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宋词中的大宋
内容
编辑推荐

宫体诗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继起的唐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侯磊编著的《宋词中的大宋》大部分诗歌以爱情、闺怨为主题,另有部分慨叹人生、忧怀家国的作品,在赏鉴诗歌的同时,以优美的文字讲述历史上流传的爱情故事,并且涉及南梁朝的历史以及萧氏父子四人的生平和爱情。文中既有江山帝王,也有风尘故曲,一帧帧爱情往事,在诗歌中被勾勒得凄美绝伦。全书以情写文,感悟人生。以精妙之笔写人生之爱,却不堕绮靡之声,不是无病呻吟的泛泛之作。作者在历史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考证,使之更加言之有物。本书对于当下青年人的爱情观也是一种借鉴。

内容推荐

侯磊编著的《宋词中的大宋》选取了一百首最为优美,最有代表性的宋词,讲述了每一首宋词背后的故事,通过这首词写到的历史事件与社会生活,来反映了整个宋朝的博大与风雅。

《宋词中的大宋》中的每一篇不是普通的诗词赏析和内容介绍,而是一篇篇精致的文史随笔,讲述了宋代的方方面面。如宋代的发展历程、宋代城市与宫廷,宋代人的日常生活,文娱生活,女性生活等中的细节,以及宋朝的爱情故事,宋朝人的思维方式、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等。作者以宋词为切入点,构造出整个风雅如画的大宋国朝,表现了历史的变迁,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处。

