江南古镇已经幻化为城市人的精神家园,成为追寻历史和祖先的人文地域。《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江南古镇》收录几个著名的江南古镇代表。本书由白雪飞编著。

目录

第一章 古镇寻踪

第一节 古镇概述

 一、何谓古镇

 二、古镇的价值

 三、古镇的现状

 四、古镇的保护

第二节 古镇的分类

 一、川滇桂汉式古村落

 二、滇南少数民族古村落

 三、湘黔鄂边地古村落

 四、藏区古镇

 五、长城南麓古村落

 六、长城以北传统游牧区古村落

 七、水乡古镇

 八、徽派山地古村落

 九、闽粤古村落

第三节 水乡古镇之江南印象

 一、江南古镇并称的来历

 二、江南古镇之“小桥”

 三、江南古镇之“流水”

 四、江南古镇之“人家”

第二章 江南封面——乌镇

第一节 历史名镇纯正水乡

 一、“乌镇”的由来

 二、纷繁古桥玲珑水阁

 三、六朝胜地幽暗静谧

第二节 私家宅第庭院深深

 一、木雕博物馆“徐家厅”

 二、古床展览馆“赵家厅”

 三、厅上有厅“朱家厅”

 四、民俗风情馆“金家厅”

 五、书画门面“张家厅”

第三节 墨香纸气大师家园

 一、茅盾故居

 二、立志书院

 三、文昌阁

 四、锦兴斋

第四节 禅阁梵音萧寺钟声

 一、尘嚣中的隐地“修真观”

 二、宗教和文化并重的寺院“石佛寺”

 三、千乘禅院“福严寺”

第五节 乡土韵昧水乡情怀

 一、蚕花习俗

 二、清明香市

 三、水阁茶馆

第三章 江浙雄镇——南浔

第一节 碧水环绕小桥石驳

 一、水:古镇的灵韵

 二、桥:古镇的魂魄

 三、青石板:古镇的基石

第二节 丝绸之府 文化之邦

 一、曾经繁荣的丝市

 二、崇文重教的镇风

第三节 园林巨物风景绝美

 一、水巷婉蜒“百间楼”

 二、宏屋巨宅“二张故居”

 三、诗化家园“小莲庄”

 四、听任夜莺“颖园”

 五、书藏万卷“嘉业堂”

第四节 相尚商贾风采绝代

 一、仕风昌盛

 二、“四象”豪门巨富

 三、“八牛”大富之家

 四、“七十二黄金狗”

第四章 吴根越角——西塘

第一节 桥弄廊棚清幽西塘

 一、石桥卧波

 二、古弄探幽

 三、长廊写意

第二节 古宅旧踪风情西塘

 一、乐善好施“种福堂”

 二、百寿吉祥“尊闻堂”

 三、古今民居的分水岭“薛宅”

 四、书香门第“倪宅”

 五、版画陈列馆“醉园”

第三节 喜好收藏博物西塘

 一、明清民居木雕馆

 二、张正根雕艺术馆

 三、瓦当陈列馆

 四、酒文化博物馆

 五、钮扣博物馆

第四节 佛殿庙宇神秘西塘

 一、东岳庙

 二、药师庵

 三、护国随粮王庙

第五节 风物美食秀色西塘

 一、荷叶粉蒸肉

 二、五香豆

 三、六月红

 四、八珍糕

 五、蒸双臭

第五章 水乡明珠——同里

第一节 苍韵怀古清丽寓今

 一、同川溯古

 二、埠头景致

 三、街巷古韵

 四、罗星听雨

第二节 轻履石桥品味巧趣

 一、最古老的思本桥

 二、最神气的富观桥

 三、最好学的普安桥

 四、最传奇的乌金桥

 五、最吉利的“三桥”

第三节 深宅大院华丽宅第

 一、刘氏宅院“嘉荫堂”

 二、木雕精品“崇本堂”

 三、伏卧的仙鹤“务本堂”

 四、花园景致“耕乐堂”

第四节 废园寻梦追思访盛

 一、追述故迹

 二、诗情画意“退思园”

第五节 民俗风情特色物产

 一、新年伊始“点罗汉”

 二、六月廿三“闸水龙”

 三、七月三十“放水灯”

 四、水中人参“芡实”

