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收录了法国著名小说家加斯通·勒鲁最负盛名的三本小说——《黄色房间之谜》《黑衣女子的香气》《歌剧院魅影》。作者在本作品恐怖推理的情节之中,融入了爱情的元素,令作品更合理。复杂的情节用通俗易懂的行文表达、叙事方式的技巧,读者更易进入充满奇幻色彩的推理世界。
图书 | 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 |
内容 | 编辑推荐 《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收录了法国著名小说家加斯通·勒鲁最负盛名的三本小说——《黄色房间之谜》《黑衣女子的香气》《歌剧院魅影》。作者在本作品恐怖推理的情节之中,融入了爱情的元素,令作品更合理。复杂的情节用通俗易懂的行文表达、叙事方式的技巧,读者更易进入充满奇幻色彩的推理世界。 内容推荐 《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收录了加斯通·勒鲁最负盛名的小说《剧院魅影》。 《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故事以19世纪时法国巴黎的加尼叶歌剧院作为舞台,讲述一个躲藏在歌剧院地底的戴面具的怪人对年轻貌美的芭蕾舞女绝望、偏执的爱情。《剧院魅影》曾被改编成无数的舞台剧、电影或其他更少见的表演型式,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杰作。 目录 1.真的是鬼 2.下一站天后 3.狄比尔和博里尼 4.第五号包厢 5.魔琴的声音 6.侦破第五号包厢 7.最后的通牒 8.神秘马车 9.舞会里的神秘人物 10.那个男人的名字 11.暗门重逢 12.天使的真面目 13.拉乌尔和克里斯蒂娜 14.别针风波 15.失踪的克里斯蒂娜 16.得意的吉里太太 17.重提别针事件 18.波斯人的出现 19.波斯人和子爵 20.剧场的迷宫 21.波斯人的亲笔记事 22.艾利克 23.无从查证的真相 试读章节 3.狄比尔和博里尼 全巴黎的社会名流和艺术大师都参与了这场别开生面,同时又笼罩着死亡阴影的盛会。 当晚的精彩演出是为狄比尔和博里尼的辞职谢任特别安排的,两位先生希望自己在剧院的工作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此刻,演员休息室里已是济济一堂,最后的告别晚宴就要开始了。萨尔丽手里举着香槟,只等两位经理一来,便要发表一段简短的致谢辞。在她身后,芭蕾舞团里老老少少的团员挤作一团,有的窃窃私语,谈论着这一天发生的怪事,有的则暗地里互相打着手势。餐桌架在布朗热大师的两幅名画《战舞》和《村舞》之间。这时,人群围在餐桌四周,七嘴八舌地闲聊着。 一些演员已经换了便服,大部分仍穿着薄纱裙。不过,大家都知道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应该有什么样的举止。唯独15岁的小杰西,因为年少天真,早就把黑衣鬼和约瑟夫·布盖这些事抛诸脑后,不识趣地叽叽喳喳、乱蹦乱跳,还嬉笑作乐。直到狄比尔和博里尼到场,她才被萨尔丽不耐烦地制止下来。 每个人都注意到两位经理脸上带着喜悦的神情,这种表情在法国的外省人看来,或许非常矫揉造作,但对一个巴黎人而言,却是修养和品位的标志。倘若不学会为痛苦和忧愁戴上喜悦的面具,不会用忧虑和冷漠掩饰内心的狂喜,就永远别想做巴黎人。如果你有个朋友陷入困境,千万别试着去安慰他,他会告诉你这无济于事。如果他走运发达,也别去向他道贺,因为对他而言,一切的成就都是理所当然、不值一提的。 在巴黎,任何一场聚会都是化装舞会。而对于深谙此道的社会名流人物狄比尔和博里尼最不可能犯的错误,就是流露心中真实的痛楚。不过,此刻,听着萨尔丽的致谢辞,他们脸上露出的微笑却着实太过虚假。 突然,小杰西发出一声尖叫:“鬼呀!”脸上写满了惊惶和歉疚。经理们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小杰西的语气里充满难以言喻的恐惧,她随手指向混在黑衣绅士里面的一个人——他面色煞白,阴森可怖,两道弓形眉下是一对黑窟窿。没想到这张被认为是死神面具的脸,立刻引起了一阵戏剧性的骚动。 “歌剧院的幽灵!歌剧院的幽灵!”众人放声大笑,前呼后拥地挤向他,高举着酒杯欲邀他共饮。