目录

第一章 大宋风雅的半生

 零一 灭掉南唐:李后主的春花秋月

 零二 灭掉后蜀:只剩下花蕊夫人

 零三 灭掉北汉:大宋一统江山

 零四 檀渊之盟:清明上河图的序幕

 零五 征讨西夏:文官也能带兵

 零六 王安石变法:十一世纪不洗脸的改革家

 零七 权相蔡京:才子也会堕落

 零八 “哥哥”宋江:带头大哥也招安

 零九 保卫汴京:北宋的失策

 一十 徽钦二帝:生不逢时的艺术帝王

 十一 亡国之哀:遗民泪尽胡尘里

 十二 岳飞抗金:笑谈渴饮匈奴血

 十三 北宋灭亡:何日痛捣黄龙府

第二章 大宋颠簸的半生

 零一 黄天荡退敌:差一点生擒四狼主

 零二 宋金议和:暂且偏安江南

 零三 秦桧专权:遗臭万年的奸相

 零四 完颜亮侵宋:疯狂的金朝皇帝

 零五 采石矶大捷:还是文官带兵

 零六 南宋讨金:反戈一击

 零七 联蒙灭金:大元在悄悄崛起

 零八 贾似道专权:蟋蟀宰相的玩乐人生

 零九 襄阳保卫战:末日在悄悄逼近

 一十 岳州之战:贞烈抵不过刀兵

 十一 贾似道的下场:如今也轮到你了

 十二 元军攻入临安:活地狱

 十三 最后的崖山:崖山以后无中国

 十四 残阳晚照:怀念大宋

第三章 千载繁华是大宋

 零一 金殿:宫廷中的奢华

 零二 艮岳:大宋第一园林

 零三 金明池:水战训练场

 零四 汴京:东京梦华录

 零五 临安:西湖歌舞不停休

 零六 洛阳:牡丹依旧甲天下

 零七 扬州:最忆二十四桥

 零八 市场:从天而降的街市

 零九 夜生活:男女老幼全逛街

 一十 勾栏:瓦舍里的风流

第四章 大宋风尚志

 零一 耕作:稻花香里说丰年

 零二 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

 零三 簟:红罗玉簟秋

 零四 床?帐?香:优雅的家居用品

 零五 扇子:小扇扑流萤

 零六 美食:宋代不厌繁琐的美味

 零七 野味:持螯赏菊的风雅

 零八 菜蔬:黄瓜成为家常菜

 零九 豪饮:宋人的酒量

 一十 露饮:名目繁多的喝法

 十一 酒筵:酒筵歌席莫辞频

 十二 劝酒:宋代文人的酒桌文化

 十三 茶文化:李清照饮的寂寞茶

 十四 龙凤团茶:皇室的茶香

 十五 茶具:兔毫盏,龙井茶

 十六 饮汤:宋代的各式饮料

 十七 缠足:恋足美学的兴起

 十八 佛道:佛道合一的信仰

 十九 医学:词人还会开药方

 二十 元宵:上元灯节的情愫

 二一 社日:年年社日停针线

 二二 重阳:登高饮酒不思归

 二三 七夕:两情若是久长时

 二四 中秋:千里共婵娟

第五章 大宋文娱志

 零一 弄花:大宋花香

 零二 出游:钱塘江去观潮

 零三 歌舞:我为轻歌曼舞狂

 零四 咏物:角落里的静物

 零五 咏史:往前是千年,往后还是千年

 零六 蹴鞠:国足射手高俅

 零七 相扑:肉搏不一定先吃成胖子

 零八 斗蟋蟀:促织文化蔚为大观

 零九 斗草:祖先时期的拔根儿

 一十 下棋:闲敲棋子落灯花

第六章 宋人的心路历程

 零一 仕途:幸亏重文轻武

 零二 落榜:奉旨填词

 零三 人生:从少年到中年

 零四 人生:从中年到老年

 零五 江湖:宋朝的江湖丛谈

 零六 不避俗: 宋人的宽广情怀

 零七 旷达:苏东坡的境界

 零八 无我:世上独无我一人

第七章 宋代的绝世美人

 零一 婚姻:问世间情是何物

 零二 爱妻:十年生死两茫茫

 零三 爱妾:天涯何处无芳草

 零四 名妓:皇家名妓李师师

 零五 官妓:似被前身误

 零六 歌女:落花人独立

 零七 花容:远山眉黛长

 零八 化妆:淡妆浓抹总相宜

 零九 金钗:首饰是一种隐喻

 一十 臂钏:神雕侠侣开篇词

 十一 绝配:才子与佳人

 十二 绝配:才子与表妹

 十三 绝配:才子与宫女

 十四 绝配:才子与丫鬟

 十五 绝配:才子与虚构

 十六 绝配:才子与尼姑

 十七 绝配:才子与才郎

 十八 绝配:才子与梅花

第八章 我的大宋楼阁

 一层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层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记:大宋是一种风雅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零一灭掉南唐:李后主的春花秋月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意:每当我想起当皇帝的时候,春花秋月一样的日子总是没完没了。现在,我又想起那些往事。在小楼上,昨夜明月当空,刮起了东风,南唐故国,我实在不愿意去想了。

宫中雕栏玉砌的建筑还在,只是我老了。您说这人生能有多少忧愁啊?就像这滔滔不绝的江水,向东流去。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据说宋太宗赵光义听到这首词后,觉得留着李煜是个祸害,还是把他杀了吧。在《宋史》《续资治通鉴》等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李煜是被毒死的,就说他参加了宴会,过几个月后薨了。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一共存在了三十九年,经历了三个皇帝:先主李昪、中主李璨和后主李煜。五代十国是历史上知名的乱世,每一个朝代都存在得不长,往往是以皇帝亲戚们之间的仇杀、篡位而告终。皇帝在位时间更短,很少有善终的。南唐定都南京,大约位于东南五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一带,位置偏南,还包括江西全省,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算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国家。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原名徐知诰,是十国中吴国中右衙指挥使徐温的养子,而徐温最早是唐朝的淮南节度使,一直在扶保吴国皇帝杨行密。杨行密死后,他的长子杨渥十分骄横,使得很多老臣对他不满。徐温发动政变杀掉了杨渥,立了杨行密的次子杨隆演,杨隆演去世后,又立了杨溥。

一边是父传子的傀儡皇帝,而另一边的权臣也是父传子。徐温死后,养子徐知诰就独揽了朝政。杨溥刚当了皇帝没多久,刚把自己的上几代杨行密、杨渥、杨隆演都追封为帝王,一看不行,徐家权力太大,就直接让位了。徐知诰就这样灭了南吴,建了南唐,并自己改名为李异,宣称自己是唐代的正统。公元943年,李昪驾崩,传位给儿子李璟,为唐中主。

李璨也是位词人,他的词作和儿子李煜的一起合编为《南唐二主词》。他驾崩后,和父亲李昪都葬在南京东南郊区的祖堂山,合称为南唐二陵。李璨在位的时期,四处招募因战乱而流亡的人口,南唐暂时生活安定。其实是北方那些国家打得太凶,暂时没顾上它。等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就开始对付它了。

李煜是作词的高手,当皇帝其实也不算差,尤其对待大周小周皇后,但他不会打仗,只是一味地偏安求和,通过进贡和贿赂来求平安。李煜和大周皇后的爱情故事直追唐明皇与杨贵妃。大周皇后曾经根据残存的《霓裳羽衣曲》改编了《邀醉舞破》,他们同样是艺术知音。后来大周皇后病重,李后主衣不解带地陪伴她,药非亲尝不服,而大周去世时年仅二十九岁。过了很多年,李后主把这份感情又寄托在妹妹小周皇后身上。而这时,南唐的名将渐渐都去世了,只剩下一个林仁肇比较令赵匡胤头疼。赵匡胤就略施小计,弄了个林仁肇的画像挂在屋子里,并悄悄告诉南唐使者林仁肇投降了。这种简单的小把戏,就骗得李煜把林仁肇杀了。很快,宋军攻占了采石矶天险,直杀南京。没几天南京就被攻破了,李煜带着文武百官出城投降。等待他的生活,只有一边作词一边抱着宫女痛哭,最终等来的是一杯毒酒。.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每每想起南唐这个国度总觉得可惜。李煜生不逢时,如果他生在宋朝,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中间那些年,都可以平安地过他的艺术家生活。也有一种说法,说宋徽宗是李煜的转世,最终北宋还是亡在他手里了。

