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阳修的文学与情感世界/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欧阳修的文学与情感世界/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编著者陈湘琳。

《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欧阳修的文学与情感世界》收入了朱刚《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李贵《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金甫噪《苏轼“和陶诗”考论——兼及韩国“和陶诗”》、陈湘琳《欧阳修的文学与情感世界》、成玮《制度、思想与文学的互动——北宋前期诗坛研究》、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晚宋文学生态的一种考察》六种著作。朱刚、李贵、成玮的著作,是时段研究与专题研究的结合。他们的聚焦点都在唐宋之际,特别是朱刚和李贵的两部书,有着“唐宋变革论”的明显印记。朱刚从博士学位论文《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开始,就密切关注唐宋“古文运动”,陆续撰作了十余篇相关论文,在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获得了同道的好评。《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书即是他多年来钻研“古文运动”的集中展示,他标举“士大夫文学”,敏锐地抓住了唐宋“古文运动”与之前、之后文学“运动”的不同,强调科举制度产生的士大夫精英构成的唐宋社会与文学的特殊性。

目录

上编

绪论 欧阳修的两个形象

第一节 问题:面向社会与面向内心的欧阳修

第二节 目的:欧阳修的重新解读

第三节 视角:欧阳修文学世界中的生命情感

第四节 方法:文本的细读与体察

第一章 交游体验

第一节 座师前辈:于公有不能忘

第二节 门生后学:我老将休,付子斯文

第三节 至交同僚:斯道寂寞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洛阳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场景

第二节 不返之盛年

第三节 离世之故人

第四节 失落之理想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贬地重构

第一节 夷陵和滁州的空间重构

第二节 江山兴未阑

第三节 太守之乐其乐

第四节 却忆滁州睡

第四章 颍州情结

第一节 颍州情结的误区

第二节 思颍:不知所归

第三节 思隐:居士不可见也

第四节 闲居:似闲不闲,似居不定

第五节 归田:哀其不逮

下编

第五章 生命底色

第一节 病衰

第二节 死哀

第三节 孤独

第四节 人生结语

第六章 六一风度

第一节 从逸到达:戏玩情境下的文化风度

第二节 玩物:与五为六

第三节 戏游:群芳过后西湖好

第七章 何以不朽

第一节 焦虑:人生百年间

第二节 集古:一时之盛集

第三节 立言:以文字传远

第四节 传世:各有幸不幸

第五节 六一风度:不朽之可能

结论 欧阳修的文学与情感世界

第一节 生命情境:美学的典范

第二节 文化性格:文学史意义

第三节 六一风度:士大夫精神面貌

第四节 结语

附录 历史的私撰与闲笔

第一节 呜呼哀哉:《新五代史》的私撰

第二节 戏笑不急:《归田录》的闲笔

第三节 写在历史与历史的缝隙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阳修的文学与情感世界/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湘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86256
开本 32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2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