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札记(精)》由赵麟斌、洪建设所著,本书的文字不是《通鉴》进行长篇论述,或者针对书中所述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表专门看法,也不是对司马光的论述进行深入探究,做出评价。本书按《资治通鉴》体例编次,援引通鉴内容,从领导学、管理学的角度,结合当今现实,以随笔札记的方式,进行议论。
图书 | 读资治通鉴札记(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读资治通鉴札记(精)》由赵麟斌、洪建设所著,本书的文字不是《通鉴》进行长篇论述,或者针对书中所述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表专门看法,也不是对司马光的论述进行深入探究,做出评价。本书按《资治通鉴》体例编次,援引通鉴内容,从领导学、管理学的角度,结合当今现实,以随笔札记的方式,进行议论。 目录 序 自序 1.唯礼定邦 2.诚信为至善 3.过则改之 4.权衡利弊,把握全局 5.法削则国弱 6.六术五权三至之法 7.焚书坑儒 8.馅饼往往是陷阱 9.妇人之仁 10.同事异情 11.地者国之本 12.法先法 13.亡国四因 14.法乃公器 15.习地形,知民心 16.熟知与真知 17.权重更应自重 18.治国八法 19.辨言 20.“红人”之祸 21.非常之功需非常之人 22.无咎无誉是无为 23.明德教民 24.不可负社稷 25.治国如理绳 26.君圣则臣贤 27.君臣相配,自然之势 28.内忧与外患 29.大治用心 30.记人之功,忘人之过 31.淫乱不能归于酒 32.教先于法 33.非常之谋应非常之变 34.民生多艰 35.奖惩不避亲 36.夺权 37.制常易必乱 38.为生而战 39.刑法严明安民心 40.贰臣与忠臣 41.不应仅是清官 42.以臣为师 43.仁法皆施 44.妻贤夫祸少 45.为善最乐 46.用善去恶 47.富不可骄,贵不可傲 280.国有安危可托谁 281.平衡思维 282.“六不”必亡论 283.国之大弊 284.所以为人 285.人鬼远之 286.出师有名 287.残暴之极 288.归心之道 289.集权 290.臣忠将良国之幸 291.智士之选 292.君臣分职 293.便民之举 294.真宰相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读资治通鉴札记(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麟斌//洪建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793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4.3 |
丛书名 | |
印张 | 27.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3 |
宽 | 170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