 五、“本堂斋”特产闵饼

第六章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第一节 古桥水巷灵秀周庄

 一、水巷灵动

 二、古桥秀美

第二节 锦绣江南和美周庄

 一、周庄古八景

 二、周庄新名胜

第三节 历史古镇人文周庄

 一、悠久历史

 二、民俗节庆

第四节 人杰地灵魅力周庄

 一、商业和文化结合的“沈万山故居”

 二、敬业堂宅“沈厅”

 三、明代风采的“张厅”

 四、质朴却不失典雅的“叶楚伧故居”

第七章 神州水乡——甪直

第一节 水云之乡 古桥之都

 一、造型独特的“东美桥”

 二、古桥中的寿星“中美桥”

 三、迎接旭日的“正阳桥”

 四、小巧的“东西垂虹桥”

 五、令人称奇的“三步两桥”

第二节 千年古刹 佛庙塑壁

 一、兴市的古庙“保圣寺”

 二、国之瑰宝“塑壁罗汉”

 三、“塑圣”杨惠之

第三节 教育家的用武之地人文荟萃的历史辉煌

 一、一代乡贤沈伯寒与“沈宅”

 二、水乡明星萧芳芳与“萧宅”

 三、师表楷模叶圣陶与“万盛米行”

 四、梅花主人许自昌与“梅花墅”

 五、时代幸运儿王韬与“王韬纪念馆”

第四节 甫里美食名品佳肴

 一、素火腿:角直萝卜

 二、美味的鸭肴

 三、诱人的甫里蹄

附: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

 一、从“周庄模式”看城镇遗产的整体保护

 二、十字路口,古镇将向何处去

 三、商旅文化各显其能。前进道路举步维艰

 四、古为今用。创建文化特色新城镇

试读章节

一、何谓古镇

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体现传统文化风貌,展示传统生活方式,集中居住的建筑群。所以称之为“古镇”,首要原因就是历史的悠久,仅拿“镇”字来说,在宋代就开始有了。宋代以后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都叫做镇,而镇作为商居实体,存在的时间比称谓的出现还要早得多。

二、古镇的价值

古镇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既具有文化性所形成的精神价值,又具有实体性所带来的市场价值。

名人、名宅、名士,以及名吃、名产,这一系列的“名”,构成一个古镇的名气。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古镇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家园,成为追寻历史、追寻祖先的一种人文地域文化。这种精神价值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根本性的文化因素之所在。

古镇重在一个“古”字,古老的宅院、古老的家具、古老的陈设等,这些老旧的资产里面包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升值。

古镇不仅是一个实体、一个产品,也构成一个市场,也就是当今如火如荼的旅游业。这种市场聚集了人气、聚集了财气、聚集了商气,这种市场价值本身就有别于一般的工业化产品或农产品的市场价值,这也是古镇特有的价值所在。

三、古镇的现状

古镇是历史的遗存。就全国来说,古院上万,古村上千,古镇上百,古城上十,但是在历史上我国有2200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是一座古城,而今保存下来的也就是几十个。

另外,由于战争、自然灾害、人为等因素,古镇破坏十分严重。可喜的是,这几年来,古镇以其特有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氛围,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这种破坏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旅游业的兴起挽救了我们的古镇。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这良好态势的背后,古镇面临的压力也逐渐暴露出来。游客流量的迅速增加使古镇的环境氛围遭到破坏,垃圾污染和水污染非常严重。不断膨胀的旅游业正在排挤着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致使受保护街区的风貌日趋千篇一律,旅游设施的充斥、无特色旅游商品的泛滥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的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地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四、古镇的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镇面临的压力逐渐凸显,古镇的保护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为了加强古镇的保护和管理,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国家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古镇的保护之路并非是一马平川,而是路途坎坷。在古镇保护的坎坷道路中,出现了一位“古城卫士”,他叫阮仪三。

阮仪三,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同济大学城建干部培训中心主任。

阮仪三先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师从陈从周、董鉴泓,曾经考察了全国150多座历史名城,记录下大量的中华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资料。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全国开始大规模基本建设,阮仪三敏锐地发现这些蕴含着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正在人们不经意间迅速地消亡着。于是,便有了“刀下留城救平遥”,让平遥这个太原附近的小小古城,成为全人类注目的世界文化遗产;便又有了“一个老头的江南”。

