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体诗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继起的唐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侯磊编著的《宋词中的大宋》大部分诗歌以爱情、闺怨为主题,另有部分慨叹人生、忧怀家国的作品,在赏鉴诗歌的同时,以优美的文字讲述历史上流传的爱情故事,并且涉及南梁朝的历史以及萧氏父子四人的生平和爱情。文中既有江山帝王,也有风尘故曲,一帧帧爱情往事,在诗歌中被勾勒得凄美绝伦。全书以情写文,感悟人生。以精妙之笔写人生之爱,却不堕绮靡之声,不是无病呻吟的泛泛之作。作者在历史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考证,使之更加言之有物。本书对于当下青年人的爱情观也是一种借鉴。
侯磊编著的《宋词中的大宋》选取了一百首最为优美,最有代表性的宋词,讲述了每一首宋词背后的故事,通过这首词写到的历史事件与社会生活,来反映了整个宋朝的博大与风雅。
《宋词中的大宋》中的每一篇不是普通的诗词赏析和内容介绍,而是一篇篇精致的文史随笔,讲述了宋代的方方面面。如宋代的发展历程、宋代城市与宫廷,宋代人的日常生活,文娱生活,女性生活等中的细节,以及宋朝的爱情故事,宋朝人的思维方式、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等。作者以宋词为切入点,构造出整个风雅如画的大宋国朝,表现了历史的变迁,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处。
第一章 大宋风雅的半生
零一 灭掉南唐:李后主的春花秋月
零二 灭掉后蜀:只剩下花蕊夫人
零三 灭掉北汉:大宋一统江山
零四 檀渊之盟:清明上河图的序幕
零五 征讨西夏:文官也能带兵
零六 王安石变法:十一世纪不洗脸的改革家
零七 权相蔡京:才子也会堕落
零八 “哥哥”宋江:带头大哥也招安
零九 保卫汴京:北宋的失策
一十 徽钦二帝:生不逢时的艺术帝王
十一 亡国之哀:遗民泪尽胡尘里
十二 岳飞抗金:笑谈渴饮匈奴血
十三 北宋灭亡:何日痛捣黄龙府
第二章 大宋颠簸的半生
零一 黄天荡退敌:差一点生擒四狼主
零二 宋金议和:暂且偏安江南
零三 秦桧专权:遗臭万年的奸相
零四 完颜亮侵宋:疯狂的金朝皇帝
零五 采石矶大捷:还是文官带兵
零六 南宋讨金:反戈一击
零七 联蒙灭金:大元在悄悄崛起
零八 贾似道专权:蟋蟀宰相的玩乐人生
零九 襄阳保卫战:末日在悄悄逼近
一十 岳州之战:贞烈抵不过刀兵
十一 贾似道的下场:如今也轮到你了
十二 元军攻入临安:活地狱
十三 最后的崖山:崖山以后无中国
十四 残阳晚照:怀念大宋
第三章 千载繁华是大宋
零一 金殿:宫廷中的奢华
零二 艮岳:大宋第一园林
零三 金明池:水战训练场
零四 汴京:东京梦华录
零五 临安:西湖歌舞不停休
零六 洛阳:牡丹依旧甲天下
零七 扬州:最忆二十四桥
零八 市场:从天而降的街市
零九 夜生活:男女老幼全逛街
一十 勾栏:瓦舍里的风流
第四章 大宋风尚志
零一 耕作:稻花香里说丰年
零二 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
零三 簟:红罗玉簟秋
零四 床?帐?香:优雅的家居用品
零五 扇子:小扇扑流萤
零六 美食:宋代不厌繁琐的美味
零七 野味:持螯赏菊的风雅
零八 菜蔬:黄瓜成为家常菜
零九 豪饮:宋人的酒量
一十 露饮:名目繁多的喝法
十一 酒筵:酒筵歌席莫辞频
十二 劝酒:宋代文人的酒桌文化
十三 茶文化:李清照饮的寂寞茶
十四 龙凤团茶:皇室的茶香
十五 茶具:兔毫盏,龙井茶
十六 饮汤:宋代的各式饮料
十七 缠足:恋足美学的兴起
十八 佛道:佛道合一的信仰
十九 医学:词人还会开药方
二十 元宵:上元灯节的情愫
二一 社日:年年社日停针线
二二 重阳:登高饮酒不思归
二三 七夕:两情若是久长时
二四 中秋:千里共婵娟
第五章 大宋文娱志
零一 弄花:大宋花香
零二 出游:钱塘江去观潮
零三 歌舞:我为轻歌曼舞狂
零四 咏物:角落里的静物
零五 咏史:往前是千年,往后还是千年
零六 蹴鞠:国足射手高俅
零七 相扑:肉搏不一定先吃成胖子
零八 斗蟋蟀:促织文化蔚为大观
零九 斗草:祖先时期的拔根儿
一十 下棋:闲敲棋子落灯花
第六章 宋人的心路历程
零一 仕途:幸亏重文轻武
零二 落榜:奉旨填词
零三 人生:从少年到中年
零四 人生:从中年到老年
零五 江湖:宋朝的江湖丛谈
零六 不避俗: 宋人的宽广情怀
零七 旷达:苏东坡的境界
零八 无我:世上独无我一人
第七章 宋代的绝世美人
零一 婚姻:问世间情是何物
零二 爱妻:十年生死两茫茫
零三 爱妾:天涯何处无芳草
