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所有的安如磐石
内容
编辑推荐

苏沧桑所著的《所有的安如磐石》以“心灵感触生态”的独特视角,深度感知、沉静剖析“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最真实的当下。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作家,沧桑看到了人世间深处的痛与梦,触到了当下人们心灵的柔软之处。书中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应会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内容推荐

《所有的安如磐石》是苏沧桑十年磨一剑的散文精品集,堪称“散文中的天籁之音”,为“浙江省现实主义文学、文学解读浙江精品工程”签约作品。其中多篇散文荣获“冰心散文奖”等各类文学奖项,入编全国各类精品散文选集、散文年选,或被全国多个城市中高考试题、教材读本选用。

苏沧桑所著的《所有的安如磐石》以“心灵感触生态”的独特视角,深度感知、沉静剖析“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最真实的当下。

就像“用美丽的丝绸包裹一颗滴血的心”,静美的笔触、苍凉的笔调、大气的笔法中,处处暗藏指向现实的芒刺,也处处回荡深情的呼唤——呼唤健康和谐的自然生态,呼唤人类美好诗性的精神生态的回归、提升,抵达生命最初也是最终极的追求目标——安如磐石的幸福感。

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应会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目录

序:沧桑的梦与痛张抗抗

第一辑:它

 淡竹

 水知道

 树知道

 与海成说

 与雾同行

 鱼眼

 战狗

 蛛网

 忙神

 熬叶

 地痛

 地气

 蒹葭

 等爱荷

 水凝香

 风信子

第二辑:我

 猎鱼&种珊瑚

 抵达

 面天

 天泪

 天堂

 自由心

 饿心

 隐居

 米的香

 半碗饭

 珍珠梅瓶

 自多情

 酷梦

 处女红

 空灵绿

 虚拟紫

 白色痛

第三辑:他们

 脉动

 离母花

 白月光

 自己人

 找回时间的表

 风中承诺

 守梦人

 碗莲花

 腐百合

 逐樱

 冷爱

 放学路

 狗屎路

 一个人的从前

 有一个工人

第四辑:眼前

 所有的安如磐石

 孤山不孤

 畲民雷桑

 一只叫西溪的眼

 苔藓的味道

 渡心之船

 水上的洞箫

 种满庄稼的花园

 天台看天

 二十四小时另一种生活

 像仙女一样

 夜渡莲岛心染香

第五辑:远方

 敦煌痛

 狭路

 没有月色的丽江

 歌者的哽咽

 一炷心香

 鹿影

 晚安,日月潭

 节日快乐,香港

 果香易冷

 在世界的中心感受奇妙

 一款香水的前香后调

后记:种珊瑚

试读章节

淡竹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

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志。

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

松树很满足,即使干瘪的果子永远得不到更饱满的收获。

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

兰花三七,像极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据说气味能抵挡蛇对游人的侵袭。

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

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

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

甚至那口奇异的朱家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一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是空的吗?

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唱和……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人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大卜。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癫癫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水知道

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

一个人,其实就是一滴水。人生,就是以一滴水的形式,走在世间。

雨。

暗夜被一道霹雳撕开产门,亿万个婴儿破云而出,噼里啪啦坠向黑色大地。每一滴雨,都浑圆晶莹,全部的身体和心,闪烁着绝世的圣洁光亮。

这时候,他翅膀透明,纤尘未染。

这时候,一切都还纯洁,公平,美好。

这时候,没有谁怀疑,这滴雨,是不是干净。他的前世是湛蓝的海水,污浊的阴沟水,还是吞噬生命的洪水?即使人们相信生死轮回,也没有人怀疑,一个美好的婴儿,他的前世是否有罪。

所有的灰尘,全部宣布臣服,自动从半空降到土里。P2-5

序言

沧桑的梦与痛

苏沧桑是一个痴迷文学的女人,写散文也写小说。这个兼具历史感与文学性的“沧桑”可不是笔名,她的名字来自20世纪60年代人们所熟悉的一句诗。

然而,沧桑一直以来生活安逸,写作出书获奖;继续写作,出书,获奖;一路顺风顺水。这个恬静柔美的江南女子,从她滋润的面容上,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沧桑”感,很多年中,“沧桑”二字常常令人质疑。九年前的秋天,我曾为苏沧桑写过一篇《在时间的深处》的书评,里面有一句话:“说西湖风月,不可忘西湖风骨;柔美与凝重,才构成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完美。”这句话寄托了我对沧桑散文的期待。

“散文中的天籁之音”——宁静与秀美,空灵与隽永,是我对沧桑散文最初的印象。

一直,一直到这部新散文集《所有的安如磐石》的出版。

就像一个少女,一夜间变成了女人。

沧桑从自己的“绣房”里走出来,逆风走向暴雨,踏雪走向大地和原野。沧桑不再沉湎于西湖风月,不再迷醉于西溪流水。沧桑往日笑意盈盈的眼神里,开始有了泪光与沉凝;沧桑平素温柔天真的细语中,开始有了问号和重量。沧桑依然冰雪聪明,但如今的沧桑,已经不再是那个文静秀美略有些稚拙的女孩了,沧桑笔下的篇章,渐渐地开阔敞亮,好像一把豁然撑开的遮阳伞,骨架结实、伞篷厚重,大有一番遮雨蔽日的气派了。

