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遭遇差班--一个班主任艰难而幸福的一年
内容
编辑推荐

接到一个“差班”,是每一位教师都会头痛的事。如何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成功地将班级带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崔蕾编著的《遭遇差班——一个班主任艰难而幸福的一年》一书用鲜活、精彩的教育故事,将带给你新的启迪和思考。

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每一个孩子,真心接纳每一个孩子,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心中有爱,就能享受到工作的快乐,领悟到教育的幸福。

内容推荐

接到一个“差班”,是每一位教师都会头痛的事。班主任该如何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成功地将班级带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崔蕾编著的《遭遇差班——一个班主任艰难而幸福的一年》用几十个鲜活、精彩的教育案例,认真探索了日常教育管理和班集体建设中许多棘手的常见问题,并提供了富于智慧的解决办法。《遭遇差班——一个班主任艰难而幸福的一年》中的很多妙招,可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提供有用的借鉴。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找寻治班妙招

 作业拖拉的孩子/2

 不做直升机式的班主任/5

 不让“打架”进行到底/7

 绰号变奏曲/9

 广播操比赛的魅力/12

 黑板上的名字/14

 “迟到大王”早到的奥秘何在/17

 扫地也有学问/19

 妙定班规/21

 为了让“消失”的作业本重现/24

 校园AB剧带来的快乐/27

 评语!评语!/29

 流动红旗的回归/32

第二章 解码教育困惑

 心锁是怎样打开的/36

 幽默,让批评也美丽/39

 为“赢”而“输”/42

 “失窃”事件的考验/44

 非惩罚不可了吗/47

 不妨先读功利书/49

 那些善意的“谎言”/51

 朗读比赛之后/53

 变个法子纠正错别字/55

 分享美文的快乐/57

 温和是种力量/59

 谁偷走了想象力/62

 要关心孩子们在看什么书/64

 春光住进了我们的教室/67

 “小老师”登场/69

 考试作弊之后/71

 送给孩子一双慧眼/73

 种一棵阅读“生长树”/75

 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77

 和孩子们共沐春光/80

第三章 转变问题学生

 成绩最差的孩子是用来表扬的/84

 这么快就“早恋”了/87

 爱打小报告的男孩/90

 温柔地“剪枝”/93

 寻找“制动”的开关/95

 男孩为何不像男孩呢?/98

 偶尔谈谈优惠条件/100

 目光投向中等生/103

 让我好好赞赏你/106

 小聪明与大智慧/109

 遭遇“笨”小孩(一)/112

 遭遇“笨”小孩(二)/115

 作业里的“甲骨文”/118

 学生不愿当班长/121

 给孩子一次重考的机会/124

 老师再相信你一次/127

第四章 牵手家庭教育

 “春天播种会”/132

 弄清孩子撒谎的根源/135

 转变“隔代家长”的观念/137

 喜欢抱怨的父亲/140

 找寻那一份母爱/143

 自己的跟头自己摔/146

 鼓励离异的家长/149

 孩子们的独立宣言/152

 换个角度看问题/156

 调整的不只是座位/158

 孩子是座桥梁/160

 给家长一点教育方法/163

 “麻烦家长”不麻烦了/165

 捐款活动带来的反思/168

 与其指责不如表扬家长/171

 “三好”风波/174

第五章 反思为师之道

 不被“五人理论”打倒/178

 老师先做“有心人”/180

 忙不是借口/182

 今天,你拖堂了吗?/185

 情绪调节的大师/187

 老师的心是“不倒翁”/189

 会讲故事的老师/192

 他们为什么不举手/195

 老师也有犯错时/198

 嗓子哑了之后/201

 教“差班”的老师更需要赞扬/204

后记/207

试读章节

为了让“消失”的作业本重现

“对不起,老师,我作业本放在课桌里,忘记带回家了。”“昨天晚上我肚子痛打吊瓶,不能写作业。”“我的作业本被邻班的同学借去抄,他给我弄丢了。”诸如此类,都是我耳熟能详的缺交作业的理由。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借口都可以蒙混过关,但总有个别孩子还是愿意试一试。

这不,周一早晨,我一走进教室,一名小组长就向我报告:“施××没有交小作文本。”

我不由皱起眉头,上个星期五我再三强调要按时完成作业,怎么又这样了?小组长在一边说道:“他说星期五没有拿到小作文本,老师,不会少发给他了吧?”呵呵,这绝对是个借口。每套作业本我都是收齐放进柜子里,47本一本也不缺的,课代表发之前还数了数,绝对没有问题。

问题一定出在小施身上。我朝小施望去,他一瞧见我的目光,不自然地低下了头,不敢与我对视。这一下,我心里有了数——这小家伙,作文肯定没做。

旁边有同学嚷起来:“老师,上星期的数学作业本他也是说没拿到,结果是没有做,所以今天肯定是赖作业了!”此时小施的头更低了。

“小施,”我放柔声音,“如果你不会做,老师来教你。”

我本想给他个台阶下,但他闷声闷气地说:“我做好了,就是本子找不到了。”

