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忠诚与背叛(何建明作品精选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纪实文学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授权重新改编,精装本重装上市,设计精良,价格不变,更具珍藏价值。新世界出版社重点项目“何建明作品精选本”系列第一本,加入大量珍贵版画及资料图片,可读性更强。

《忠诚与背叛》作为经典题材主题出版的一个范例,在创作出版中体现了对珍贵的精神财富的再开发、再研究、再认识、再展示、再传播。它证明了经典题材具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

内容推荐

何建明编著的《忠诚与背叛》通过采访重庆“11·27”大屠杀中幸存的革命者及其后代,查阅大量解密的历史档案,以数十幅珍贵历史照片、版画,图文并茂地还原了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斗争。《忠诚与背叛》通过“革命者”、“普通群众”、“革命的叛徒”和“敌人”等不同人物群像,生动而真实地诠释了“忠诚与背叛”的宏大命题,表现了革命志士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精神信仰。

目录

第一章 血染红岩

第二章 背叛的代价

第三章 女人无叛徒

第四章 另一种背叛

第五章 忠诚之忠诚

尾声 以革命的名义,让真实的“红岩永存”

附录 《红岩》中主要人物与原型对照表

试读章节

1949年,北京和重庆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同是秋日,前者早是旭日东升,霞光万丈。而后者却迷雾重重,阴气压天,到处笼罩在惊恐与血腥之中……

而就在这一年,一个垂死的政权——国民党反动政权欲借西南一隅,企图进行最后的挣扎。另一个新生的红色政权犹如初升太阳,将温暖洒遍神州大地。

经过全面的较量,蒋介石军队彻底失去了抵抗能力,已开始向台湾落荒逃窜,留在大陆的残余部队及特务们则在执行报复性的破坏与屠杀。

“就是统统失败了,也不能让共产党得到一点点油水!”绝望中的蒋介石红了眼,对那些心存一丝“留后路”的部下,拍着桌子厉斥道:“谁对共产党多一分宽容,谁就是对自己多一分残忍!”

生死决战的“试验场”选择了西南重镇——重庆。

8月25日,国民党大特务头目毛人凤从台湾飞抵重庆。这是他这一年中第二次来重庆。3月份第一次来的时候,他是奉蒋介石之命,来给他的喽哕们打气的:“六个月内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定爆发,那时国军可以依靠美军反攻,完成反共复国之大任。”同时还按照蒋介石的指令,秘密召集特务头目们布置“还乡运动”。所谓的“还乡运动”,就是派遣特务们以各种身份,“潜伏”到各个角落,一旦我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他们就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妄图配合所谓的“反攻灭共”之计划。然而时隔不到半年,全国的形势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蒋介石妄想让美国人插手阻止中国共产党建国大业的美梦基本破灭。6月15日,毛泽东从北京西郊的香山别墅搬进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住下后,一面夜以继日地筹备建国大业,一面向人民解放军发出了“向大西南进军”的战斗命令,并且对刘邓大军制定了“大迂回、大包围,先断敌退路,完成包围,然后回过头来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

“快动手吧,不然连机会都没有了!”蒋介石如热锅上的蚂蚁,当毛人凤将毛泽东已派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到上海接孙中山遗孀宋庆龄“北上”参加建国政治协商会议的情报递给蒋介石时,老蒋冲毛人凤歇斯底里地吼道。

“过去就是因为杀人太少,以致造成整个失败局面。”在罗家湾19号“漱庐”何龙庆公馆,毛人凤对张群、杨森、王陵基等在重庆担任防守任务的国民党军政要员转达了蒋介石的“对共党的一分宽容,就是对自己的一分残酷”的基本精神。

国民党反动派对重庆的大破坏和对共产党人及革命志士的大屠杀计划从这一个月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迷雾笼罩的山城,似乎从此一天比一天令人窒息。

“委座批示要先杀杨虎城。”毛人凤刚刚向张群、杨森等通报整体破坏方案后,又找来国民政府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处长兼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即小说《红岩》里的“徐鹏飞”原型),具体部署这个得力的刽子手实施大屠杀。

“关押在渣滓洞二处看守所的犯人,其中四十来人已由徐(远举)先生决定先执行,其余的,一部分拟第二批执行,一部分行为较轻的,拟感化教育。请示毛先生,这样做是否适当?”徐远举的下属、二处课长雷天元这时毕恭毕敬地问上司。

毛人凤轻蔑地瞟了一眼雷天元,说:“我们打胜仗的时候,可以做感化教育。今天打败仗了,感化教育还有用吗?”

