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秦香莲/豫剧名家演出本
内容
编辑推荐

《秦香莲/豫剧名家演出本》由马紫晨、周绍成、海燕主编,《秦香莲》本名《抱琵琶》,通称《铡美案》,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讲述了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内容推荐

《秦香莲/豫剧名家演出本》由马紫晨、周绍成、海燕主编,《秦香莲》本名《抱琵琶》,通称《铡美案》,俗谓《老包铡陈士美》。事见《秦香莲》鼓词、《陈世美》宝卷。河南梆子戏演出此剧已有200年历史。剧本仅在上世纪即已先后出版、再版9次,即1935年(木刻本)、1947年(石印本)和1954年、1959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80年、1988年(均为铅印本),足见其旺盛的生命力及观众对它喜爱的程度。

《秦香莲/豫剧名家演出本》收入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崔兰田的“四大悲剧”之首——《秦香莲》演出本。

试读章节

第二场

闯宫

[门官、陈士美上。

士美 宫花斜插乌纱翅,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不负寒窗苦,蓝衫换紫袍。玉壶更漏尽,高歌彻通霄。

(白)昨晚陪伴公主,对酒赏月,一夜未眠,身体有些困乏,趁公主酒醉未醒,待我假寐片刻,休息,休息。门官!

门官 在!

士美 门外照料,闲杂人等,不准入宫。

门官 记下了。

士美 富贵荣华难描画,风流谁比帝王家。(下)

[张义禄、秦香莲上。

香莲 任你门严宫院深,不见夫婿不死心。

义禄 来此已是宫门。

香莲 烦劳伯伯替我通禀。

[打量门官,畏缩。

义禄 夫人,这可使不得!常言道:“见官三分灾”,我老汉与驸马非亲非故,实在不敢前去。想你们乃是结发夫妻,遇事总有些担待,还是你自己前去吧。我且在那边等你。

香莲 有劳伯伯。

义禄 官场乃是非之地,你要谨谨一二。(下)

香莲 唉!事已至此,只好自己上前通禀了。门官大人请了。

门官 何事?

香莲 烦劳通禀,就说驸马爷的原郡乡邻求见。

门官 (打量)远处等候!(转场)禀驸马爷,原郡乡邻求见。

士美 (内声)本宫在原郡家乡,未受乡邻杯水之恩,念他远道而来,赏给茶饭一顿,叫他回去。

门官 知道了。(转对秦)贫妇人!驸马爷言道:他在原郡家乡,未受乡邻杯水之恩,念你远道而来,赏给茶饭一顿,赶快回去!

香莲 (气愤、背躬)水流千里归大海。怎么他连乡邻之情也不讲了!今日幸亏是我到此,要是别人前来,岂不惹得乡友六亲耻笑?我本当说出真情,只是一身褴褛,恐怕失了他的官场体面,(稍思)待我将话头含糊一二也就是了。(对门官)门官大人,烦劳你二次通禀,我并非寻常乡邻,乃是英哥之母,冬妹之娘,一定要见!

门官 啊!想不到她还有个来历呀!(转向内)禀驸马:此人并非寻常乡邻,乃是英哥之母,冬妹之娘,一定要见!

士美 (稍惊内声)呔!往外去传:英哥不英哥,从前做事错;冬妹不冬妹,各自知回避。念她远道而来,赏给纹银十两,永勿再来!

门官 呔!贫妇人听着:驸马爷言讲,英哥不英哥,从前做事错;冬妹不冬妹,各自知回避。念你远道而来赏给纹银十两,永勿再来!

香莲 哎呀、(唱)晴天霹雳击头顶,陈士美果然负了心。千里迢迢来找你,岂为这十两肮脏银!

门官 不要就罢。

香莲 嗨!待我与他实说了吧。门官,你当我是何人?

门官 你是哪个。

香莲 我是你家驸马爷的原配夫人到了。

门官 啊!你说你是俺驸马爷的原配夫人,眼前沐池宫中有桩喜事,你可晓知?

香莲 怎的不知,明日八月中秋,是你驸马爷的三十二岁寿诞。

门官 哎呀,果是夫人到了。(急跪)小人不知,夫人恕罪。

香莲 不知者不为过,起来。(门官起)

门官 ,速与我通禀才是。

门官 夫人驾到,小人怎敢不禀?只是驸马有言在先,未经应允,不准入宫,小人不敢做主。

香莲 这便如何是好?

门官 (略思)有了,夫人且将罗裙撕下一幅,你往前边走,我在后边拉,闯进宫去,夫妻相见,小人也有了推托之词。

香莲 明白了。

(唱)门官巧施一片心,撕下罗裙闯宫门。急慌忙我把宫门进——

门官 (夹白)不许你进!不许你进!

[转场。陈士美闻声急上。

士美 (唱)是何人大胆闯宫门?

