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第2版畅销精华版)
内容
编辑推荐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第2版畅销精华版)》由林智、孟婷主编,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20几岁掌握的经济学决定你未来的财富和高度!

连续几个月登上开卷全国经济管理类图书前50名榜单;长达量年多时间位列西单图书大厦畅销书榜单。

20几岁的年轻人,如果你未曾学过经济学,还不了解经济学到底是什么,那么建议最优先考虑学点经济学。经济学中蕴含了人类行为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它能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生活、工作以及未来的人生,使20几岁的年轻人能够对一个积极的、富有意义的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内容推荐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第2版畅销精华版)》由林智、孟婷主编,通过富于哲理的故事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讲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选择的智慧”。阅读《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第2版畅销精华版)》,读者将会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并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了解和学习,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并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以经济学的观点看待生活的视角。

目录

导读

人人都爱经济学

——20几岁最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学点经济学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3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经济学 /5

经济学视野里的财富与幸福 /7

用经济学的观点看生活 /10

第1章

——20几岁不可不知的10大经济学原理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选择 /15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可能收益——机会成本 /17

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一边际 /18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 /22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比较优势 /23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式——看不见的手 /25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干预 /2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产率 /30

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31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33

第2章

——20几岁要知道的经济学关键词

为什么凡·高的画在他死后身价倍张一价值悖论 /37

怎样才算幸福一边际效用 /39

请不要为得不到的哨子哭泣——沉没成本 /41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真的值得歌颂吗——理性 /43

无所不有的伊旬园为何不能出现——稀缺 /44

生活中的黄金搭档——帕累托最优 /45

幸运的津巴布韦大象——公共产品 /46

越贵越买——吉芬商品 /48

如果你是小股东,会参加股东大会吗——用脚投票 /50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棘轮效应 /52

大象的舞蹈——规模经济 /54

失业并非就业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就业的一部分永存——自然失业率/55

经济学家最头痛的事一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 /57

政府也出组合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59

最隐蔽的税收—一通货膨胀税 /63

中国在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吗——GDP /66

你吃了吗——恩格尔系数 /68

美国总统涨工资了吗——价格指数 /70

为什么不能杀鸡取卵——拉弗曲线 /73

第3章

——20几岁不可不知的博弈论知识

《美丽心灵》的主人公——纳什 /77

究竟是谁技高一筹——囚徒困境 /79

为何大商店旁边的小卖部生意好——智猪博弈 /81

谁是真正的勇士——懦夫博弈 /83

“剩女”是怎么来的——爱情博弈 /86

为什么最珍贵的礼物竟成了无用之物——混合策略 /91

大鱼为何不吃小鱼——合作博弈 /93

海盗如何分金一动态博弈 /95

猴子的投资收益会比专家差吗——随机游走 /98

少数服从多数就是民主吗——投票博弈 /101

为什么机制比策略更为重要——拍卖博弈 /105

第4章

商家的鬼把戏

——20几岁日常生活要用到的经济学

我们为何要交漫游费——垄断 /115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打折 /116

我们需要这种另眼相看吗——价格歧视 /117

买的没有卖的精——信息不对称 /119

为什么有商家喜欢最差的宣传——广告 /121

商家的戏法一捆绑销售 /123

别以为你赚了商家的便宜——价格策略 /125

为什么有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品牌效应 /127

别让商家掏空了你的口袋一消费者剩余 /128

假如由别人买单——外部性 /130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搭便车者 /133

为什么超市商品价格比小店的低——规模效应 /135

为什么二手电脑只能卖个“白菜价”——逆向选择 /137

“贫穷”源自“节约”——节俭悖论 /139

为什么会有黄牛票——价格管制 /141

我们的收入分配公平吗——基尼系数 /143

第5章

你对自己感到满意吗

——20几岁工作创业要学习的经济学

捡废纸为何会成为进入公司的敲门砖——蝴蝶效应 /149

为什么职场新人更容易受冷落——蘑菇定律 /152

非明星员工就一定不会被老板重视吗——木桶理论 /154

办公室里的主角和龙套一二八法则 /156

你为什么总是原地踏步一内卷化效应 /158

你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吗——路径依赖 /161

为什么高收入者的薪水比普通人涨得更快——马太效应 /164

为什么有些企业愿意支付高工资——效率工资 /167

如何不让资金阻碍你创业的梦想——天使基金 /169

你是在为金钱而工作吗——财务自由 /172

第6章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

——20几岁投资理财要懂的经济学

算算自己有多少钱一资产负债表 /177

商家为什么愿意办理打折卡——现金管理 /180

其实你可以交更少的税一合理避税 /183

为什么人们都偏好买房结婚而不是租房结婚——住房规划 /186

今天作明天的准备——保险投资 /188

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金融投资 /190

为什么选择投资时机比选择投资什么更重要——波浪理论 /192

为什么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组合投资 /194

在咖啡店遇见巴菲特一投资名言 /196

为什么能赚300万元的生意是赔钱的——贴现率 /200

衡量股票价值的指标——市盈率 /202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_王里财规划 /204

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收藏品投资 /207

第7章

货币的幻景

——20几岁你跟上现代金融的节奏了吗

为什么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货币 /213

为什么钱也会嫌多——流动性过剩 /216

是谁在给资金盈余和短缺者牵线搭桥——金融中介 /218

你选自己认为最美的还是选多数人认为最美的——-王里性预期 /221

身上装多少现金才能讨好你的女友——货币需求 /222

什么会让你一夜暴富,或者一夜变成穷光蛋——财务杠杆 /224

什么是爱因斯坦说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 /227

最简单的金融衍生品——期权期货 /230

为什么索罗斯在“金融海啸”中还能大赚一笔——对冲基金 /233

贪婪、欺诈和无知——次贷危机 /235

一道题难倒英雄汉——劣币驱逐良币 /238

兄弟手足一家亲——银行体系 /240

“恋爱+婚姻=炒股”吗——股市名词解析 /242

外星人的疑惑一汇率 /245

附录1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 /248

附录2 诺贝尔经济学奖 /257

附录3 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 /268

试读章节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经济学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

我们知道,大学里经济学专业是非常热门的一个专业,报考名牌学校经济学专业的人数非常多,招生分数也非常高。为什么年轻人对经济学如此热衷?是盲目的跟从,还是真正的追求?