“真的?”我再一次问他。

“真的,不信你可以打电话问我妈妈。”他回答得斩钉截铁。

看来是问不出什么结果了。据我的判断,大体上作业本搞丢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真的不小心意外搞丢了,但这种情况比较少;二是因为作业未完成,而有意将本子弄“丢”了。对于这个孩子,大体上是属于后者。因为他有过前科,不过,我不好下断言。但不管怎样,将作业本搞丢了,得受到教育。

我准备拿出我的撒手锏。

以前,也碰到过让本子“消失”的学生,我总是不急不躁地笑着对那个孩子说:“回去再认真找找,万一找不到,老师帮你看能不能再买一本。假如这些办法都不行,你只有把每一课的练习都动手抄一遍了。”结果,第二天一早,那孩子一定会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找到了。”因为这种“聪明”的孩子发现让作业本“失踪”的代价太高,就会让这些本子适时出现的。而我便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不去揭穿他,而是劝告道:“找到就好。今后可要注意保管哦,别再弄丢了!”

这种方法,四两拨千斤,屡试不爽。

于是我笑眯眯地对小施说:“没关系,那你回家再去找找小作文本,实在找不到的话要重新买本作文本来补,明白吗?”

“知道了。”他点点头,转身回到座位上。

让我失望的是,第二天,小施的作文本没有像我预计的那样,出现在我的办公桌上。

我再一次问他,他支支吾吾地说:“本子找不到了,我……我重新拿了本本子补……还没有补好。”

是呀,这已经是第五篇小作文了,重头补需要不少时间的。而且,这么大的作业量,他不会不知道,补写一篇小作文,要比补五篇来得轻松啊!难道他的作文本真的是丢了?我有点犹豫了,不过还是决定观察他一段时间,看看逼一逼,这本子会不会出现。毕竟,如果孩子通过撒谎能够逃避作业,这样的习惯是不能纵容的。

没想到,随后的几天,小施似乎平静地接受了现实,埋头补起了作文。如果不是真的丢了本子,那他就是不准备给自己台阶下了。

这么多作文补起来可是一个浩大工程,怎么办呢?我也不能食言,但又不能听之任之,看他自己为难自己。

此刻,我想到一则非常熟悉而又富有哲理的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而解开衣扣,继而脱掉大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如此,通往目的地的路途不止一条,达到目的的手段远非一种,教育者要做的,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竭力发掘最合适的教育方法。

看来这个孩子是特别要面子,怕拿出本子真的被我看不起,所以才硬着头皮将这个谎“圆”下去,可这个坑也挖得太大了些。

我私下找小施谈话,轻声问他:“作业本真的弄丢了吗?”他低头不语了。看来,我猜想的没错,于是接着说:“其实,你心里想什么,老师都知道。我一直想给你一个改正的机会,可是,你为什么不明白老师的心意呢?补这么多作业,值得吗?”他摇摇头。其实,我感觉得到,他早已后悔了,他需要的只是我给他一个台阶下而已。

“那好,让那本‘消失’的作文本出现,好吗?其他事情老师就不再追究了,相信你能搞得定,是吧?”听了我的一番话,他似乎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就发现桌上有本作文本。一看,是小施原来的那本,应该交的第六篇小作文,他已经写上了,写得还不错。

我望着这本“失而复得”的小作文本陷入沉思——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甚至为了逃避作业可以编出种种谎言?而这,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探究、去深思吗?

作为教师,面对故意“消失”的作业本,要了解学生不做作业的原因,考虑自己布置的作业学生喜不喜欢,作业的量是否合适,再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调整作业的量和要求。不做作业的学生多数是调皮贪玩的和那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培养他们做作业的习惯,那么我们的作业要能吸引他们,不是吗?

P24-26

序言

暑假回校,安排课务时,当我听到自己的名字和五(5)班联系在一起时,说实话,那一刻,是相当意外的。

五(5)班是一个学区班,年级里唯一一个人数近五十的“大班”,只要是学区内的孩子都进入了这个班级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学习基础差,在同年级十二个班中,这个班是垫底的“差班”。

年轻的前班主任是这样给我介绍这个班级的情况的——这个班许多学生家庭条件差,生活困难,大多数家长自身接受的教育程度都较低,对孩子的学习很少关注。其中将近四分之一的孩子来自离异家庭,大多由爷爷奶奶抚养,隔代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曾经,老师留下个别孩子进行课后补习,作业尚未完成,门口一个孩子的爷爷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竟然脱下一只鞋子,砸向老师。糟糕的学习习惯更是让人头疼,一半孩子没有回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更有孩子习惯性撒谎,故意让作业本“不翼而飞”,因而这个班的学习成绩在年级中总是倒数第一。

学校的德育流动红旗在这个班里也鲜有踪影。由于班级人数多,管理难度相应增大,这个班经常发生课堂太闹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平时的违纪现象也不少,曾发生几次因学生打闹导致门牙磕落的事件,让原班主任头痛不已。总之,这个班可谓问题多多,我只得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班。