阮仪三的使命感和保护成果,让他获得了这个领域的最高褒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他颁发了“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丽江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古运河调查、三国古城保护、上海外滩保护、提篮桥犹太人居住地保护、上海老工厂保护、石库门调查、苏州河保护几乎每个项目,阮仪三都是在第一时间向政府和舆论界发出最强的声音,制止拆迁,呼吁保护。他不但拿出调查报告、规划措施,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参与保护。今天,上海和全国各地许多保存下来的重要项目,都曾留下阮仪三的呼喊和心血。P2-4

序言

2001年,泰山出版社编纂、出版一部千万言的大书:《中华名人轶事》。当时我应邀撰一序言,认为这部书“为我们提供了开发我国丰富史学资源的经验,使学术资料性与普及可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可以说是新世纪初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次有意义的探讨”。我觉得,这也可以用来评估这部《阅读中华国粹》,作充分肯定。且这部《阅读中华国粹》,种数100种,字数近2000万字,不仅数量已超过《中华名人轶事》,且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确可以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即国粹的经典之作。

国粹者,民族文化之精髓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梁启超在1902年写给黄遵宪的信中就直接使用了“国粹”这一概念,其观点在于“养成国民,当以保存国粹为主义,当取旧学磨洗而光大之。”当时国粹派的代表人物黄节在写于1902年的《国粹保存主义》一文中写道:“夫国粹者,国家特别之精神也。”章太炎1906年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里,也提出了“用国粹激动种性”的问题。

1905年《国粹学报》在上海的创刊第一次将“国粹”的概念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当时国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陈去病、黄侃、马叙伦等。为应对西方文化输入的影响,他们高扬起“国学”旗帜:“不自主其国,而奴隶于人之国,谓之国奴;不自主其学,而奴隶于人之学,谓之学奴。奴于外族之专制谓之国奴,奴于东西之学,亦何得而非奴也。同人痛国之不立而学之日亡,于是瞻天与火,类族辨物,创为《国粹学报》,以告海内。”(章太炎:《国粹学报发刊词》)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艰难跋涉,中华民族经历着一次伟大的历史复兴,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随着经济的发展强大,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20世纪,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学已是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学。特别是当前新世纪,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更有大的发展,我们就更有需要全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宣扬和传播,以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予以重新认知和用心守护。

因此,这套图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我觉得,这套书有四大特色:

第一,这套书是在当下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重视学术资料性,约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撰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煌煌百种全面系统阐释中华国粹。同时,每一种书都有深入探索,在“历史——文化”的综合视野下,又对各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作具体探讨。它既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这当能使我们现代年轻一代,认识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感受中华国粹之独特魅力,进而弘扬中华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第二,注意对文化作历史性的线索梳理,探索不同时代特色和社会风貌,又沟通古今,着重联系现实,吸收当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鲜知识,形成更为独到的研究视野与观念。其中不少书,历史记述,多从先秦两汉开始,直至20世纪,这确为古为今用提供值得思索的文本,可以说是通过对各项国粹的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总结规律,并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发展策略。

第三,既有历史发展梳理,又注意地域文化研索。这套书,好多种都具体描述地方特色,如《木雕》一书,既统述木雕艺术的发展历程(自商周至明清),又分列江浙地区、闽台地区、广东地区,及徽州、湘南、山东曲阜、云南剑川,以及少数民族的木雕艺术特色。又如《饮食文化》,分述中国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记述中注意与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相结合,确能引起人们的乡思之情。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整体,但它是由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所组成和融汇而成。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不同的色彩,这就使得我们整个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展示地区文化的特点,无疑将把我们的文化史研究引向深入。同时,不少书还探讨好几种国粹品种对国外的影响,这也很值得注意。中华文明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已经形成一种异彩纷呈,底蕴丰富的文化形象,现在这套书所述,对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十分吸引人的佳例。

第四,这套书,每一本都配有图,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特别是在品赏山水、田园,及领略各种戏曲、说唱等艺术品种时,真是“使笔如画”,使读者徜徉了美不胜收的艺术境地,阅读者当会一身轻松,得到知识增进、审美真切的愉悦。

时代呼唤文化,文化凝聚力量。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建设。我们当遵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希望这套国粹经典阐释,不仅促进青少年阅读,同时还能服务于当前文化的开启奋进新程,铸就辉煌前景。

2011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江南古镇/阅读中华国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雪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泰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900416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4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5-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