香莲 (唱)含悲忍恨我把夫君认。

英哥、冬妹 爹……

士美 (大怒,唱)我一足踢倒贫贱人!

(秦倒地)

(白)大胆  门官 !命你把守宫门,为何将这贫妇人放了进来?

P2-3

后记

关于《秦香莲》

本名《抱琵琶》,通称《铡美案》,俗谓《老包铡陈士美》。事见《秦香莲》鼓词、《陈世美》宝卷。河南梆子戏演出此剧已有200年历史。剧本仅在上世纪即已先后出版、再版9次,即1935年(木刻本)、1947年(石印本)和1954年、1959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80年、1988年(均为铅印本),足见其旺盛的生命力及观众对它喜爱的程度。

我曾查阅了河南省各市(地)县(市)《戏曲志》和外省(区)各专业豫剧团的“团史”,从而得出结论:几乎所有豫剧团全都上演过这部戏!而且还是各个时期的豫剧名流(诸如19世纪末叶的张庆官、翟彦身、燕长庚、洪玉贞、顾秀荣,20世纪初叶的车老榜、王庆祥、田德霖、杨素贞、刘玉梅,民国时期的赵玉楼、杨凤芝、宋淑云、汤兰香、苏兰芬、苏兰芳、范秀荣、毛兰花、王兰凤、王秀兰、翟秀真、罗兰梅、张海棠、李景萼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张艳文、韩大龙、牛兰花、祁兰芳、李湘云、郝玉欣、王景云、李灵珠、关灵凤、王秀真、张玉霞、刘福梅、安金凤、车宝玉等,近年来的张宝英、张月荣、崔金凤、张玫瑛、卞艳玲、肖淑芳、吴景丽、芦兰香、刘伯玲、高雪棠、郭惠兰、陈大景、毛艳云、邓凤兰、封君平、李喜华等,和一批“初露尖尖角”的豫剧新秀如崔小田、李梅娈、范静、虎玉香等)的主要演出剧目之一。

那么它为什么又特别成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崔兰田的“四大悲剧”之首,而且当人们说起《秦香莲》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崔兰田呢?究其原因不能不承认是由于崔兰田创造了“崔派”——“崔派”的艺术魅力所致。再加清末至今的100多年间,又有诸如郝安荣、赵小兑、韩小丹、周清娃、许良魁、万金才、王文才、韦玉庆、徐炳荣、渠永杰、李斯忠、王在岭、田金山、吕兴旺、陈慧秋、王清海、王金山、蔺金雨等为代表的近百位名净(黑脸)相伴,这就形成了该剧前半部是以须生和青衣“唱念”为主,而后半部则系黑头与青衣“唱做”应工,再加其它行当映衬的群体阵容,且使“抱琵琶”、“杀庙”、“见皇姑”和“铡美”四场戏成为极具欣赏价值,并均可单独演出的精品折子戏。

关于崔兰田的唱腔、唱法及其表演艺术风格、特点,我依据本人自1948年以来看“崔”戏、听“崔”戏的印象,在多部有关著作中曾经加以论述,现摘引数言如下:“崔兰田是豫剧‘十八兰’之佼佼者,深谙豫西调真谛。她的嗓音宽亮、甜润,吐字坚实、准确,行腔深沉、委婉,归韵酣畅、蕴纤,素有豫剧‘程派’(砚秋)之唱风。也有人把其艺术风格比喻为一朵兰花,她那不过、不满,‘夜长曲尽意未尽’的唱腔,给人以既自持又自制的感觉,适体又适度,正如蕊中之馨,不馥而馥,充分体现了艺术上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由于她善于融情、溶情、聚情、投情,所以演出去,唱出来,让人感到情真、情重、情深、情切,如泣如诉,荡气回肠,正所谓‘唱到曲中声咽处,寒猿野鸟一齐啼’。”

不无遗憾的是,崔兰田的唱腔虽然曾由邢宝俊、悦进、范艽(早期也还有本人)等多位同仁为她记过谱,但其独特的唱法,亦即戏迷常说的“味儿”(如小涟音、小颤音、小寒韵、小半音、小回旋等),却是无法用音乐符号准确地加以表现的,只有闭上眼睛仔细咀嚼,才能进入意境。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本次出版的剧本,乃崔兰田老师和她的得意弟子张宝英经过20多年的舞台演出实践,特别是拍摄电影戏曲艺术片《包青天》的感受而形成的,所以剧本在整理中作了少许调整。高连山同志生前曾参与了此项工作。

马紫晨

壬午·酷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秦香莲/豫剧名家演出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紫晨//周绍成//海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21844
开本 16开
页数 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
出版时间 2003-01-01
首版时间 2003-01-01
印刷时间 200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084
CIP核字 2002053993
中图分类号 I236.61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60
185
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2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