在领导的开解下,我逐渐认识到转化一个差班与带好一个好班同等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前者比后者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在一个差班里往往有不少潜在的优秀人才,但由于受错误观念的支配、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他们不能正确展示优秀的一面。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应该像一名能吃苦耐劳的淘金工一样,淘尽泥沙见真金,把后进生身上闪光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示他们优秀的一面。

就这样,我摆正心态,走马上任。对“差班”的转化工作,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我从“心”字做文章:细心一知心一爱心一耐心,认真地开展教育工作。慢慢地,五(5)班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这一年来,班风大为改观,班级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偶发事件,学生的学习习惯已基本扭转,考试成绩也迎头赶上,不禁让同年级的老师刮目相看。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家长懂得了如何关注孩子的成长,学生由此获得了久违的成就感、荣誉感和温馨感。改变一个班,让我感到很快乐。

我知道,把一个“差班”变成优秀班,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坚信,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用智慧的方法去解决,不抛弃、不放弃,这样的班级同样会带给你教育的幸福感。

2013年4月8日

后记

一个从教十二年的语文老师,一个在学校里不起眼的班级,一个承上启下似乎并不重要的五年级,这样的生活本来应该是波澜不惊的。然而,这一年的我却因为接手一个“差班”,使自己的教育生命一下子变得跌宕起伏——最初是失落,然后平静地接受,转而积极地思考、巧妙地应对,最终竟体味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刚接班时,许多问题接踵而至:班级秩序混乱,学习习惯糟糕,成绩总是垫底,家长极不配合……这样的班级,让我倾注了无数心血——多少次,时针指向六点,我还在陪伴着我的学生而不是我年幼的儿子;多少个夜晚,当人们都在酣然入睡,而我却辗转难眠,想着班级里那些烦心的琐事;多少次,我的嗓子肿胀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我没有放弃孩子,更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那段时间里,教育理论书籍给了我精神上的慰藉,我懂得要做一个好班主任,就必须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不管有多困难都必须坚持。对待这样的班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灵丹妙药可用,唯有“坚持”二字,唯有用爱心、耐心和恒心,和学生比决心,方能修成正果。

我认为,转化“差班”最关键的一点是真正尊重孩子,在处理问题上讲究艺术性。班主任工作就是由一件一件事积累起来的,对于“差班”的孩子,要先承认他们差得合理。自己内心要承认,然后才能看到他们的可爱之处,然后你才会不计较他们的缺点,才会去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才会真诚地喜爱他们。只有你真诚了,学生才会相信你。当你“偏爱”他们时,他们最容易感受到你的爱。

工作中,对于后进生,我努力做到“四不”、“三会”。“四不”,即不歧视,不排斥,不粗暴,不揭旧病。“三会”,即会批评,会谈心,会表扬。就这样,班级里成绩“落底”的十多个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几乎不再有拖欠作业的现象了。特别是其中一个女孩,父亲长期出差,她跟继母一起生活,相当叛逆,作业从来不做,如果继母过问,她会在愤怒中将继母的皮鞋全剪成“鱼嘴鞋”。最终,家里人放弃了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是原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学生。而我发现这个孩子在语文课上常常举手发言,她其实很在乎别人对她的肯定。于是由此入手,表扬她的点滴进步,鼓励她做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这样,我似乎打开了一扇心门。学期过半,例行的家长会,孩子的父亲依然缺席,但人在福建的他却打来一个长长的电话,感激我对他女儿的关心和帮助,让这个孩子从此自觉地步入了正轨。这个中年男人,说到最后,几近哽咽。而我,也由此感受到教育是一份怎样的重托。其实,每当我们回忆或谈起自己职业生活中引以为豪的工作经历的时候,往往让自己欣慰的,就在于自己找到了一个学生看似平静,但十分关键的成长点,让他渐渐发生着你意想不到的转变。虽然这些转变不是飞速的,不是惊人的,但我们总能从中看到教育的希望。

如今,我们这个班不再是以前的那个班了,似乎一切都“变”了:教室里再也听不到吵嚷声了,各科成绩稳步提高,卫生也能保持得特别干净……更多的孩子,在这个集体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孩子们在接力赛中,齐心协力,力拔头筹,为自己赢得了一片喝彩之声;热心为集体服务的小班干部获得了区“四好少年”的称号,她落落大方地向全校同学讲演自己的事迹;我们班还诞生了不少《江南晚报》小记者,他们的“大作”屡见报端;内向的女孩拿起画笔,在市绘画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让大家刮目相看……我们班的孩子越来越多地展现出生命的亮色,脸上拥有了阳光的神采,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多一点观察,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留心,多一点思考,多一点体会,多一点交流,我便收获了许多——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积累了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更收获了职业的充实感与幸福感。

当然,我也不讳言,这样的班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差的孩子在学习上仍然吃力,他们普遍缺乏学习兴趣;不少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时不时出现需要纠正的不文明言行;大多数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的方法……但是正如张文质先生所说:“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尤其是当我们接手一个“差班”时,我们更要学会“慢”——慢慢地等待,等待着花开,一点点感受生命的成长,而我们的教育生涯也会就此变得更加丰盈。

2013年4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遭遇差班--一个班主任艰难而幸福的一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176257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3095369
中图分类号 G451.6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1: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