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养好脾胃不会老/中医五脏养生经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医的脾胃大致相当于西医学的胃肠道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整个消化系统负责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现代社会,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同程度地受到脾胃病的困扰。而众所周知,中医在治疗脾胃病方面非常拿手,在脾胃的保养方面更是深谙其道。随着时代的变迁,脾胃的保养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不再是有营养的就是最好的。所以,脾胃到底如何进行保养就成为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卢秉久、于睿、王辉编写的这本《养好脾胃不会老》将多个角度向您诠释如何才能拥有健康的脾胃,帮您养好脾胃,长命百岁。

内容推荐

卢秉久、于睿、王辉编写的《养好脾胃不会老》是保养脾胃的实用说明书。全书从认识脾胃开始,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说明了脾胃的特点和功能,从五脏和谐才能延年益寿的角度说明了中医理论中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密切关系,并告诉读者,一旦脾胃出现问题或发生疾病,会有哪些症状与征兆,身体会发出怎样的警报。之后,书中重点介绍了如何运用简便易行的手段来养脾胃、护脾胃,分别讲解了养脾胃护脾胃的食疗方法,最简单易学的耳疗、足疗、手疗、经络、内功等养脾胃方法,从精神情志方面如何调养脾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该掌握的养脾胃、护脾胃细节。《养好脾胃不会老》简明清晰,一学就会,一本在手,养脾胃不愁。