《虞美人》原本是唐代教坊曲名,最早是歌颂楚霸王项羽的美人虞姬的曲,后来演变为词牌。按照过去的观念,《虞美人》是亡国之音,凡是《虞美人》都是悲的。古人唱词唱曲很分场合,一般在宴会上和在公共场合,是没有人弹唱《虞美人》的,更没有人弹唱这曲“春花秋月何时了”。

零二灭掉后蜀:只剩下花蕊夫人

采桑子

花蕊夫人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大意:国家亡了,我刚刚离开蜀道,心都要碎了。这种痛恨绵绵无期。这个春天仿佛长得胜过一年,时时都能听到杜鹃的哀鸣。

三千宫女都是那么漂亮,一起争奇斗艳。当年后宫中都唱一种《万里朝天曲》,梳朝天发髻,难道这是蜀国亡国的征兆预言吗?P2-4

后记

写完《唐诗中的大唐》,有些觉得不过瘾,干脆接着写《宋词中的大宋》,其实宋诗并没有衰退,也是成就极大,钱钟书先生特意做了《宋诗选注》。我们常常说先秦散文、汉赋、魏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不是说每个时代只有这一种文学。《庄子》中的“庄周梦蝶”即可以看作小说,明清时期照样有赋体的文章。文学史不是进化论,不是一种文学替代另一种文学的历史。现在高校流行的文学史体例过于死板,往往搞得很多作品没读过,就先学会了怎样批判它。

现在“粉宋”,或者说“宋粉”越来越多,人们都逐渐认识到,宋代即便到了末年,也不像过去说的那样贫弱。虽然有奸臣,有贪官,但总体上的制度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短暂的时期内,蒙古因为打通了欧亚,在军事科技上超过了南宋。南宋玩投石机暂时没有玩过元朝而已。而宋代具体怎么繁荣、怎么风雅,还是从那个时代的代表—词中去讲述吧。

作为一个由天子和士大夫共建的国度,大宋本是大雅,词乃诗余,街头巷尾,有水井处,本是大俗,用大俗填写大雅。用最俗的字填出最雅的文化,填得世人都为之痴迷,这才是宋词的绝妙之处。

世间最难寻觅的文字,是最不事雕琢的文字,表达最浓郁的情感,如晚明张岱,民国周作人、林语堂。晚年的周作人已经不是在做文章,而是闲扯淡,却扯得那么好,聊天胜过文章,冲淡平和,境界之作。宋词如此填法,恐怕是有经历的士大夫才能做到。他们的主业是治国安邦,带兵打仗,治经学是本分,作史书是承传,用诗来明志,用词当游戏。读书嘛,从玩入学,从俗入雅,最好。近世文化都以俗为美,以雅为耻。凡是追求高雅,一律斥之为装。其实风雅始从附庸开始,真正俗如宋词者,也是士大夫和下里巴人所共赏的,并不是什么迎合一车一车旅游团的,俗烂的相声和二人转。高雅的相声和二人转都有,少有人懂,也没人听。

汤因比说他最喜欢生活在唐代的新疆北部,谢和耐却说他最喜欢生活在南宋的临安,除此以外找不到那么精致、那么舒服的市民生活。我上学时最喜欢《稼轩词》,现在却最爱欧阳修、姜白石,还有容若纳兰和《人间词》。人活着是为了活得更好,自然是向往最为诗意的生活。近来西湖下了雪,真想去看看传说中的雪湖。若能在湖边找个亭子,一边喝着龙井(我本京人,最嗜茉莉花茶,喝龙井算从俗),一边翻上几页《花间集》,请友人吹上一曲昆腔,拍上段《寄子》,在肃杀宁静的冬日里,唱上两句“清秋路,黄叶飞”,欣赏一下山间衰草斜阳的美,那才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只怕这等有如吟唱宋词般的诗意,是罕有人消受了。

大唐留给我们的东西挺少的,大宋留得也不多。开封、洛阳都显得土气,找不到半点《东京梦华录》中的影子。幸好还有个江南,却也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难寻幽静。此时再听张卫东先生吟诵的《虞美人》,更有一股苍凉之感。写《唐诗中的大唐》时,我开列了要感谢的名录,这里一并简要抄录:梁伯健、张卫东老师,出版、媒体界的朋友,本书的策划编辑王聪,当然还有夏女士,这本书她不仅是鼓励,更为我介绍了很多国外汉学家的著作,令我受益匪浅。

在用力写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疲惫不堪,去票房听八角鼓玩,正好赶上改编的李清照的《武陵春》,那一句“长日晚倦去梳头”令我如醉如痴。我想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寻找,大宋的风雅还是有的,至少也是残存着吧。

书评(媒体评论)

以词讲史,史眼别裁,《宋词中的大宋》不仅展示了王朝中国,还有另一种社会风景。

——李冬君

此书最大的特点与特色是“见微”,是从解读诗的一粒粒文字的、细心的辨析、猜测与想象中,考证历史、历史风物与灵长时空,这不是沿波讨源式的探颐索隐,而是从《康熙字典》《辞海》的逐字寻觅探奥与苦思深钻中,发微之光照以为是的狂想与论证。

——鲁迅文学奖得主王久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宋词中的大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64778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1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5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