零四 名妓:皇家名妓李师师
零五 官妓:似被前身误
零六 歌女:落花人独立
零七 花容:远山眉黛长
零八 化妆:淡妆浓抹总相宜
零九 金钗:首饰是一种隐喻
一十 臂钏:神雕侠侣开篇词
十一 绝配:才子与佳人
十二 绝配:才子与表妹
十三 绝配:才子与宫女
十四 绝配:才子与丫鬟
十五 绝配:才子与虚构
十六 绝配:才子与尼姑
十七 绝配:才子与才郎
十八 绝配:才子与梅花
第八章 我的大宋楼阁
一层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层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记:大宋是一种风雅
主要参考文献
零一灭掉南唐:李后主的春花秋月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意:每当我想起当皇帝的时候,春花秋月一样的日子总是没完没了。现在,我又想起那些往事。在小楼上,昨夜明月当空,刮起了东风,南唐故国,我实在不愿意去想了。
宫中雕栏玉砌的建筑还在,只是我老了。您说这人生能有多少忧愁啊?就像这滔滔不绝的江水,向东流去。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据说宋太宗赵光义听到这首词后,觉得留着李煜是个祸害,还是把他杀了吧。在《宋史》《续资治通鉴》等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李煜是被毒死的,就说他参加了宴会,过几个月后薨了。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一共存在了三十九年,经历了三个皇帝:先主李昪、中主李璨和后主李煜。五代十国是历史上知名的乱世,每一个朝代都存在得不长,往往是以皇帝亲戚们之间的仇杀、篡位而告终。皇帝在位时间更短,很少有善终的。南唐定都南京,大约位于东南五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一带,位置偏南,还包括江西全省,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算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国家。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原名徐知诰,是十国中吴国中右衙指挥使徐温的养子,而徐温最早是唐朝的淮南节度使,一直在扶保吴国皇帝杨行密。杨行密死后,他的长子杨渥十分骄横,使得很多老臣对他不满。徐温发动政变杀掉了杨渥,立了杨行密的次子杨隆演,杨隆演去世后,又立了杨溥。
一边是父传子的傀儡皇帝,而另一边的权臣也是父传子。徐温死后,养子徐知诰就独揽了朝政。杨溥刚当了皇帝没多久,刚把自己的上几代杨行密、杨渥、杨隆演都追封为帝王,一看不行,徐家权力太大,就直接让位了。徐知诰就这样灭了南吴,建了南唐,并自己改名为李异,宣称自己是唐代的正统。公元943年,李昪驾崩,传位给儿子李璟,为唐中主。
李璨也是位词人,他的词作和儿子李煜的一起合编为《南唐二主词》。他驾崩后,和父亲李昪都葬在南京东南郊区的祖堂山,合称为南唐二陵。李璨在位的时期,四处招募因战乱而流亡的人口,南唐暂时生活安定。其实是北方那些国家打得太凶,暂时没顾上它。等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就开始对付它了。
李煜是作词的高手,当皇帝其实也不算差,尤其对待大周小周皇后,但他不会打仗,只是一味地偏安求和,通过进贡和贿赂来求平安。李煜和大周皇后的爱情故事直追唐明皇与杨贵妃。大周皇后曾经根据残存的《霓裳羽衣曲》改编了《邀醉舞破》,他们同样是艺术知音。后来大周皇后病重,李后主衣不解带地陪伴她,药非亲尝不服,而大周去世时年仅二十九岁。过了很多年,李后主把这份感情又寄托在妹妹小周皇后身上。而这时,南唐的名将渐渐都去世了,只剩下一个林仁肇比较令赵匡胤头疼。赵匡胤就略施小计,弄了个林仁肇的画像挂在屋子里,并悄悄告诉南唐使者林仁肇投降了。这种简单的小把戏,就骗得李煜把林仁肇杀了。很快,宋军攻占了采石矶天险,直杀南京。没几天南京就被攻破了,李煜带着文武百官出城投降。等待他的生活,只有一边作词一边抱着宫女痛哭,最终等来的是一杯毒酒。.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每每想起南唐这个国度总觉得可惜。李煜生不逢时,如果他生在宋朝,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中间那些年,都可以平安地过他的艺术家生活。也有一种说法,说宋徽宗是李煜的转世,最终北宋还是亡在他手里了。
