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建汉首功(萧何)/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秦末,天下大乱,萧何乃一刀笔小吏,也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后又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立稳脚跟,徐图天下。他慧眼独具,月下追回韩信,使“汉初三杰”到了刘邦一人手中。汉王朝初定,他治国安邦,建法立规,更有“萧规曹随”之誉。

晚了萧何几十年的司马迁写《史记》时专作《萧相国世家》,记述了萧何一生的事迹,并称他为“功冠群臣,声施后世”。到西汉末年,汉成帝时续封功臣的后代,其余的都已经不再追恤,独独续封了萧何的后代。这足以说明萧何的功绩。

姜正成编著的《建汉首功(萧何)》以全新的视角对萧何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萧何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内容推荐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建汉首功(萧何)》以全新的视角对萧何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萧何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建汉首功(萧何)》由姜正成编著。

目录

第一章 率沛走出的反秦英雄

 隐身乡野,坐观其变

 慧眼识才,结识高祖

 派刘邦带队入咸阳

 拥立刘邦,沛县起义

第二章 从盘吏掾到开国丞相

 西征人咸阳,不要财宝要图籍

 汉王丞相,经略汉中

 萧何月下追韩信

 楚汉争霸,萧何转漕给军

 南宫论功,位居第一

第三章 治世贤相,善始善终

 营建长安城

 建章立制,作汉律九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见疑刘邦,短暂入狱

 拥戴惠帝,萧规曹随

试读章节

隐身乡野,坐观其变

由于史料缺乏记载,萧何的具体出生年月及他的家世详情已不可考,根据有关史料,我们只能弄清萧何生长的时代及其身份了。

萧何和刘邦是同乡,他们二人都是秦朝泗水郡沛县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秦朝时的丰、沛所在之地,在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的西北、江苏和山东两省交界的地方,它位于今天微山湖的西面,战国时属于宋国的疆域,宋国灭亡以后就归属于楚国了,被称之为“西楚”。这个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战国时代的宋国,它南边和楚国相接,东邻齐国和鲁国,西近韩国、魏国。因此,它介于楚、齐、韩、魏几个大国之间,地居交通要道,战争连绵不断,民风强悍,习于攻战。另一方面,这个地区土地十分贫瘠,人口众多,因而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困苦,他们往往为此迁徙流动全国各地。秦末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起义的策源地——大泽乡,就是属于泗水郡的西楚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凭借强大的武力,以席卷之势统一了中国,吞灭了东方六国,然后把天下划分为36个郡,每一个郡设置了郡守、郡尉、郡监等官。郡守负责本郡的行政事务,是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郡尉辅佐郡守负责本郡的军事,郡监辅佐郡守负责监察。一郡之内,又设置若干个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则设县长,统治全县人民。县令、县长之下设县尉,管理全县军事;设县丞,帮助县令、县长管理行政事务,并负责司法裁判,审理案件。一县之内又分为若干个乡,乡设三老,管教化,进行思想统治和控制;设啬夫,负责替政府征收租税和征发徭役;设游徼,负责地方的社会治安,乡之下还设有亭、里等机构。这样,秦始皇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从上到下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机构。萧何当时就担任了泗水郡沛县的主吏掾(县令的主要幕僚,相当于县令的秘书一职)。

在秦朝的根据地关中(指函谷关以西今天的渭水流域一带),那里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就根据军功大小赐予爵位、土地和官秩(官位),从而扶植了一大批军功封建地主,成为秦政权的阶级基础和进行统治的依靠力量。但是在被秦国破灭的原山东(今河南省崤山以东地区)六国,情况迥然不同。为了加强对新占山东六国地区的有效控制,秦始皇把原山东六国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即各国的贵族、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地方豪强和知名人士等统统迁徙到咸阳(秦朝都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集中居住,而在原山东六国的广大地区,便由中央政府派出郡守县令进行治理。这些由秦中央政府派下来的郡守县令便在当地擢用一批原来世居于此的地主,来帮助他们进行统治。萧何一家就正是这样的地主世家,所以他很快就被沛县县令选中为自己的助手。而且像郡县守令这样主要官员的属员、助手,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必须善于写作而且明习法令条文,而当时的萧何正好也具备这些条件。这样出身于地主家庭又任职于秦朝统治机关的萧何,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秦朝新征服地区统治阶级下层中的一员。

