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得未曾有
内容
编辑推荐

安妮宝贝改笔名为庆山后首发的散文新作!她的旅途从江南延展到甘肃,遇见四个不相识的人,记录下与他们相会的每个瞬间。

《得未曾有》以文字架起一座桥,如实呈现不同的生命个体,希望流向更远的地方、更多人的内心;以行动去领悟,去重新发现和寻找到自己,也不吝分享所闻、所见、所悟、所感。

著名摄影师曾翰全程跟拍,图文并茂,四色全彩印刷。

内容推荐

《得未曾有》是著名作家安妮宝贝改笔名“庆山”后首次发表的最新散文集。新的笔名意味着状态和心境的变化,她如此解释道:“这次改名不代表安妮宝贝这个名字的消失。所有新的发生,建立于原先,而不是离开自己的过去。我选择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名字。更多理解是在意会之中,因此无须解释太多。”

新书《得未曾有》中讲述了她在长途旅行中与四个陌生人的相会和交集:

一位爱作画也善于烹饪的厨子,倡导他的饮食方式;

一位回归农村的摄影师,与妻儿相伴山居,礼敬故乡和大自然;

一位年轻僧人,以诗歌以唐卡以修行以领悟,供奉信仰;

一位以古法弹奏的老琴人,年过八旬,心守一事。

她将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细节,一切观点,均如实记录下来,将种种不同的个人观点、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命形态,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完整呈现,“献出温柔而敞开的沟通,坦呈质朴而真实的经历。”让读到的每一个人去分辨、吸取、选择、感悟,去获取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目录

自序

拾花酿春

还乡记

渡过轮回梦海

古音·素琴·淡味

后来

试读章节

下午一点,飞机降落机场。醉庐地处偏远,他开车来接。等候在接站大厅,穿一件日常的棉衬衣,头发很短,夹杂些许白发。还要再等一人,机场小坐。他问清楚我回去的班机时间,打算同一时间离开。原来是特意为我赶回一趟,“本想中旬回杭州过中秋节。但这样也好,就在海南和员工一起过节。”

他在海南管理朋友的餐厅,称自己现在是“珠崖府门童”。生活的变动,跟在醉庐结识的一位投资人有关。

“他第一次来醉庐是偶然路过,进来问有没有饭吃。我说,没有,这里需要预约。他说,那就随便弄点,实在太饿。我说,如果你不嫌弃,我就在别的份里夹些出来。他说没关系。然后吃了。

过两天他又来,带了自己的厨师,让我教。那时我姐姐过来帮忙,在旁边对拿着本子记的厨师说,你这样学是学不会的,做菜的人没办法靠记忆学。此后,跟他交往了三四年。他是杭州人,家在新西兰,每次一回来就先到我这里吃饭。”

之后投资人和南通顾家合作,成立家具分公司。他过去帮忙,名义上是副总,但其实什么都做。也做食堂,给员工烧饭。海南的餐厅也是投资人的生意,中途被请过去帮忙。结束餐厅的指导和管理之后,也许依然回去南通的家具公司。醉庐现在处于关闭的状态。

出生长大都在南通。认为南通是适合生活的城市,地域小巧但丰富,人文内涵重。“朱自清曾经评价南通人的性格,说他们坚毅而温厚。民国时期的张謇,对南通做出很多贡献,是全方位的,文化、教育、工业、思想……以此奠定根基,对南通后人也产生影响。城市设计规划得很好,是宜居的地方。难得地保留着护城河,从空中俯瞰就像一个花盆,四面环水。”

那时家里房子很大,他学画画,一个画室有四十多平方。画画的朋友们经常来家里聚会,老师也在一起,“老师说跟我们在一起觉得自己年轻了,虽然师母半夜十二点一过就会来找他。”

二〇〇〇年因为结婚来到杭州。当时在南通他的主业是一家工程公司,已做得很好。但还是决定迁过来。妻子是杭州人,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他觉得自己过去她的城市比较好。也可以说是为感情做出的牺牲,但是一切甘愿。所谓随顺的人,是愿意以他人的想法为重,不会坚持或一定要遵从自己的方便。这一点在他身上时时有表现。

我问他性格里可有比较强硬的部分。他说,很少。内心真正的想法还是比较坚持,“但可能换个方式去坚持。”

在杭州,新的挑战是开始做艺术画的推销,跑市场。大夏天中午汗流浃背赶到人家单位。没有社会关系,没有家庭背景,一切靠自己使劲。

“很多事情也左右不了,一天下来,衣服没有千的地方。不过对我来说,也不完全是做生意,很多事都会替别人考虑。更多还是要凭靠诚信做事。”