沧桑就这样迅速地成熟丰富起来。

所以,我很愿意为这个正在变得“名副其实”的沧桑,为她的祈书写序。

这部《所有的安如磐石》,是沧桑十年磨一剑的新散文精品集,让我惊喜交加。这个集子中的很多作品都曾在全国获奖,并入选全国最好的散文选集、散文年选,还被全国多个城市中高考试题、教材读本选用,被海内外无数读者在博客上转载。

沧桑天赋异禀,文学感觉异常敏锐。她的散文以“心灵感触生态”的独特视角,深度感知,沉静剖析“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最真实的当下——欲望与梦想,痛苦与困惑,挣扎与努力,成果与反思,爱与哀愁,美与希望。就像“用美丽的丝绸包裹一颗滴血的心”,全书在“它”、“我”、“他们”、“眼前”、“远方”五个分辑里,以静美的笔触、苍凉的笔调,焦虑、痛楚、无奈、追问、反思。处处暗藏指向现实的芒刺,又处处回荡着深情的呼唤一呼唤健康和谐的自然生态,呼唤人类美好诗性的精神生态的回归、提升,抵达生命最初也是最终极的追求目标——那种“安如磐石”的幸福感。

沧桑擅长将细腻的情感与知性视觉有机结合,她的散文,有一种回味悠长的意境和美感。。平日司空见惯的人或事或物,在她细腻深情的描述中,常有发人深思的洞见与剔骨般层层深入的追问。这是沧桑十年笔耕最大的收获——沧桑的散文超越了事物的表象,篇篇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发现。书中弥漫的,不再仅仅是女性的清新柔美之气,而是敢于直面现实的痛感和勇于回顾历史的幽深感。她赋予语言、画面、传说以理性的思辨,在她始终坚守的文学理想情怀中,充盈着雾气、山岚气、骨气、药气甚至血腥气……沧桑依然有梦,却常被梦中的疼痛一次次惊醒:

她悲叹“人们已经忘了,忘了像祖先那样,依从心灵的声音休养生息”。

她羡慕“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她庆幸“上天是多么仁爱,它给了万物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虽然我们的肉体受着种种羁绊,但我们的灵魂永远自由飞翔”。  她询问“皈依单纯,是否也是皈依一种信仰;皈依美,爱,诚信,正直,坦荡,淡定,和谐……是否也算皈依信仰”。

她了悟“时代与时代相连,历史与历史轮回,仿佛是个圆,你看似走得很慢,其实,也许,你正走在最前面”。

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作家,沧桑看到了人世间深处的痛与梦,触到了当下人们心灵的柔软之处。然后,她长叹一口气,轻轻叩击、低低弹唱。一首首天籁之音在她与读者的梦中萦绕,沧桑在自己的梦与痛里,成长成熟,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

沧桑的散文篇名充满灵气和才华,颇有奇趣,比如:“水知道”、“树知道”、“与海成说”、“与雾同行”、“地痛”、“面天”、“战狗”、“忙神”、“饿心”、“冷爱”、“逐樱”、“离母花”、“没有月色的丽江”、“夜渡莲岛心染香”……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看见沧桑那双明净的眼睛,温婉地直视着人们的灵魂。

十多年前,莫言先生在她的第一本散文集中写道:“关于散文的写法,说法很多,如果让我说,那就一个‘真’字,真心真情真感觉。有真乃大,有真乃美。”她听进去了。

九年前我对她说的那些话,在她后来的散文中,变成了秋天的金叶和果实。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

后记

种珊瑚

曾经,我在《猎鱼&种珊瑚》里写道:

“海底生态不好了,有人会去种珊瑚。陆地上,自然生态不好了,精神生态不好了,我们该种点什么呢?”

最近这一个十年,我表面平静,内心汹涌。夜深人静时,我清晰地看到自己以及和我一样匍匐在大地上的动物们、植物们、人们的生态堪忧——离最初的朴实、纯真、安宁、诗意,越来越远;离一种安如磐石的幸福感,越来越远。

我也想做一个种珊瑚的人。可我没法种珊瑚,那么,就种文字吧。

最近这一个十年,我栖息在钱塘江边、凤凰山下,一个看上去浪漫而诗意的角落。并不总是浪漫而诗意的夜晚,十一楼窗口吹进来的钱塘江风,看见我在电脑键盘上种下—个个文字。希望这些深浅不一的疼痛与忧伤,能唤醒哪怕一座“珊瑚礁”。

最后,深深感谢所有给予我阳光雨露的你们,谢谢!

苏沧桑

于杭州春江花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所有的安如磐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沧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35665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2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6
16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