《虞美人》原本是唐代教坊曲名,最早是歌颂楚霸王项羽的美人虞姬的曲,后来演变为词牌。按照过去的观念,《虞美人》是亡国之音,凡是《虞美人》都是悲的。古人唱词唱曲很分场合,一般在宴会上和在公共场合,是没有人弹唱《虞美人》的,更没有人弹唱这曲“春花秋月何时了”。
零二灭掉后蜀:只剩下花蕊夫人
采桑子
花蕊夫人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大意:国家亡了,我刚刚离开蜀道,心都要碎了。这种痛恨绵绵无期。这个春天仿佛长得胜过一年,时时都能听到杜鹃的哀鸣。
三千宫女都是那么漂亮,一起争奇斗艳。当年后宫中都唱一种《万里朝天曲》,梳朝天发髻,难道这是蜀国亡国的征兆预言吗?P2-4
写完《唐诗中的大唐》,有些觉得不过瘾,干脆接着写《宋词中的大宋》,其实宋诗并没有衰退,也是成就极大,钱钟书先生特意做了《宋诗选注》。我们常常说先秦散文、汉赋、魏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不是说每个时代只有这一种文学。《庄子》中的“庄周梦蝶”即可以看作小说,明清时期照样有赋体的文章。文学史不是进化论,不是一种文学替代另一种文学的历史。现在高校流行的文学史体例过于死板,往往搞得很多作品没读过,就先学会了怎样批判它。
现在“粉宋”,或者说“宋粉”越来越多,人们都逐渐认识到,宋代即便到了末年,也不像过去说的那样贫弱。虽然有奸臣,有贪官,但总体上的制度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短暂的时期内,蒙古因为打通了欧亚,在军事科技上超过了南宋。南宋玩投石机暂时没有玩过元朝而已。而宋代具体怎么繁荣、怎么风雅,还是从那个时代的代表—词中去讲述吧。
作为一个由天子和士大夫共建的国度,大宋本是大雅,词乃诗余,街头巷尾,有水井处,本是大俗,用大俗填写大雅。用最俗的字填出最雅的文化,填得世人都为之痴迷,这才是宋词的绝妙之处。
世间最难寻觅的文字,是最不事雕琢的文字,表达最浓郁的情感,如晚明张岱,民国周作人、林语堂。晚年的周作人已经不是在做文章,而是闲扯淡,却扯得那么好,聊天胜过文章,冲淡平和,境界之作。宋词如此填法,恐怕是有经历的士大夫才能做到。他们的主业是治国安邦,带兵打仗,治经学是本分,作史书是承传,用诗来明志,用词当游戏。读书嘛,从玩入学,从俗入雅,最好。近世文化都以俗为美,以雅为耻。凡是追求高雅,一律斥之为装。其实风雅始从附庸开始,真正俗如宋词者,也是士大夫和下里巴人所共赏的,并不是什么迎合一车一车旅游团的,俗烂的相声和二人转。高雅的相声和二人转都有,少有人懂,也没人听。
汤因比说他最喜欢生活在唐代的新疆北部,谢和耐却说他最喜欢生活在南宋的临安,除此以外找不到那么精致、那么舒服的市民生活。我上学时最喜欢《稼轩词》,现在却最爱欧阳修、姜白石,还有容若纳兰和《人间词》。人活着是为了活得更好,自然是向往最为诗意的生活。近来西湖下了雪,真想去看看传说中的雪湖。若能在湖边找个亭子,一边喝着龙井(我本京人,最嗜茉莉花茶,喝龙井算从俗),一边翻上几页《花间集》,请友人吹上一曲昆腔,拍上段《寄子》,在肃杀宁静的冬日里,唱上两句“清秋路,黄叶飞”,欣赏一下山间衰草斜阳的美,那才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只怕这等有如吟唱宋词般的诗意,是罕有人消受了。
大唐留给我们的东西挺少的,大宋留得也不多。开封、洛阳都显得土气,找不到半点《东京梦华录》中的影子。幸好还有个江南,却也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难寻幽静。此时再听张卫东先生吟诵的《虞美人》,更有一股苍凉之感。写《唐诗中的大唐》时,我开列了要感谢的名录,这里一并简要抄录:梁伯健、张卫东老师,出版、媒体界的朋友,本书的策划编辑王聪,当然还有夏女士,这本书她不仅是鼓励,更为我介绍了很多国外汉学家的著作,令我受益匪浅。
在用力写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疲惫不堪,去票房听八角鼓玩,正好赶上改编的李清照的《武陵春》,那一句“长日晚倦去梳头”令我如醉如痴。我想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寻找,大宋的风雅还是有的,至少也是残存着吧。
以词讲史,史眼别裁,《宋词中的大宋》不仅展示了王朝中国,还有另一种社会风景。
——李冬君
此书最大的特点与特色是“见微”,是从解读诗的一粒粒文字的、细心的辨析、猜测与想象中,考证历史、历史风物与灵长时空,这不是沿波讨源式的探颐索隐,而是从《康熙字典》《辞海》的逐字寻觅探奥与苦思深钻中,发微之光照以为是的狂想与论证。
——鲁迅文学奖得主王久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