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穿越时空的民国课堂
内容
试读章节

1.新青年与老学生

蔡元培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和西方知识分子的智慧,温润如玉、谦和恭谨而又不失清朗睿智是蔡元培留给朋友和学生的第一印象。蔡元培性格的养成与其童年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尽管北大时期的蔡元培大量引进欧美的学制与教育思想,但蔡元培自小接触的却是传统的私塾教育,并且有着很深的旧学修养。出生于浙江绍兴的蔡元培,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天才少年。蔡元培小的时候曾经在绍兴地区一家有名的藏书楼校对图书,得以博览群书,打下了良好的旧学基础。1889年,21岁的蔡元培参加浙江地区的科举考试,一举考中举人——如果联想到《儒林外史》里五十多才登科的范进,就不得不说蔡元培实在是过于聪慧。1892年,24岁的蔡元培进京参加殿试,中进士,位列二甲第三十四名,也就是全国第三十七名。少年得志的蔡元培备受政府的关注,考中进士之后便成为了翰林院的庶吉士。两年之后,蔡元培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成为帝国的高级官员。在明清两代,成为庶吉士与翰林意味着已经踏上了通往内阁的大道,政治前途无限光明。

用平步青云形容此时的蔡元培绝不为过,然而对这一切,蔡元培却并不十分在意。作为儒家学说的信奉者,蔡元培更愿意尝试治国平天下,挽救这个千疮百孔的大帝国。另一方面,蔡元培生活的江浙一带,与西方国家的接触比较早,它们的政治与文化对少年蔡元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蔡元培进入翰林院的那些年,正是维新运动风生水起的显赫时期。蔡元培对于维新运动有着明显的好感,在诸多场合表示过对于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支持,也参加过一些维新派组织的活动。与当时的许多年轻官员一样,蔡元培虽然读的是四书五经,但骨子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青年。

从后来的经历来看,蔡元培的仕途并不顺利,一生中曾多次弃官不做。即使晚年从事教育事业之后,蔡元培也时常辞职,以维护自己与教育的尊严。无论是从政还是从教,蔡元培始终是书生本色。蔡元培曾说自己“一生难进易退”,适合做学术而不适合政治,对于高官厚禄则并不看重。蔡元培的辞职常常引起社会反响,而在辞职之后,蔡元培却会选择重操旧业,游历欧美,或者东去日本,在当地的大学注册学习,进行各种研究。作为学者,蔡元培最有分量的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写作出来的。

新青年的思想,老学生的心态,勾勒出蔡元培一代教育大家的初步轮廓。

2.教育与革命

早在18岁的时候,蔡元培就已经开始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了。那个时候的他一边在私塾授课,一边准备科举考试。蔡元培在私塾里,一共教过七个学生,然而这份经历却成为了蔡元培热衷教育的开端。1898年,年届而立的翰林院编修蔡元培多次向皇帝上书请求变法革新,却一直没有得到回复。心灰意冷的蔡元培辞官回家,开始思考以后的人生道路。不过,蔡元培并没有思考太久,当他刚刚回到绍兴老家的时候,绍兴知府便邀请他担任当地绍兴中西学堂的校长,而这也成为蔡元培从事教育事业的开端。蔡元培一介翰林,却甘于做一所小学的校长,在当时的人看来,有些难以理解。

绍兴中西学堂是一所由当地士绅捐资而建的新式学堂,也是绍兴地区最早的新式学堂。学堂占地面积不大,学生也只有数十人,然而蔡元培对此却充满热情。当时的私塾和新式学堂,虽然形式各异,但大多仍以四书五经为教材,教育思想也相当陈旧。蔡元培出任校长之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四处聘请教师,力求中西结合。蔡元培所聘请的不但有在国学方面造诣很深的大家,也有教习物理、算学、英文、法文、日文、体操、测量的教师。除了聘请教师,蔡元培还尝试编写新教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当时学生的识字教材仍然是传统的《三字经》、《千字文》等,这些书籍没有注音,注解也少,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国学修养深厚的蔡元培首先从蒙学教材人手,编写了《切音课本》,用注音的方式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蔡元培还要求学生练习写日记,关心国事,日记的内容包括讲义、读书心得、心知、时事评论等内容。

