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伟东所著的《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从期刊分类、学术促进、行业贡献三途展开论述。前者依据办刊目的、办刊人物、办刊内容,判为综合期刊、学术期刊、普及期刊三种类型,枝不旁引,井然有序;继者从全国研讨、地域交流、海派形成三个方面,阐发对学术的促进,中规中矩,有理有据;末者由构建信息平台、探索中医前途、参与重大事件、拓展多种经营四端扬榷对行业的贡献,归纳允当,议论得体。
| 图书 | 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沈伟东所著的《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从期刊分类、学术促进、行业贡献三途展开论述。前者依据办刊目的、办刊人物、办刊内容,判为综合期刊、学术期刊、普及期刊三种类型,枝不旁引,井然有序;继者从全国研讨、地域交流、海派形成三个方面,阐发对学术的促进,中规中矩,有理有据;末者由构建信息平台、探索中医前途、参与重大事件、拓展多种经营四端扬榷对行业的贡献,归纳允当,议论得体。 内容推荐 沈伟东所著的《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内容简介:民国的中医范儿,是一种对故知的坚守,却又不乏期刊创办之初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气与担当。丁甘仁的药方,裘沛然的旧文,刘民叔的老照片,连同诗人朱湘与中医家高思潜的往来书信,都是中医往事的时代碎片。 《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的民国中医期刊研究,恰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民国沪上的中疾地图。 目录 引言 序论 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期刊的类型 壹 综合期刊 贰 学术期刊 叁 普及期刊 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期刊对中医学术发展的促进 壹 促成全国性中医学术研讨 贰 推动跨地域临床经验交流 叁 一促进海派中医形成发展 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期刊对中医行业发展的贡献 壹 构建信息平台 贰 探索中医前途 叁 参与重大事件 肆 拓展多种经营 结论 附录 附录1 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期刊列表 附录2 民国时期上海主要中医药期刊提要 中医行读琐记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沈伟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9172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239.29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66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