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亚主要经济体应对通货膨胀的国际经验
内容
试读章节

印度通货膨胀之谜

一、概述

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印度以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WPI)衡量(2()04~2005年为基年)的广义通货膨胀率同比增速持续超过9.5%,这一趋势是由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的。近年来印度与全球范围天气灾害状况频现,2009年的干旱、2010年的雨量分配不均导致了全球粮食歉收。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对印度国内的物价产生了较大影响。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似乎也受到食品价格高涨的影响)推动燃料和电力价格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逐步传递到制造业部门。

近年来,印度的平均通胀水平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天气灾害因素是2009年以来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并非长期以来导致通胀的唯一原因。谷物价格一直较低,其他食品尤其是水果蔬菜价格持续上涨都是原因之一。在其他食品领域缺乏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的推动以及食品供应链不足导致印度的食品价格通胀指数达到两位数。居民收入增加及其引起的食品需求结构升级是蛋类、肉类和鱼类价格上涨的原因。“国家农村就业保障计划(NREGA)”等政策改善了农业的贸易条件以及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都是近年来印度高通胀的重要推动因素。

最近几个月,愈演愈烈的希腊债务危机以及欧元区债务危机减缓了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这尽管阻止了全球油价的上涨势头,同时也打击了投资者对世界经济的信心,再加上印度国内的政策困境,导致印度卢比贬值。因此,印度国内的燃料价格仍在上涨并推高了整体物价。

印度的货币传导机制效果不理想导致从供给端解决通胀问题行不通。2010年3月以来,印度央行(RBI)13次提高回购利率,但对批发价格指数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对印度经济形成了重大挑战,因为通货膨胀门限值为6%(政策讨论中有此提法),高于该值的通货膨胀将阻碍经济增长。印度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迅速调整供给状况以适应需求的结构性调整。此外,全球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必须得到重视,这是解决食品通胀的重要变量。NREGA对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水平的影响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二、发展趋势

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印度以WPI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同比始终高于9.5%(2011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91%除外)。产ilA消费物价指数(CPIIW)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及之后的3个季度一直保持同比两位数增长,2011年第二季度尽管延续了下行趋势,但仍保持8.5%。农业工人消费物价指数(CPIAL)发展趋势与CPIIW类似,2010年第二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一直保持两位数,之后在9%左右波动。对WPI通胀进行分解可以得出,主要构成项目依然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一方面,食品项目通胀有所缓解(尽管水果蔬菜通胀率仍高达15%):另一方面,非食品项目和矿物价格上涨指数保持两位数,尤其是后者,完全没有回落的迹象。燃料和电力项目仍然延续两位数上涨趋势。制造业价格逐步减速、缓慢上升。资本品通胀增速放缓令人安慰,但中间品项目的表现预示了通胀态势仍将持续。

2007年以来,印度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后几年波动性较大,但目前保持相对稳定。2008年春天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加重了印度原本就很严重的通货膨胀。对此,印度央行提高利率加以应对,但很多专家表示这项政策并不适合供给冲击引起的价格上涨。紧接着,2008年9月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物价水平回落,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下降的总需求。2008~2009年印度经济复苏速度相对较快,但2009年的干旱又造成基本商品的价格上涨,食品项目通胀达到两位数;其后,2010年印度又遭遇雨量分配不均;只有在2011~2012年,印度的物价上升趋势才得以缓解。天气灾害、需求结构变动、食品供应链不完善、绿色革命的缺失导致粮食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改善,NREGA的实施同样增加了通胀压力。  

中东局势动荡、需求增加、投资者信心不足等导致印度国内燃料价格面临上涨的压力。天气状况也影响到棉花等非食品基础产品的价格。基础产品价格的上涨超过一年并开始向制造业产品传递。

印度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效果并不理想。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25日,……

P17-18

目录

国际篇

东盟经济体通胀发展趋势

印度通货膨胀之谜

泰国通货膨胀治理经验

越南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之路:前进中的一小步

通胀的决定因素及其动态

商品与资产泡沫:它们会影响通胀管理吗?

中国与印度的石油价格与宏观经济:能源部门的启示

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分析及2012年价格走势判断

中国篇

2012年上半年价格形势分析和全年预测

2011年价格形势分析及2012年展望

当前价格形势、趋势与对策

当前的通胀形势、成因与对策

本轮通货膨胀特征与走势分析

近年来价格上涨的新特征与调控策略调整

信贷增长是不是导致通胀预期的元凶

渠道权力与蔬菜价格形成机制

当前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趋势分析

序言

亚洲宏观经济论坛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主要讨论东亚地区宏观经济问题和政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本论坛的创立旨在为本地区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者提供一个相互学习讨论和交流的平台,以便更好地为各国的宏观经济决策服务,进而促进本地区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内的协调与合作并提高本地区宏观经济决策的质量。至2011年本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在东亚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目前除文莱外的其他所有东盟成员国,以及日本、韩国和印度均派代表出席过本论坛。一些国际组织或多边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欧盟和东盟东亚研究所也派代表出席论坛并发言。论坛的举办也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和国内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同志出席了首届论坛并为第二届论坛发了贺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司局领导出席并参加了讨论。由财政部和外交部管理的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为论坛的召开提供了资助。国内相关政策研究机构也积极参与了论坛的各项活动。对于来自国内外各方对亚洲宏观经济论坛的大力支持,我们作为会议组织方深表感谢。

第二届亚洲宏观经济论坛的主题是“东亚主要经济体应对通货膨胀的国际经验”,主要分析研讨东亚主要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复苏阶段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政策应对。与会学者主要围绕东亚主要新兴经济体通胀形势与趋势、通胀形成机理与成因、应对通胀的政策与效果以及加强地区宏观经济政策合作协调等方面展开研讨。出席本次论坛的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国人民银行等负责中国宏观经济决策的领导同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等国内重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的国外学者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本银行、东盟和东亚经济研究所、马来西亚中央银行、韩国金融研究所、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所、泰国发展研究所、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新加坡管理大学以及印度尼西亚茂物农业大学。本次论坛共提交大会发言论文14篇,交流论文18篇,内容涉及各国通胀形势分析、反通胀的财政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农产品价格等。为了使更多的学者和读者了解第二届亚洲宏观经济论坛的内容,特把会议论文结集出版,并按内容分为国际篇和中国篇。论文观点都为作者所有,并不代表作者工作单位和所在国政府。书中不妥与错误之处,也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孙学工

2013年5月

内容推荐

本次论坛共提交大会发言论文14篇,交流论文18篇,内容涉及各国通胀形势分析、反通胀的财政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农产品价格等。为了使更多的学者和读者了解第二届亚洲宏观经济论坛的内容,孙学工等特把会议论文结集出版,名为《东亚主要经济体应对通货膨胀的国际经验》,并按内容分为国际篇和中国篇。

《东亚主要经济体应对通货膨胀的国际经验》论文观点都为作者所有,并不代表作者工作单位和所在国政府。

编辑推荐

亚洲宏观经济论坛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主要讨论东亚地区宏观经济问题和政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本论坛的创立旨在为本地区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者提供一个相互学习讨论和交流的平台,以便更好地为各国的宏观经济决策服务,进而促进本地区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内的协调与合作并提高本地区宏观经济决策的质量。

为了使更多的学者和读者了解第二届亚洲宏观经济论坛的内容,孙学工等特把会议论文结集出版,名为《东亚主要经济体应对通货膨胀的国际经验》,并按内容分为国际篇和中国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亚主要经济体应对通货膨胀的国际经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学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621257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3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23.105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