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康平和李征康著作的《武当山民间文化抢拾述论》对鄂西北武当山地区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三类文化各有侧重进行了表述和论述,对不同类型的文化特点进行记录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民间文学艺术与区域文化、道教文化、社会移民文化的若干联系,既是一次对民间文化区域特点的集中揭示,又是一次对武当文化外延与精神内涵的扩充和丰富。
图书 | 武当山民间文化抢拾述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康平和李征康著作的《武当山民间文化抢拾述论》对鄂西北武当山地区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三类文化各有侧重进行了表述和论述,对不同类型的文化特点进行记录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民间文学艺术与区域文化、道教文化、社会移民文化的若干联系,既是一次对民间文化区域特点的集中揭示,又是一次对武当文化外延与精神内涵的扩充和丰富。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采石片片玉”——武当山民间文学艺术 第一章 民间文学 第一节 民间故事与故事村 第二节 民间谚语 第二章 民间音乐 第一节 民歌与民歌村 第二节 民间戏曲与戏曲村 第三节 民间吹打乐 第四节 曲艺——莲花落 第五节 民间祭祀歌舞——端公舞 第三章 民间美术 第一节 雕塑 第二节 壁画 第三节 剪纸 第二编 折枝寸寸香”——武当山民俗 第一章 游艺民俗 第一节 广场文艺——花灯 第二节 儿童游戏 第二章 岁时节日民俗 第一节 农历节日 第二节 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 第三章 婚丧民俗 第一节 婚俗与婚俗音乐 第二节 丧俗与丧俗音乐 第三节 婚丧音乐阐释 第四节 婚丧俗禁忌 第三编他文化背景 第一章 区域文化 第一节 楚、秦文化概况 第二节 楚秦文化对武当山民间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道教文化 第一节 武当道教概况” 第二节 武当道教时武当山民间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移民等传播文化 第一节 流民、皇室家族移民对武当山民间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工匠群体、香客、艺人等对武当山民间文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武当山民间文化抢拾述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康平//李征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607608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4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 |
CIP核字 | 2013070142 |
中图分类号 | G127.633 |
丛书名 | |
印张 | 8.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