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金创作综论新编
内容
编辑推荐

《巴金创作综论新编》是“巴金研究丛书”之一,是作者辜也平在其旧作《巴金创作综论》的基础上修改增订而成的,增加了关于巴金心理个性特征、巴金作品的接受,及在新世纪文学发展阶段巴金创作的意义等方面的讨论,并修改了旧版中的少量讹误,是一部后出转精的巴金研究著作。

目录

序言(李存光)

导论 关于巴金与巴金研究

 一 巴金研究,一个永恒的话题

 二 巴金研究的历史考察

 三 巴金研究现状的思考

第一章 生平、思想与创作道路

 一 从探索人生到反思历史的创作道路

 二 漫长而曲折的思想历程

 三 独具崇高魅力的人格精神

 四 维系着社会与人生的文学观

 五 抑郁而单纯的个性气质

第二章 《灭亡》:精神漂泊者的灵魂独白

 一 创作的动机与心态

 二 心灵的表白与苦闷的流露

 三 广采博取中的文学尝试

第三章 《爱情的三部曲》:挽歌中的神话

 一 一曲深情的挽歌

 二 建构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话

 三 从描写爱情故事到讲述英雄传奇

第四章 《家》:冲击旧制度的生活激流

 一 “我写的是奔腾的生活的激流”

 二 “我所憎恨的并不是个人,而是制度”

 三 具有民族特色的叙事方式与技巧

 四 多维牵掣下的苦心雕镂

第五章 《春》与《秋》:并未随激流奔向社会

 一 讲完封建旧家庭的衰亡故事

 二 高觉新,一个孤独的守墓人

 三 《红楼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第六章 《火》:“一本宣传的东西”

 一 抵抗、流亡、寻找栖息的家园

 二 初露端倪的创作转向

第七章 《憩园》:转向后的新探索

 一 是子弟败家还是家败子弟

 二 透视两难女性的苦闷心灵

 三 匠心独运的叙事策略

第八章 《寒夜》:黎明前的呻吟与呼号

 一 自觉的现实批判指向

 二 传统叙事母题的现代语义

 三 娴熟的现实主义技巧

第九章 十七年的创作:新时代的颂歌

 一 一个真诚的“歌德派”

 二 从“我”的抒怀到“我们”的合唱

 三 开掘新人形象的理想人格

第十章 《随想录》:文学老人的沉思

 一 面对历史、现实与未来

 二 深刻而严厉的自省与自责

 三 寻回属于“自我”的艺术世界

第十一章 巴金创作的读者接受

 一 读者接受与巴金研究的新视角

 二 期待视野的超越与巴金的崛起

 三 团体的指认与个人生成的分歧

 四 文本外的互动与巴金意义的同构

 五 召唤结构与巴金文本的历时接受

结语 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一 承前启后的家庭问题小说

 二 现代人格的建构与国民灵魂的重铸

 三 接受外来与继承传统的有益参照

 四 解决雅俗文学对峙的成功范例

附录 巴金与泉州民众运动

 一 巴金的革命叙事与泉州的民众运动

 二 巴金三次泉州行时间考

 三 泉州民众运动中的黎明高中与平民中学

主要参考文献

 一 巴金著作

 二 研究著作

 三 其他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金创作综论新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辜也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96774
开本 16开
页数 4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14
CIP核字 2013086084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27.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3
16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9: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