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内容
编辑推荐

万年历是我国古代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阳历。它是为了纪念历法编撰者万年的功绩,才将其命名为“万年历”的。而现在所使用的万年历,实际上就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或阴历的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进行查询使用。千百年来,它一直是我国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一部经典历书。任宪宝编写的这本《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仿照传统历书进行编排,保留了历书的传统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突显了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内容推荐

任宪宝编写的这本《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精选提炼,让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更鲜活、更实用。并根据今天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编写了涵盖面非常广的生活实用百科知识,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包括天文历法、传统节日、生肖星座、民俗礼俗、民俗禁忌、民间传说、养生保健、居家风水、吉凶趋势等内容。本书编写体例简洁,语言通俗易懂,以契现代人的阅读口味,是老百姓居家必备的工具书。

目录

第一章 中华传统历法

 一 历法的起源

 二 阳历

 三 阴历

 四 天干地支

 五 二十四节气

第二章 中华传统节日溯源

 一 正月初一贺新春

 二 正月十五元宵节

 三 二月二龙抬头

 四 禁烟扫墓寒食节

 五 扫墓祭祖清明节

 六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 七月七牛郎会织女

 八 七月十五鬼节

 九 八月十五中秋节

 十 九月初九重阳节

 十一 冬至莫忘吃饺子

 十二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十三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

 十四 除夕守岁到天明

第三章 十二生肖与星座

 一 十二生肖的产生

 二 十二生肖年份对照表

 三 生肖婚姻搭配宜忌

 四 十二生肖与人生

 五 生辰八字

 六 我国古代的二十八星宿

 七 二十八星宿与择吉避凶

 八 星宿爱情录(生日对照)

第四章 中华传统民俗

 一 民间吉祥象征

 二 传统称谓

 三 悠远的民间传说

 四 姓氏家谱渊远

 五 气象民谚

 六 传统春联

 七 传统对联

第五章 中华传统礼俗

 一 结婚礼俗

 二 祭祀礼俗

 三 贺寿礼俗

 四 丧葬礼俗

 五 生育礼俗

第六章 中华民间诸神

 一 玉皇大帝

 二 王母娘娘

 三 观音菩萨

 四 福星

 五 禄星

 六 寿星

 七 财神

 八 门神

 九 灶君

 十 土地公

 十一 八仙

 十二 钟馗

 十三 东岳大帝

 十四 碧霞元君

 十五 龙王

第七章 中华风水文化

 一 如何选择吉祥居住地

 二 如何让客厅更舒适

 三 如何让门窗纳气旺宅

 四 如伺使卧室兴家固庭

 五 如何布置书房和办公室

 六 如何让厨房招财避秽

 七 如何选择布置卫浴

 八 餐厅布局,口纳福瑞

 九 装修设计的宜忌

 十 别墅、庭院的风水

试读章节

十一 冬至莫忘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亚岁”等,早在二干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自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节。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地回升。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日: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来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入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此外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P41-43

序言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不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而民俗民风更是彰显中国人的性格与特点。

万年历是我国古代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阳历。它是为了纪念历法编撰者万年的功绩,才将其命名为“万年历”的。而现在所使用的万年历,实际上就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或阴历的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进行查询使用。千百年来,它一直是我国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一部经典历书。本书仿照传统历书进行编排,保留了历书的传统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突显了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本书采用世界通用公历和农历相对照,并用图表形式详细列出每年的年月日和二十四节气,简单明了;时限为1930—2120年,共190年,时间跨度大,查找方便,实用性强。

本书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精选提炼,让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更鲜活、更实用。并根据今天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编写了涵盖面非常广的生活实用百科知识,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本书包括天文历法、传统节日、生肖星座、民俗礼俗、民俗禁忌、民间传说、养生保健、居家风水、吉凶趋势等内容。本书编写体例简洁,语言通俗易懂,以契现代人的阅读口味,是老百姓居家必备的工具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宪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78917
开本 32开
页数 5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2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5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195.2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