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影像、感觉、逻辑……从来没有哪位西方哲学思想者像德兹这样,研究兴趣如此广泛,又创造出一系列具有革命性、解放性和颠覆性的词语:千高原、褶子、块茎、逃逸线等等。麦永雄所著的《德勒兹哲性诗学——跨语境理论意义》为著名学者麦永雄的又一部德勒兹研究力作,将这位西方贤哲的思想精髓纳入多重语境视野下探索研究,为您带来一次思维逃逸之旅。
图书 | 德勒兹哲性诗学--跨语境理论意义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时间、影像、感觉、逻辑……从来没有哪位西方哲学思想者像德兹这样,研究兴趣如此广泛,又创造出一系列具有革命性、解放性和颠覆性的词语:千高原、褶子、块茎、逃逸线等等。麦永雄所著的《德勒兹哲性诗学——跨语境理论意义》为著名学者麦永雄的又一部德勒兹研究力作,将这位西方贤哲的思想精髓纳入多重语境视野下探索研究,为您带来一次思维逃逸之旅。 内容推荐 麦永雄所著的《德勒兹哲性诗学——跨语境理论意义》讲述西方哲学史流光溢彩,当代法兰西堪称思想重镇。“哲学领域中的毕加索”德勒兹不循常规,思想概念充盈着穿透力和增殖性。德勒兹差异哲学、游牧美学衍生出跨语境的哲性诗学,挑战“理论之死”。汪洋恣肆的德勒兹思想“雷暴”,冲击着封闭、僵死、静观的既有辖域,带来洞察与逃逸之乐。《德勒兹哲性诗学——跨语境理论意义》中德勒兹哲思触媒般地穿越异质丛生的多重语境,秘响旁通、伏采潜发,激活了哲学与诗学交叠互渗的思想游牧,生成了理论“千高原”的新空间。 目录 导论 跨语境理论视野中的德勒兹诗学 一、诗学思辨:狭义诗学与广义诗学及其当代拓展 二、德勒兹研究与当代西方思想文化语境 三、德勒兹诗学探赜的三重语境与基本研究框架 第一编 哲性诗学与文艺美学:德勒兹诗学特质与理论拓展 第一章 差异论:德勒兹哲性诗学观念举隅 一、差异与重复 二、生成 三、解辖域化 四、光滑空间、条纹空间与多孔空间 五、千高原与块茎 六、褶子与游牧 第二章 生成论:德勒兹诗学与文学批评 一、“生成论”与西方文艺思想传统 二、论卡夫卡:生成动物与少数族文学 三、论普鲁斯特:多元符号的生成与文学机器的装配 四、“生成女性”与女性主义理论 第三章 流变论:文学经典与比较文学的解辖域化 一、德勒兹“千高原”思想概念与文学经典的多元生成 二、比较文学学科的“解辖域化”: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报告 第四章 间性论:多元文化界面与世界文学观念 一、界说当代间性诗学理论:以德勒兹为中心 二、文化间性与美学对话 三、文本间性与诗学意义 四、主体间性与游牧思维 五、间性诗学视野:比较诗学与世界文学观 第五章 生机论:德勒兹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一、德勒兹生机论的美学渊源 二、“耻为人类”的题旨: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 三、生态哲学的千高原:生态学之辩与机器论 四、地理哲学与大地艺术:《螺旋形防波堤》 第二编 空间转向与文化媒介:数字化时代的德勒兹诗学 第六章 空间诗学:赛博空间与文艺美学的新视野 一、空间转向:从后现代空间到赛博空间 二、媒介嬗变与数字“文艺复兴” 三、文艺理论研究的“万维”前景 第七章 媒介诗学: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 一、光滑空间与赛博空间:德勒兹的游牧美学 二、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德勒兹数字媒介诗学的哲理内蕴 三、赛博空间与数字艺术:德勒兹的媒介诗学 第八章 褶子诗学:新巴洛克与游牧美学 一、认同与差异:全球化与德勒兹哲学 二、巴洛克文化界面:德勒兹“褶子”诗学与游牧美学 三、物理空间与赛博空间:新巴洛克美学 第三编 跨语境视野:当代社会文化与诗学形态的建构 第九章 从文化圈到帝国研究:德勒兹诗学与全球化视野 一、文化圈与文学史编纂 二、文化中心主义的解辖域化 三、德勒兹与“帝国全球的彩虹” 第十章 规训与控制:赛博理论的文化阐释 一、西方后现代诗学视野:当代控制社会的若干理论图式 二、从规训到控制:赛博理论的文化阐释 三、日常生活的权力与抵抗:富士康“跳楼门”事件的文化阐释 第十一章 德勒兹哲学视域中的东方审美文化 一、乔木与块茎:东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与意义 二、高峰体验与千重平台:以日本美学为例 三、无器官身体:东方美学的诗性空间 四、多元文化时代德勒兹哲性诗学的跨语境意义 第十二章 多元之美与文化博弈:杂语共生的当代文艺美学 一、多元之美:国际美学协会系列议题与德勒兹哲性诗学 二、文化博弈:异质话语的可通约性与非通约性 三、文化与诗学:杂语共生与东方理论话语的建构 结语 迈向当代世界诗学的“千高原”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德勒兹哲性诗学--跨语境理论意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麦永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4501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8 |
CIP核字 | 2013252104 |
中图分类号 | B565.5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