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军主编的这本《目标汉语(提高篇3)》适合较高水平的汉语留学生学习汉语使用。
全书共分十课,每课包括学习提示、课文、生词、语言点注释、综合练习、功能与篇章表达等内容。
本书的特点为:话题选取既反映当今中国现实,又与外国人学习哈努伊密切相关,交际性极强;练习设计丰富灵活,形式多样,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表达等多种能力;词语选取数量及等级适合此阶段汉语学习者学习掌握;语法项目以长期进修教学大纲中等阶段和部分高等阶段语法项目为主。
图书 | 目标汉语(附光盘提高篇3) |
内容 | 编辑推荐 潘先军主编的这本《目标汉语(提高篇3)》适合较高水平的汉语留学生学习汉语使用。 全书共分十课,每课包括学习提示、课文、生词、语言点注释、综合练习、功能与篇章表达等内容。 本书的特点为:话题选取既反映当今中国现实,又与外国人学习哈努伊密切相关,交际性极强;练习设计丰富灵活,形式多样,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表达等多种能力;词语选取数量及等级适合此阶段汉语学习者学习掌握;语法项目以长期进修教学大纲中等阶段和部分高等阶段语法项目为主。 内容推荐 本套教材是《目标汉语》系列教材的中高级部分,适用于已经学习一年汉语、掌握3000左右词语的母语非汉语学习者。 全套教材共4册,每册10课,每课包括学习提示、课文、生词、语言点注释、综合练习、功能与篇章表达等内容。其主要特点是: ◎话题反映当今中国社会现实,题材广泛,话题编排体现实用性和层级性,同一话题体现出不同交际环境的不同表达方式,由学习和日常生活渐及文化、知识和国情,由校园渐及社会。 ◎练习形式多样,注重词语和结构的积累与多角度训练,强调口语表达、阅读及写作的综合能力培养。 本书是其中的《目标汉语(提高篇3)》,由潘先军主编。 《目标汉语(提高篇3)》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课 人口结构 1 课文一 性别比例/2 课文二 年龄结构/9 第二课 男女平等 23 课文一 概念含义/24 课文二 记者访谈/28 课文三 妇女故事/33 第三课 社会焦点 47 课文一 焦点一——代沟/48 课文二 焦点二——养老/54 课文三 焦点三——审美标准/57 第四课 农民工与城市化 70 课文一 记者访谈/71 课文二 民工状况/77 第五课 社会保险 91 课文一 保险常识/92 课文二 保险故事/95 课文三 记者访谈/101 第六课 各种中介 113 课文一 人物专访/114 课文二 中介新闻/118 第七课 媒体网络 133 课文一 新老媒体/134 课文二 媒体发展/137 课文三 网络故事/143 第八课 跨文化交际 155 课文一 人物访谈/156 课文二 跨文化交际/161 第九课 中国传统艺术 175 课文一 传统艺术思考/176 课文二 传统艺术传播/180 课文三 感受传统艺术/186 第十课 传统与现代 198 课文一 文化访谈/199 课文二 现代年俗/203 词语总表 21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目标汉语(附光盘提高篇3)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先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350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8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4 |
CIP核字 | 2013280341 |
中图分类号 | H195.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4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