后来觉得有些累了,“不想再做阿谀奉承之类的事情。”决定休息一下的那年,已过了四十岁。

从南通来杭州。又回到南通去。现在去海南。这都是生活中大的选择。但觉得人生是一个过程,经历丰富一些也好。

二〇〇七年,与妻子一起,在双灵村里找到房子。当时只是觉得很合适,想稍作整修住着,画画,酿酒,过一段安闲日子。翻新时,越想越复杂,越做越多,修建成庭院,成为醉庐。做菜的手艺来自家传。家里的男人都爱做菜,女人则从不做饭。

“家族原先住在城里,农村有田,土改的时候回村里照料自己的田。家世一直挺大,后来一场火灾把房子烧了。

父亲以前在南公园饭店做过,是南通最有名的饭店,接待过刘少奇。后来回到村里,父亲做大队电工。他烧菜好,逢年过节会露一手,村里哪家哪户有红白喜事也来请去。物资匮乏的时期,在家里做菜,菜会少一点,但是依然讲究。调料相当全,生姜、葱、八角……什么都不缺,食材也要新鲜和应季。父亲是在八十多岁时过世的。我们兄妹六个,四个男人都会烧菜,是受父亲的影响。觉得动手做这些事情是有乐趣的。”

他认为烹饪方式不应局限于地域特点,而是按照食材的本质来做,食材适合怎么做就怎么做。食无定味,适合自己的口感最重要。如果人家不喜欢吃,做得再好都不算数。口味偏好一般是由特定的生活环境和从小习惯养成的,总的来说,还是偏清淡一点的饮食比较合理。

“我没有系统地学过做菜,上辈人对食材和做法的理解来自直接的传承,不像现在,大多是被烹饪学校教育出来。我觉得做菜就是,怎么样把食材的临界点最好地体现出来。”

如今很多人做事倾向急功近利,他说自己在村里做醉庐却是想选择一种与其相反的方式。吃饭预约,可以知道来多少人,做多少菜。这样采购新鲜食材,尽量少进冰箱,少做勤做,避免浪费。让自己的厨房透明,客人可以看着做菜,彼此之间的信任便通过坦诚建立起来。“让客人没有太多顾虑,无须担心被宰一刀或吃的东西到底好不好。一般餐厅的厨房是进不去的。”

过去在农村,一年半载才杀一头猪。现在可以选择的食材太多,鸡鸭肉类都很廉价,超市里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但大多都是速成,饲料里混杂各种人工养料或激素,生长环境恶劣。现在吃得越来越方便,质量却越来越差。

身体的状况,大多跟吃进去的东西有关,因此选择食物很重要。

“餐饮环境随社会风气一起在变形。人们觉得应该多吃,用鸡鸭鱼肉招待朋友很重要,却没有人觉得在合适的季节做一个清爽新鲜的毛豆是好的。渐渐改变人们对饮食的态度是一种社会责任。”

他到村里后,教会了一些小孩子写毛笔字,认为一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言传身教。

我说,你是想用自己的存在方式影响别人。

他说,是的。即便自己或多或少有些片面。

P14-17

序言

封面的这张照片,拍摄在二〇一三年。我在京都,寺院里看完一块大木匾,庭院小坐。

这一年,我有一些变化。

我发生了一次多段组成的长途旅行,把与四个他人之间的相会和交集,写成一本书。我也由此遇见一些朋友和老师。同时决定改一个笔名,这本新书会由新的名字来出版。

人的心每一刻都在发生变化,如同河流带走每一步旧的脚印,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东西。以现在的状态和心境,可以有一个新的名字。我选择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名字。更多理解是在意会之中,因此无须解释太多。

这次改名不代表安妮宝贝这个名字的消失。它承载了我以往所有的写作。如同一棵树长出新的枝干,一个旅人走到新的边界。所有新的发生,建立于原先的基础,而不是离开自己的过去。这个名字始终是我一部分,我生命的组成,它包含其中。

如果你很早就认识了我,也可以一直称呼我为“安”或者“安妮”。它融化于“庆山”这个名字之中,已经得到它的位置。

我不是一个跟外界互动很多的写作者,更多时候只愿意以自己的方式度过时间。像一个游离在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人,也是一个仅仅表达了个体自我的价值倾向和哲学观的写作者。这些年,一直只是写着自己的字,保持写作之外的生活。十多年也就这样过完了。

目前的时代,我并不认为是一个对写作来说很好的时代。如果心的表达坦白,这样的写作者大多孤单。但有时依然只能走自己的独木桥,因为潮流和虚名的汪洋并不真实。

从二十余岁的年轻女子,写作至今,十六年过去。一路走来,已近中年。我并非别人想象或虚拟中的一个标签。所有是非争议不及一缕尘烟。只是一个平凡而安静的写作人,有时因为过于专注,遗忘了世间的热闹。写作对我而言,究其根本,只是一条道路,我在其中试图发现和寻找自己。