但就在两位经理前去安慰小杰西,而小杰西又开始哭哭啼啼的时候,幽灵转瞬间便从人群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萨尔丽大为不悦,自己的致谢辞就这样半途而废。狄比尔和博里尼礼貌地拥吻了她,以示感谢,随即也像幽灵一样迅速地离开了舞蹈演员休息室。其他人倒是不以为怪。大家都知道在楼上合唱团的休息室里,还有另一场饯别酒会。而最后,在宽敞的经理接待室里还有他们的亲朋好友准备的丰盛晚宴在等着他们呢。其中就有即将上任的剧院经理艾蒙·莫沙曼和法尔曼·里夏。前任经理其实并不熟识这两位继任者。 不过,他们却主动表示出极大的好感及深刻的友情,后者当然也极力褒赞两人的功绩,以示回应。如此一来,客人心存的担忧终于化解了。他们一直以为这场晚宴的气氛肯定非常尴尬。看来,情况并非想象中那样,大家也立刻笑逐颜开。整个宴会的气氛非常融洽,来宾们轮流向双方敬酒致意,尤以政府特派员的致辞最为出色。既赞扬了前任两位经理辉煌的过去,更不忘对继任者的未来表示信心,相信他们必能与同事共励互勉、再创佳绩。前后两任的交接仪式一切从简,正是在这位特派员的主持下于前一天举行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交接事宜,都因双方的诚恳态度而顺利解决。所以,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晚宴上,四个人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在昨天的仪式上,狄比尔和博里尼已将两把小巧玲珑的钥匙转交给了艾蒙·莫沙曼与法尔曼·里夏。那是可以打开剧院几千扇门的万能钥匙。此刻,为了满足各位嘉宾的好奇心,他们把钥匙拿出来供大家欣赏。正当两把钥匙在众人手里传来传去时,突然,有几位客人发现餐桌尽头出现了一张惨白而怪异的脸,上面还嵌着两个黑洞。他正是方才在舞蹈人员休息室里、被小杰西首先发现的剧院幽灵。 他就在在那儿,泰然自若得像是一位大家熟识的朋友,唯一的差别是他既不吃也不喝。发现他的人一开始仍保持微笑,最后却都忍不住转过头,因为这张恐怖的脸,实在令人毛骨悚然。没有人敢像刚才在舞蹈人员休息室里一样开他的玩笑,也没人敢喊“他是鬼”!黑衣鬼一声不吭。连他的邻座也未必清楚他是什么时候坐在那儿的。大家只是想,就算是死人偶尔回到活人的餐桌上,也不会比眼前这张脸更可怕。 法尔曼。里夏和艾蒙。莫沙曼的朋友以为,这位骨瘦如柴的客人是狄比尔和博里尼的好友,而狄比尔和博里尼的朋友则以为这个活死人是莫沙曼和里夏的客人。如此一来,没有任何人提出质疑,没有任何不悦的表现,更没有任何人以厌恶的表情对待这个坟墓来客。有几位客人曾听说过剧院闹鬼的事,以及机械师约瑟夫·布盖所描述的鬼的模样,但他们尚不知道机械师已死——他们一致认为,坐在桌子末端的男人,活脱脱地就是歌剧院里迷信传言中的黑衣鬼。 根据传闻,那鬼是没有鼻子的,而眼前这个却有。不过,莫沙曼在他的回忆录中曾确认那个客人的鼻子是透明的。他这样写道: “他的鼻子又细又长,而且是透明的。”我敢说,那可能是个假鼻子。因为反光的缘故,莫沙曼把假鼻子看成是透明的了。众所周知,现今的科学如此发达,为那些鼻子天生有缺陷或手术致残的人造出的假鼻子几乎能以假乱真。而事实上,剧院闹的鬼是否真的在这一夜不请自来,与经理们同席而坐呢?我们是否真的可以确认这位陌生男子就是那个鬼呢?谁能说得清楚?我在此提及这件事,绝非是为了使各位读者相信,或者尝试说服你们相信剧院里的鬼真有通天的本领。我只是想说明一点,关于鬼的这件事绝非谣传那么简单。 艾蒙·莫沙曼在他的回忆录第十一章中这样写道: …… P22-2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加斯通·勒鲁 |
译者 | 张丽娟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12168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7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8 |
CIP核字 | 2013273213 |
中图分类号 | I565.45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09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