对于图书馆的建设,蔡元培也非常重视。上任伊始,蔡元培就开始规划学校藏书室的建设。针对学校藏书不多、经费短缺的现状,蔡元培鼓励绍兴城内的官民捐款捐书,扩充图书馆的藏书量。而在今天看来,蔡元培最具超前意识的是,他亲自撰写了《中西学堂借书略例》,规定图书馆的藏书对公众开放……

P4-6

目录

上篇 巍巍名师

 一、五育并举:蔡元培

1.新青年与老学生

2.教育与革命

3.北大时代

4.五育并举

5.结语

 二、做学合一:黄炎培

1.青年办学

2.职业中国

3.延安归来

 三、乡村中国:梁漱溟

1.从同盟会到北大

2.北大七年

3.邹平实验

4.最后的儒家

 四、科教救国:陶行知

1.知行合一

2.晓庄师范

3.魂归晓庄

 五、科学布道:晏阳初

1.信仰与战争

2.定县实验

3.世界公民

 六、智慧女神:吴贻芳

1.问道金陵

2.女大岁月

3.倡议设立“教师节”

 七、中国幼教的圣人:陈鹤琴

1.《我们的主张》

2.《家庭教育》

3.五指教育

 八、允公允能:张伯苓

1.青龙旗与奥运会

2.百年南开

3.允公允能

中篇 莘莘学子

 一、一身戎装办学忙:军事教育

1.云南讲武堂

2.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3.黄埔军校

4.红军大学

 二、又是一年诗飘香:教会教育

1.起源

2.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

3.圣约翰大学

4.燕京大学

 三、闲庭幽兰吐芬芳:家政教育

1.晚清时期的“女学”

2.家政系

3.燕京大学家政系

 四、师夷长技以自强:留学教育

1.赴日本留学热潮

2.庚款留学生

3.留法俭学会

 五、漫云女子不英雄:女子教育

1.源起

2.日渐兴盛

3.女子学校

 六、实业救国需办学:职业教育

1.蔡元培的新教育

2.中华职业教育社

3.北洋政府的教育改革

 七、行为世范学为师:师范教育

1.癸卯学制

2.师范区

3.学制改革

4.本土化的教育探索

 八、大学之道造新民:平民教育

1.第一个办平民教育的人

2.进一步尝试

3.平民千字课

4.八方响应

下篇 悠悠校园

 一、999朵玫瑰:金陵女子大学

1.择址筹建

2.第一批学生

3.新校长的改革

4.999名毕业生

 二、最后的贵族:国立中央大学

1.大学区制风波

2.更换校长事件

 三、往事并不如风:燕京大学

1.司徒雷登的构想

2.大刀阔斧的改革

3.唯才是举

4.抗战时期的燕大

 四、百年南开:南开中学

1.张伯苓一生的事业

2.抗战中的南开趣事

3.严格的管理制度

 五、将帅摇篮:黄埔军校

1.第一任校长

2.严格的考试制度

3.实战出真才

4.声名远播

 六、彩云之南育新人:西南联大

1.“中国最好的大学”

2.困厄的环境

3.有趣的教授

4.永久的回忆

内容推荐

在短暂的民国史上,出现了许多天纵英才,诸如陈独秀、鲁迅、胡适、蔡元培、林语堂等。他们的个人成就,均与其接受的教育紧密关联。民国时期新文化的思想解放风潮,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以及民国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投入,使得民国教育熠熠生辉。张宁所著的《穿越时空的民国课堂》以民国教育为主线,分别从巍巍名师、莘莘学子、悠悠校园三个角度来挖掘历史细节,探寻“大师”与“名校”是怎样炼成的。《穿越时空的民国课堂》让读者以一种轻松的角度走进民国课堂,走进民国校园,感受课堂内外的民国风采。

编辑推荐

张宁所著的《穿越时空的民国课堂》带您穿越回到民国,去感受民国的巍巍名师、莘莘学子与悠悠校园。书中为您还原了民国时期的金陵女子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燕京大学、南开中学、黄埔军校、西南联大等知名学校的学习环境与学术氛围,带您走近蔡元培、黄炎培、梁漱溟等民国教育界名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穿越时空的民国课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20582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2013189753
中图分类号 G529.6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0: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