也是铃木俊隆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研究自己,最终是为了忘记自己。”

现在说一说这趟旅程。

我的旅行,从二〇一三年下半年开始。自北京出发、抵达、回来、再出发……如此循环,路线从江南延展到甘肃。遇见四个以前不相识的人。

爱作画也善于烹饪的厨子,倡导他的饮食方式。摄影师回归乡居,以作品系列礼敬故乡和大自然。年轻僧人,以诗歌以唐卡以修行以领悟,供奉信仰。以古法弹奏的老琴人,年过八旬,经历各种变迁,心守一事。

我与他们之间,发生时而密集时而闲散的对话。谈论价值观、信仰、环保、人类、社会此类的话题,也感怀父母、故乡、童年、往事。更有闲情逸致,说一说荷花塘和油盐酱醋。有时一起短短生活几日:住在同一间屋子里,喝茶、吃饭、爬山、涉水、赏花、散步……

一切细节,一切观点,均如实记录于这本书。当然我依然觉得时间过于短促,不过是数日。如果时间更持久,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也会更多、更深入。

秋阳·创巴仁波切曾长期在西方弘法。我读了一些他的作品。他在一九八七年已离开这个世界。在一本著作中,他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大观禅修中,我们与所观之物间有着广大的空间。我们知道有此空间,而此空间内无事不能发生。这里所说的发生,不是相对地或对抗地发生在这儿或在那儿;换言之,我们不把自己那些概念化的想法、名称及分类,强行加在感受上,而是直接体会每一情况中敞开的空间。如此,我们的觉知变得非常精确,而且包容一切。”

他又说:大观禅修的意思是还事物本来面目……我们不必以还其本来面目的心态去看它们,它们当下即是本来面目。

我的旅行,仿佛是一次尝试以行动去领悟这些观点的实践。有时一切看起来没有发生,一切又都在无所不能地发生。而不管是发生,或者不发生,总是会有超出人头脑之外的进展,而无关预料、期待、想象、设计。当下充满活力,直接体会如此重要,以至有时当我们经历其中,只能试图保持单纯。只是看着,听着,感受着。这也是我与书中那些时间、空间、人、物之间的关系。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四平八稳的,是完美无缺的。

有时我们不能够让旁观者感觉很清楚很愉悦,通常会引起异议。

有时我们无法让别人理解和同意自己的心,因为心里所有的,本身也不容易阐释。

但这里面并不涉及谁的标准更高或更完美。对我来说,写作这本书,只是记录下来,表达,传递。其他主观的评价或判断,不需要给予也无须界定。

里面所有的观点,不论是谈论个人价值倾向,还是谈论佛法或信仰,都只是个人观点。所有的个人观点,都不代表是权威或公认的或统一的无误的结论。但我们可以表达和展示个人观点,这代表对生活方式、对生命方向的一种自主选择。

这是它的美妙和意义所在。

在浩茫和杂乱的录音记录中,摘选出精华部分整理成文。感受每个瞬间的本来面目,感受即刻的发生,即是这本书的初衷。最终由读者自己去吸取、分辨、选择所需要的东西。

当我把这些文字整理出来,我想它们应是一座桥。让这些他人的观点通过这座桥,流向更远的地方、更多人的内心。以便他们感觉到有所不同的有活力的参照,并从中觅得一些启发。而我自己,在做这份工作的时日,在奔走、对谈、采写、记录之中所获取的所闻、所见、所悟、所感,收获可贵而良多。有无限感谢。

创巴仁波切还曾说,布施是交流沟通。沟通必须是放射、接收、交换。而慈悲是温柔、敞开的沟通之道。

我们相会,一起激发和融化,长时间地谈论,我以此获取和记录他们生命的一个横截面。而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做的又是什么?这一切于他们,未尝不是一种布施。先给予我,再给予这个世间。献出温柔而敞开的沟通,坦呈质朴而真实的经历。

如果我们尝试去真正地了解和接纳他人,就会得到来自他们的给予。为这个世间而散发出来的光和热。

这些人,虽然年龄、身份、经历、生活都截然不同,但也有隐约的相同之处。相对于很多人对所置身的时代的热衷和身不由己,他们做出了自己可选限度的决定。

每一个人的言行,生命存在的状态,都在影响这个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共为一体,从不曾分离。可以去学习和体会平静、素直、坚定、自省这些品质的含义,去获取思考、交流、布施、分享这些行为的价值。

作为个体,我们尝试付出种种努力和实践,并最终奉献这些经验。

愿一切转为善。

庆山

二〇一四年二月八日 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得未曾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庆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3988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
CIP核字 2014108614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