目录

第一章 养好脾胃不会老,中医和您谈脾/1

 一、明明白白你的脾——中医的“脾”和现代医学的“脾”/3

 二、脾胃相关的经络——自下而上,支撑生命的“能量线”/4

 三、认识脾的功能——“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7

1.脾主运化——脾是人体食物的加工厂/8

2.脾主统血——统摄血液运行的司令官/10

3.脾主升清——吸收营养精微物质的运输机/12

4.脾主肌肉——胖瘦全由脾做主/13

5.脾喜燥恶湿——沼泽地里的鞋子/13

6.脾主四肢肌肉——运动活力脾最行/14

第二章 五脏和谐,延年益寿/15

 一、脾与胃——亲如手足/19

 二、脾与心——后勤部长与统帅/20

 三、脾与肝一佃农与地主/22

 四、脾与肺——园丁与花园/23

 五、脾与肾——能力与家业/25

 六、脾与大小肠——产销一条龙/26

 七、脾与脑——工蜂与蜂王/26

 八、脾与女子胞——水库与支流/27

 九、脾与气血津液——主流、支流/28

 十、脾与人体官窍——不要让你的员工饿到哦/29

 十一、脾与津液输布的关系——脾为生水之源,运行输布任调遣/29

第三章 脾病察颜观色早发现/31

 一、口中异昧的困扰——胃肠疾病的信号员/33

 二、春眠不觉晓,睡觉知多少——别说我懒,“脾”乏才是病根/34

 三、口水横流——别说我馋,脾弱才是病源/34

 四、怎么吃都是瘦——都是脾胃惹的祸/35

 五、肥胖——能吃也是脾的病/36

1.怎样才算胖/37

2.为什么会这么胖/38

3.中医看肥胖——多是脾虚痰湿惹的祸/38

 六、面色萎黄苍白无华——卸了妆看清真正的自己/39

 七、经常胃痛胃胀——不仅仅是简单的吃点胃药就了事/40

 八、恶心呕吐——警惕梗阻与上消化道出血/42

 九、总是泛酸烧心——胃气虚,肝气旺,治胃先调肝/43

 十、厌食与拒食要分开——是谁动了我的奶酪/44

 十一、无休止的打嗝——帮您解决嗳气的烦恼/46

 十二、吞咽困难——想吃饭为什么这么难/47

 十三、经常性腹泻——嗅味道就可辨虚实/48

 十四、便秘——脾之过,莫放过/49

 十五、黑便鲜血便——莫要等闲视之/50

第四章 健脾养脾怎么吃?会吃才是硬道理/53

 一、健脾“药”让脾知道/55

1.红枣、山药——脾虚患者的良药/55

2.白扁豆、薏苡仁——脾虚泄泻患者的“天然主食”/58

3.莲子——补脾补肾补心三效合一/60

4.香蕉、芒果——便秘患者的“水果大餐”/61

5.苹果、杨梅一腹泻时可以进食的“开心果”/63

6.橘子、白萝卜——胃痛胃胀的“克星”/64

7.番茄、山楂、无花果——健脾开胃,消食化滞/66

8.羊肉——大补气血,久病之后更相宜/70

 二、脾胃患者的私房菜/71

1.气滞食积胃胀痛,萝卜山楂打天下/71

2.脾虚胃寒兼胃痛,羊肉山药元气足/73

3.脾虚呕吐食难下,生姜一味赛华佗/75

4.胃火积滞口中臭,多食苦菜是妙方/77

5.胃肠术后脾胃虚,多食茵类益处多/78

6.脾虚泄泻吃莲子,扁豆苡仁更相宜/81

7.阴虚便秘使人愁,芝麻瓜子莫离口/84

8.病后体虚宜养脾,粥米饭糊是良方/85

 三、脾胃患者的饮食调节/87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为脾胃健康保驾护航/87

2.胃患者的饮食误区——美食越吃越“毒”,健康越来越“远”/91

3.脾胃患者应远离哪些食物——只有脾胃喜欢才是真正的“美食”/94

第五章 养脾六联法/97

 一、耳疗养脾/99

1.搓耳法一活血通络,调和脾胃/99

2.按摩耳部反射区/99

 二、足疗养脾/101

1.足底按摩治疗脾胃病/102

2.中药浴足温运脾阳助身体强健/108

 三、手疗养脾/111

1.按压劳宫——刺激脾胃阳气/113

2.捏手指、健身良/114

3.正中线对合推/114

 四、养脾的内功疗法/115

1.强壮功/115

2.静坐功/116

3.站桩功/116

4.脾胃功/118

5.通秘功/119

 五、经络养脾/120

1.按摩足三里强健脾胃/120

2.按摩三阴交健脾养血/121

3.按摩天枢,保健胃肠/122

4.胃区按摩助消化/122

5.推按胸腹治嗳气/123

6.推擦内关治呕吐/123

7.点按肩井中脘治胃痛/123

8.点按气海天枢治便秘/124

9.点按足三里中脘天枢合谷防腹泻/124

 六、脾胃养生妙法/125

1.漱津液——越漱越健康/125

2.腰常伸——抻抻更长寿/125

3.腹常揉——揉揉胃肠舒/126

4.摄谷道——提神益气返还童/126

5.搓足心——防病又健身/127

第六章 精神养脾法/129

 一、脾脏:情绪“致病”——“思虑”易伤脾/131

 二、脾脏:情绪“治病”——自己的疾病自己医/131

 三、心情好胃肠才好一吃嘛嘛香/132

 四、保持自我心理健康——如何能拥有一个“好脾气”/133

 五、保持情绪舒畅的小方法——每天为心灵做“按摩”/134

 六、正确面对消极情绪——不要既惩罚了自己,又折磨了别人/135

 七、肠胃激惹症——不良情绪是“元凶”/136

 八、胃炎——坏情绪对身体的一种惩罚/137

 九、精神胃肠疾病——具有时代因素的一类疾病/138

 十、胃肠型感冒——别喝西北风/139

 十一、儿童消化不良——一定要在吃饭的时候教育孩子吗/139

 十二、馋什么就吃什么/140

 十三、不要过多的限制自己/141

 十四、赌气的时候可别吃饭/142

 十五、心上的表情挂在胃口里/142

第七章 细节决定脾健康,生活中的养脾学问/145

 一、健康养脾的起居细节——脾胃也有“工作时刻表”/147

 二、健康养脾的运动细节——脾胃也需要“运动”/148

 三、健康养脾的饮食细节——细嚼慢咽,活过神仙/149

 四、健康养脾的地域细节——脾胃也有“南北”特色/150

 五、健康养脾的气候细节——四时养脾法不同/151

 六、好身材留住健康才是美——快快丢掉减肥药/152

 七、梗阻莫当胃病治,胡乱吃药害处多/153

 八、春秋溃疡易复发,未病先防有诀窍/153

 九、慢性萎缩性胃炎重视中、重度肠化及不典型增生,定期检查是关键/154

 十、慢性腹泻久治不愈防癌变/155

 十一、午睡睡出好胃肠/155

 十二、不要等到饿了再吃饭/156

 十三、不要两顿并一顿/157

 十四、他脏之病,易扰脾气/157

 十五、不是只有“大补”才能治病——辨清虚实才能对症下药/158

第八章 关爱脾胃,脾胃同治/159

 一、爱护你的身体从爱护脾胃入手/161

 二、脾胃同治,健康手牵手/162

1.纳运相助——消化食物,协同作战/162

2.升降相因——调理气机,贵在平衡/164

3.燥湿相济——脾阴胃阳,性格互补/165

 三、有张“挑剔”的嘴才有好脾胃/166

 四、脾胃阴阳平衡——养脾助阳、益胃养阴/167

 五、药补不如食补一请谨慎服药/168

 六、抗衰防老养脾胃/169

 七、久病劳损补脾胃/170

试读章节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即五脏之间的关系。心、肺、脾、肝、肾五脏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但脏与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着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不单是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们彼此之间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上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因而形成了脏与脏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体就好像是一个小型社会,每个脏腑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之间必然要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生理状态下的和病理状态下的等等,只有大家一起联手相互配合,人体这个社会才能和谐。

