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第Ⅳ卷1943)/指文战史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奥托·维丁格编著的《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第Ⅳ卷1943)》讲述了希特勒最精锐的党卫军士兵的故事,记录了帝国师的所有重大历史,如同一本关于党卫军第二“帝国”师的战争日志。《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第Ⅳ卷1943)》堪称研究这支党卫军王牌部队的最权威著作。一套足矣!党卫军第二“帝国”师战史终极藏本!年度重磅!指文图书倾力打造战史系列最强弦音!

内容推荐

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装甲师同“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以及“骷髅”师一起并称为党卫军三大王牌师,其中以“帝国”师历史最为悠久、军事素质最强。“帝国”师自诞生以来就以武装党卫军中的精锐自居,几乎参加了纳粹德国在二次大战中所有的战斗,享有“东线救火队”的荣誉称号。其先后在多位名将麾下作战,包括古德里安、曼施泰因、龙德施泰特等。同其他两个师一样,“帝国”师参加了德军在二次大战中几乎所有的重要行动,堪称一支完整展现了二战德军历史的精锐师团。

《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第Ⅳ卷1943)》原著为帝国师“元首”团团长奥拓·维丁格,《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第Ⅳ卷1943)》全面披露军事档案原文:信函、指令、战报、公告、致辞……权威引述德军上下各级公文;大量收录私人战时文件:回忆、日记、笔记、采访、照片……综合再现“帝国”师所有战斗!

目录

第一章 伏尔加河的续战

 勒热夫—奥列宁诺铁路沿线进攻战斗

 勒热夫西面的伏尔加河河曲防御战

第二章 组建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

 SS“帝国”师回国重建

 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成为驻法占领军一员

 占领土伦

第三章 哈尔科夫防御战

 1942/1943年苏联红军冬季战略反攻

 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开赴东线

 哈尔科夫防御战斗

 撤出哈尔科夫

第四章 伟大的反击战

 顿涅茨河与第涅伯河之间的苦战

 攻克帕夫洛格勒

 洛斯瓦亚大血战

 1943年2月28日粉碎苏军对尤尔耶夫卡的冲击

 雅雷梅耶夫卡歼灭战

 哈尔科夫,武装党卫军的荣耀之地

第五章 暴风雨前不平静

 确保哈尔科夫

 战场整补

 大战前夜

第六章 库尔斯克大决战

 突破

 且战且进

 普罗霍罗夫卡的坦克大会战

 米乌斯河的战斗

 死战哈尔科夫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德国陆军第46摩托化军在作战报告中也对苏军下一阶段攻势企图描述道:

德军在粉碎了北翼到勒热夫西南之间宽大防线上的敌人进攻后,拟于3月底以第46摩托化军(得到ss“帝国”师战斗群加强)出击,摧毁在河谷集结的敌军主力。接着,第46摩托化军向南突击,扫荡教堂村的残敌。

日益恶劣的天气状况给进攻战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雪限制了德军的行军机动能力。暴风雪夹杂在11~12米/秒的狂风中横扫战场,给行军的将士们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德军士兵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很快就筋疲力尽。冻伤和体力透支严重损耗着部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多的战马因为草料不足而日渐削弱,最后倒毙在旁。更糟糕的是,作战部队获得的补给也越来越少。

1942年3月1日,ss“帝国”师战斗群准备上路。3月2日,ss“帝国”师战斗群搭乘火车向西转移到奥列宁诺东部地区。

3月2日20点00分,ss“帝国”师战斗群奉命接防第46摩托化军西翼。

从3月2日到3月l0日,ss“帝国”师战斗群在奥列宁诺东南展开,奉命夺回教堂村。

这样,ss“帝国”师再次投入战斗。ss“帝国”师战斗群主要由ss“德意志”团l营(营长:托斯特上尉)、ss“帝国”侦察营余部(营长:普茨克上尉)和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营长:韦伯上尉)组成。

在ss“帝国”师再度重返战场期间,第46摩托化军通过一系列夜袭行动夺回了30个村庄,自身伤亡甚微。ss“帝国”师战斗群一回到前线,奥斯滕多夫上校马上命令各连在夜幕掩护下前往上述已夺回村庄。在这期间,苏军也不甘示弱,每当军号声响起,他们就高呼“乌拉”的口号蜂拥冲击过来,每个晚上都有1~2个村庄被苏军夺回。但白天ss“帝国”战斗群也还以颜色,很快收复了失地。白昼的战斗不同于夜间,尽管苏军十分顽强,但失去了夜幕掩护的他们仍然在白昼强行反击,尽管损兵折将,伤亡惨重,但均以失败告终。

对于这一期间的战斗,ss“德意志”团13连的赫伯特·托马森在回忆录中描述道:

奥列宁诺地区双方展开反复争夺,攻防转换的速度特别快。强大的俄军压向奥列宁诺和奥列宁诺一勒热夫铁路线中枢,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迫使我们不分昼夜、毫不停息地拼死备战。这里的战斗不仅仅是围绕各个村落的争夺,在需要的情况下,有时我们为了一座房屋,甚至为了一个地窖和敌人展开激烈争夺。饥寒交迫也是我们的“伴侣”。战斗中,为了有效机动火力支援,我们用人力拖动步兵炮不断转移阵地。

3月5日,苏军在防线北面的斯图贝尼基达成突破,越过奥列宁诺一勒热夫铁路线,扑向ss“帝国”师战斗群指挥部。师部传令兵紧急集合,在埃尔菲林上尉指挥下展开反击,但却被苏军压回。

1942年3月5日,第46摩托化军作战日记记载道:

在ss“帝国”师战斗群防御地带,波塔霍瓦南面1公里的村落和波塔霍瓦东南2公里的1个据点被敌夺取。此外,俄军加大炮火袭扰力度,给德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942年3月6日,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和ss菲格莱茵骑兵旅在阿列克辛诺会师。

第46摩托化军作战日记又对后来几天记载如下:

1942年3月7日.ss“帝国”师经过激战在拂晓前夺取了格里斯辛纳东北2.3公里的村落1

1942年3月9日,ss“帝国”师战斗群于当夜在格里斯辛纳东北和东面敌防御地带撕开突破口。次日清晨,ss“帝国”师经过激烈战斗,粉碎了俄军的顽抗,打下了8个村落,俄军向东南溃逃。

1942年3月1(1日,ss“帝国”师战斗群不断展开夜袭,将防线前推至该师原防线东面的乌斯蒂卡一奥德柳马雅一线,并攻克了6个村落。

与此同时,1942年3月7日到3月10日之间,俄军向德军战线北面不断投入新锐部队和数量庞大的补充兵充实受到重创的部队。1942年3月12日,俄军展开新的攻势,企图从德军第6军和第23军防线结合部的伏尔加河河曲的弗洛罗夫向南突破。德军体力透支的哨兵和前沿警戒部队稀疏地分布在临时构筑的野战防御工事里,俄军依靠严寒助阵,又有兵力优势,在进攻的第一天就从德军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在暴风雪的掩护下,俄军在接下来几天又向西南和南面扩大突破口。形势越来越危急,尤其是勒热夫到奥列宁诺之间的公铁路线——勒热夫西面德军的补给生命线——在俄军的大突破下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封闭第6军和第23军防线结合部缺口,并恢复主防线,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上将下令,由第46摩托化军军长冯·菲延霍夫装甲兵中将于1942年3月15日负责接管第6军和第23军防线结合部的突破口。当时敌人以近5个步兵师的兵力沿着宽达15公里的正面压过来,而抵挡这股洪流的德军只不过是在先前战斗中已经严重受创的第206和第251步兵师,而这两个师尚未恢复战斗力,且兵力也极不足……

为了加强岌岌可危的防线,防止苏军继续向南突破切断生命线,在先前战斗中因巨大损失而战斗力锐减到仅为1个战斗群的SS“帝国”师奉命前出。  从1942年3月10日到13日,SS“帝国”师战斗群奉命在维亚索瓦察一布列多瓦察一谢利塔维茨一格里斯辛诺一线,经由奥列宁诺和卡洛夫卡到特鲁切科沃地区组织防御。SS“帝国”师战斗群的任务是铲除苏军在伏尔加河对岸的突出部,粉碎对方继续向西南突破的企图,并恢复原来防御态势。

从1942年3月10日到3月18日,SS“帝国”师战斗群在奥斯滕多夫上校率领下离开当前防线,开始往伏尔加河河曲的维亚索瓦察一布列多瓦察一谢利塔维茨一格里斯辛诺一线艰苦行军。途中,先头部队不仅要边走边扫雪为主力开道,就连中央纵队也要积极扫雪。

P2-3

序言

提起二战的德军精锐部队一一武装党卫军,人们总会想到ss“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死亡之舞”的ss“骷髅”师、“帝国之花”的ss“帝国”师和“外籍兵团典范”的ss“维京”师。在波兰战役中,ss“帝国”师一马当先,维斯瓦河大包抄载入历史;在南斯拉夫闪击战中,ss“帝国”师的格林根伯格仅率一支小型突击队就迫降了贝尔格莱德,一时间ss“帝国”师成了德国的明星,成了奇袭的代名词。在“巴巴罗萨”行动第一阶段,ss“帝国”师继续攻城拔寨,一路前出到叶利尼亚旧城,成为1941年7月顶在东线最前沿的德军部队,确保了斯摩陵斯克战役的顺利进行。西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抽调了十几个师的兵力,对突前的德军第47摩托化军实施反复冲击,第10装甲师、“大德意志”步兵团和ss“帝国”师并肩战斗,击退了如潮水般冲击过来的苏军。接着,ss“帝国”师马不停蹄作为第24装甲军一部参加了基辅大包围战,和全军一起参与了这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合围歼灭战。然后,ss“帝国”师兵不卸甲,在第40装甲军的旗下参加莫斯科会战,并作为第一梯队突破莫斯科远接近地第一道防线,攻下了伊斯特拉城,将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的第16集团军压到了莫斯科城下。在苏军的冬季战略反攻中,ss“帝国”师先后在伊斯特拉和鲁扎力挫强敌,继而在勒热夫守住了宽大的正面,给予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支援,可以说勒热夫成就了ss“帝国”师。惨烈的勒热夫防御战和之后的伏尔加防御战耗尽了ss“帝国”师的兵力,1942年夏秋季ss“帝国”师只得返回法国重建,历时半年。1943年1月,作为ss装甲军一员再度返回东线撕杀,先后于哈尔科夫、库尔斯克、第涅伯河作战,接着再度于1944年2月回国重建,1944年7月参加诺曼底战役,于圣洛、莫尔坦相继大战美军,然后又转进本土参加阿登反击战,但第三帝国已是夕阳西下,垂垂老矣,无论ss“帝国”师如何拼力作战,只是徒增伤亡。1945年3月,作为ss第6装甲集团军一员,ss“帝国”师参加了德军最后一次战役的进攻战——巴拉顿湖战役,可惜风光不再。尽管如此,纵览ss“帝国”师6年表现,仍不愧为一支精锐雄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第Ⅳ卷1943)/指文战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奥托·维丁格
译者 胡烨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94292391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6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5
18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