萧何在沛县做官多年,深得为官之道,办事素以谨慎、明辨、有方略而著称。秦朝泗水郡的一位监郡御史曾在沛县工作过,与萧何共过事,对萧何平时办事于练谨慎的风格,通晓法律的渊博学识以及行文流畅的文才大为折服。有一次,这位同僚邀请萧何一同共饮,饮至半酣之际,他借着酒意对萧何的才干大加称赞,并说:“老兄,像你这样的人才应该得到重用,我如发达,一定要向皇帝荐举你。”萧何当时只是应诺而已,没想到那位同僚后来果然上调到郡里当了监御史,他也真信守诺言,在郡守面前极力称赞萧何的才干。郡守大人于是征调萧何到泗水郡去当差,协助郡守、监御史处理一郡的日常政务及司法审判。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萧何渊博的法学知识,缜密细致、有条不紊的办事风格以及笔走龙蛇的文气折服了郡监郡守,准备联名上奏向秦朝的中央政府推荐萧何。为此,他们特意召来萧何,对他说:“小伙子,你干得真不错,我们想向咸阳方面推荐你,你赶紧回去先准备一下行装,过几天就到郡上来报到,然后就出发去成阳吧。好好干,前途远大,到时候别忘了我们。”

萧何听了这一番话,不觉大吃一惊,赶忙说:“谢谢二位大人的深情厚谊,我萧何才疏学浅,不敢奢望飞黄腾达,只要能在二位大人手下尽一点微薄之力就心满意足了,二位大人的盛情我心领了。”

郡守郡监以为他是在假意谦辞,于是便一再要推荐他去咸阳,萧何则苦苦地再三恳求留下。这样推却再三,郡守郡监面面相觑,大惑不解。既然萧何这样苦苦哀求,他们也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P3-5

序言

萧何(?—前193年),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萧何乃一刀笔小吏,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后又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立稳脚跟,徐图天下。他慧眼独具,月下追回韩信,使“汉初三杰”到了刘邦一人手中。汉王朝初定,他治国安邦,建法立规,更有“萧规曹随”之誉。

萧何素来谨慎,又多权谋,他在秦汉之交纷纭复杂的动乱中趁机而起,后来虽然身居高位,历事二主,终得善始善终。在他声势煊赫之时,他购置田产都选在穷乡僻壤,不作高堂大屋。他说:“子孙后代如果贤惠,可以学我的节俭;如果不争气,也不至于被权势之家夺走。”这个例子说明他考虑身后事时仍然表现得十分谨慎而又经过深思熟虑。

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一切公务悉照旧章,照例而行,清静治民,乐在其中。长此以往,一些朝臣便在惠帝面前参奏他因循苟且,惠帝也疑心他倚老卖老,便召见曹参问其缘故。曹参反问惠帝道:“陛下自思圣明英武,能及先帝吗?”惠帝被问得涨红了脸,答道:“朕年未成冠,且无阅历,如何及得先帝!”曹参又问:“陛下视臣及得萧丞相吗?”“朕看来似乎也不能及。”惠帝答道。“陛下说的正是!伏思先帝以布衣起家,南征北讨,方有天下。若非大智慧,大勇毅,焉能至此!萧丞相明订法令,中具规模,行之已久,万民称颂。今陛下用臣为相,只要能够奉公守法,遵照旧章,能继旧业,已属幸事。若自作聪明,推翻成法,必致上下紊乱,恐欲再求今日之太平,已无可得矣!”惠帝恍然大悟。这就是成语“萧规曹随”的来历。就这样,曹参位相3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

晚于萧何几十年的司马迁写《史记》时专作《萧相国世家》,记述了萧何一生的事迹,并称他为“功冠群臣,声施后世”。到西汉末年,汉成帝时续封功臣的后代,其余的都已经不再追恤,独独续封了萧何的后代,这足以说明萧何的功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建汉首功(萧何)/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正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19232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2013277896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15.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