阴阳平衡,五脏和谐是生命的根本,正常人体的五脏呈现着阴阳平衡、五行和谐。“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五脏之间维持着五行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维持着正常的生克制约关系。生克制约的目的在于维持五脏之间的相对平衡。五行和谐与人体生命的关系,引用明代大医家张景岳的一句名言来概括:“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也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生而无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这就是说五脏之间其五行的互制互助的关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这其中包括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克制两方面。有人可能要提出疑问了:相互促进是好的,为什么还要相互克制呢?其实不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像培养小孩子一样,必须要有规章 制度克制他,才能更好地成长。不经过修剪的小树,一定很难长成参天大树。所以,五脏之间即存在相互促进,又存在相互克制,如此才可以达到功能的正常。

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五行同样也分阴阳,其中,火、木、金属阳,水、土属阴,阴阳平衡,五行才能和谐,所以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所以只有阴阳保持平衡,五脏之间才能保持和谐。五行生克规律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进一步应用,所以五行和谐的实质也是脏腑阴阳平衡的进一步体现,阴阳平衡与五行和谐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关系。如果阴阳失去平衡,那么五行和谐也会紊乱;同样,五行和谐受到破坏,那么阴阳就不可能维持平衡。所以维持阴阳平衡、五行和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其实,要用简练的词语来概括人体,“阴阳”二字足矣!一阴一阳,相互扶持、相互限制,共同组成一个整体!人体内有五脏六腑、经络血脉,唯一不变的就是阴阳属性,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阴阳属性定位,但是这种属性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人体总是维持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中,而非静止不变。

道家有一个很好的比方,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五脏之象。五脏之间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事物的五行属性分类,肝心脾肺肾对应东南中西北;它把肝比喻为木母,因为肝为东方、为木,但是又加了一个阴阳的特性,像母亲;西方像金公,西方属金,是阳性;南方像姹女,姹女就是少女;北方像婴儿,婴儿是纯阳之体;中央代表黄婆,黄婆实际上相当于媒婆,“婆”既不是母也不是少女,相当于老龄的妇女,指一般人岁数大了以后,阴阳的特性已经不太明显了。人体的五脏是肝、心、脾、肺、肾,也是按照东、南、中、西、北排列的。黄婆主要协调的就是木母和金公的关系,她让木母不要太亢盛,因为女人在家庭里是主妇,首先,不能生得太亢盛,就像肝不可以生发过度一样,如果生发过度,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其次,也不可以太压抑,一个女人在家庭当中的位置一定要摆得很正确才可以。同样,在说媒的时候,她也会让男性不要收敛得太过度。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木母和金公非常和谐。在人体里,实际上就是要把肝和肺治好。在家庭里,夫妻关系和谐了,这个家庭就能够稳定地向前发展。小家的和谐是大家和谐的基础。“和谐”指的就是“中和”,指运化和协调能力,指这个人能否让万物的运化和协调都达到很高的层面。所以在人体当中,中央的脾胃就是这种协调能力的显现,如果中央脾胃很好,人体就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中央黄婆对应的是土性,土能够生万物,有土才能涉及种植和收获的问题,才能涉及长久发展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十分讲究土地的重要性,土的那种敦厚朴实的品质有目共睹。所以,在人体内脾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P17-18

序言

根据中医理论,五脏中脾胃属土,在运化水谷、统摄血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的脾胃大致相当于西医学的胃肠道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整个消化系统负责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现代社会,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同程度地受到脾胃病的困扰。而众所周知,中医在治疗脾胃病方面非常拿手,在脾胃的保养方面更是深谙其道。随着时代的变迁,脾胃的保养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不再是有营养的就是最好的。所以,脾胃到底如何进行保养就成为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本书将多个角度向您诠释如何才能拥有健康的脾胃,帮您养好脾胃,长命百岁。

编 者

2012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养好脾胃不会老/中医五脏养生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秉久//于睿//王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211468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56.3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4: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