作为研究“市场和个人选择”的一门学科,经济学显然被冠以了智慧的光环,所以才有了那句名言:“经济学是所有社会科学里的皇冠。”这也许是经济学的魅力之所在,从而吸引了众多学子“投靠”其门下。

当然,这只是从侧面描述了经济学受到追捧这样一个现象。但是,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对于那些报考的学子而言,回答未必是清晰的。因为,很难想象,一个还未曾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对此做出准确的回答。

对于经济学到底是什么,经济学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经济学的。

我们首先追溯一下经济和经济学的“前世今生”。“经济”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庭管理。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人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色诺芬。他在其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的管理。在中国,“经济”一词来源于“经世济民”,“经济”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国家如何管理财富、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也包含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等各方面的问题。日本的学者最先将英文(Economics)翻译为“经济学”,经济学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

现代经济学产生的历史只有两百多年。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本简称为《国富论》的著作,被视为经济学的“圣经”,而斯密本人也获得了“经济学之父”的荣誉。《国富论》是斯密经济思想的最终体现。斯密在《国富论》中探讨了国民的财富问题:财富是什么,它从哪里来以及财富如何积累和增长的问题。《国富论》中,最著名的一段文字来自对“看不见的手”的描述。斯密用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比喻自由市场,并进而宣扬市场经济及其优越性的信条——通过分散的、无数的个人的决策在市场上进行相互交易,自由市场能够促进社会的利益。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经济学家,而这些经济学家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去证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以及它对人类福利的影响。

到了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写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尽管在斯密的经济学中,也涉及人的经济活动,例如劳动的分工等,但强调财富本身的内容更多一些,个人的经济行为似乎还未成为研究的重心。而在马歇尔这里,更加强调了人的行为。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财富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因此财富和人本身是不可分割的。马歇尔在著作中指出:“一切财富是由人们要得到的东西构成的,那就是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但并不是一切人们要得到的东西都可算作财富。例如,友人的情感是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除了在诗中的特殊用法外,它是不算作财富的。”马歇尔逐渐将经济学从财富研究转向财富和人之间关系的研究,从而更加重视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

对于现代经济学来说,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同这一观点,即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配置”的学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三个核心。什么是“资源配置”?为什么要研究“资源配置”?这就涉及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稀缺。经济学家对此做出了解答——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满足欲望的资源往往是有限的,所以在这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可以说,经济学的产生也就是为了调和这种矛盾。但是,资源配置方式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计划,一种是市场。实践证明,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因此,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实际上主要研究在市场配置资源情况下人们之间的生产、分配、消费和交换关系。

P3-5

序言

当人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上各大门户网站,首先最有可能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经济新闻。当一系列重大的经济事件和经济活动发生时,关于这方面的即时报道和实时新闻都会在各大核心媒体的头版头条上刊登。例如,全球以及中国经济的形势、股票市场行情、住房价格走势、石油价格波动等。

此外,在各种经济论坛、媒体、研讨会上,甚至在影响国家政策方针的重大决策讨论会上,往往都会有这样一群人参与其中,他们为着同一个经济话题而演讲,甚至为相互之间不同的见解而“唇枪舌剑”。他们似乎在扮演着一种角色,通过对各种经济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他们是被称为经济学家、经济学者的一类人群。但是,应该说,所有这些重大的经济问题已经不仅仅囿于专家学者讨论的范围,显然也成为普通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事实上,你时常会听到身边的同事、周围的人们都在议论着这些各种各样的话题。这些话题会牵扯经济,但同样关系着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

经济活动有着最广泛的参与者。普通民众、政府官员、公司员工、企业领导人等,通过自身与他人发生经济利益关系,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市场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人们正是通过广泛的市场发生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形成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纽带。因此,可以说,市场有着最高的“智慧”,任何个人是难以超越市场的。尽管如此,在保持对市场的一种敬畏感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市场的一些普遍的规律,从而顺应市场,获得自身的成功。

20几岁的年轻人,作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未曾学过经济学,还不了解经济学,那么建议最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学点经济学。无论你是学生,还是上班一族,也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经济学都可以教你如何更好地处理日常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以及个人投资理财等各个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当你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问题时。对了,经济学就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对于个人而言,经济学可以培养你的智慧,尤其是关于选择的智慧。

程锦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

书评(媒体评论)

经济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的思想,不管其正确与否,都比通常所认为的力量更大,事实上,世界是由少数思想统治的。

——凯恩斯

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什么。在他使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出得到最大的价值的时候,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对不是他个人所追求的东西。

——亚当·斯密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马歇尔

关于政治经济学我们可以读到的最好的书本就是现实生活。

——李斯特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要被经济学家欺骗。

——琼·罗宾逊

很多研究工作的动力所在,无非是热切希望理解大自然,寻找那种隐匿在复杂性当中的秩序之美。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研究过程所产生的“没有用途的”真理,实际上对人类实践活动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

——赫伯特·西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第2版畅销精华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智//孟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83698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91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7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