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罗汝芳的生平

 第一节 家世概略

 第二节 罗汝芳的科举之路与从政生涯

 第三节 修道实践与讲学历程

 第四节 罗汝芳的人格特色

第二章 格物新论——理解罗汝芳哲学的锁钥

 第一节 朱子学与阳明学在格物论上的分歧

 第二节 泰州学派王心斋的格物论

 第三节 “盈天地间只是一个大生”——罗汝芳的格物新论

第三章 罗汝芳哲学体系的基本目标与思想主旨

 第一节 为学的基本目标与宗旨

 第二节 一见性善,立地成圣——罗汝芳的人性论

 第三节 罗汝芳的伦理观与教化论

第四章 罗汝芳心性哲学的工夫论(上)

 第一节 心性工夫的理论前提

 第二节 寻源之功,当共急之

 第三节 续论“致良知”之学

 第四节 圣人之学,如家常茶饭

第五章 罗汝芳心性哲学的工夫论(下)

 第一节 静坐与入悟

 第二节 真乐与受用

 第三节 一切剥落净尽,不挂丝毫

第六章 罗汝芳的政治哲学与治世观

 第一节 出色的治事能力与执政成效

 第二节 重伦理、兴教化的治世模式与理念

 第三节 罗汝芳政治哲学的历史评价

第七章 罗汝芳的生命哲学与生死智慧

 第一节 死生昼夜常事——罗汝芳的生命观与生死智慧

 第二节 理会性命——罗汝芳的生命教育思想

 第三节 罗汝芳的生命哲学与佛道之关联

第八章 罗汝芳的独到学术见解综述

 第一节 对宋明理学诸先哲的评价

 第二节 罗汝芳的易学观与元气论

 第三节 罗汝芳论《大学》与《中庸》

 第四节 罗汝芳的解经与宋儒不同之处

 第五节 白璧微瑕——罗汝芳讲学内容的某些瑕疵

第九章 罗汝芳哲学的横向考察与历史意义

 第一节 罗汝芳与颜山农哲学思想之比较

 第二节 罗汝芳与王龙溪哲学思想之比较

 第三节 罗汝芳与李贽哲学思想之比较

 第四节 罗汝芳哲学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一、主要古典文献、诸子文集

 二、主要近人研究著作

索引

后记

编辑推荐

近30年来,宋明理学包括阳明心学的研究成果丰硕,然由于人物众多,一些重要人物的研究仍显薄弱,罗汝芳的研究即属此种情况。由李丕洋编著的这本《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较为全面地对罗汝芳格物致知、哲学主旨目标、工夫论、政治哲学和生命哲学等进行了解读,并与程朱及陆王思想做了比较,以此体现罗汝芳哲学的学术特点和学术贡献。全书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材料翔实,引证规范,其研究有助于推动宋明儒学尤其是阳明心学研究的深化。

内容推荐
本书较为全面地对罗汝芳格物致知、哲学主旨目标、工夫论、政治哲学和生命哲学等进行了解读, 并与程朱及陆王思想做了比较, 以此体现罗汝芳哲学的学术特点和学术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丕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174140
开本 16开
页数 3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5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2014001462
中图分类号 B248.99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