“您的意思是……全部杀掉?”

毛人凤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扭头便登上汽车。在消失的车子后只留下一句硬梆梆的话:“这事你同徐先生商量吧!”  “真要全部……”雷天元看着毛人凤的车子远去之后,回头向徐远举做了一个“杀戮”的手势,问道。

“笨,还用说嘛!”徐远举不屑一顾地从鼻孔里哼了一声。

杀杨虎城是件大事。“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和杨虎城二将军顺应民意,靠一场兵谏,将不想抗日的蒋介石软禁,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配合下,促使蒋介石本人和国民政府不得不公开主张抗日,从而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新篇章。然而“受辱”的蒋介石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机会企图除掉张、杨二将军,只是迫于国内外的压力,不得不暂时先放手。进入1949年后,“下野”的蒋介石听说“代总统”李宗仁要释放张、杨二将军,心头怒火顿然生起,铁心要除掉张、杨二人,尤其是杨虎城。“太坏,他中共产党的毒太深了。娘希匹,不杀不足以解我心头之恨!”老蒋咬牙切齿地对毛人凤说。

显然,人民解放军日益逼近西南,加之“代总统”李宗仁已经放出的“释放令”令蒋介石加快了除掉杨虎城的行动步伐。戴笠在世时,蒋介石曾密令过暗杀杨虎城,后来国共有过一段“合作”,这事便被耽搁下来。随着国共斗争的形势发生根本变化,蒋介石认为杨虎城不会安然站在他国民党的一边,所以借机干脆将杨虎城彻底关了起来。此刻的杨虎城其实并不在重庆,而是被关在离重庆几百里远的贵州黔灵山的一所监狱里。

“要不我派人到贵州那边把杨虎城干掉得了!”徐远举曾向毛人凤请示过,但未被批准,毛人凤说:“那里不安全,一旦出了差错,我们都没法在委座那里交代。”

“那校长的意思是……”徐远举当年曾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学员,所以他自称是蒋介石的学生。他希望毛人凤把除掉杨虎城这样的大事交给他办,这样可以表明自己对校长蒋介石的忠诚。

“要不,我们在把他从贵州提回来的路上干掉!”徐远举见毛人凤摇头,便出一招道,“川黔公路两边都是荒山野岭,半道上我们把杨干掉后找个地方埋了谁也不知道。”

毛人凤想了想,说:“不行。如果半路上遇到共产党的游击队怎么办?一不保密,二不安全。还是提回重庆来吧。”又说:“我让周养浩到贵州提人,这边的事你负责。”周养浩是保密局在西南的另一个重要特务,原任贵州息烽监狱监狱长;1948年调重庆,任徐远举手下的西南特区副区长。这个“笑面虎”能说会道,经常陪杨下棋、喝酒,博得了将军的好感。毛人凤知道杨虎城的脾气,让周养浩去骗杨虎城入圈套自然会容易些。

“是!”方案定下后,周养浩就挑选了西南特区特务组织里的几位骨干组成特别行动小组,准备杀害杨虎城。

毛人凤对此项任务格外重视,除了亲自布置整体方案外,对具体实施细节都一一检查。9月1日,周养浩带着亲信一行前往贵州息烽监狱去骗押杨虎城。9月2日中午,毛人凤接见了徐远举带来的几位准备参与“干掉”杨虎城将军的特务。

“要各位来,是要完成一项密裁任务。”毛人凤朝徐远举瞥了一眼,意思是绝对不能告诉执行者具体的细节,即不能让这几个知道他们杀的是什么人。徐远举会意地点点头。“此任务特殊,执行时不能有声响,也就是说不能用枪。”毛人凤抬了抬眼皮。

行动组长熊祥“啪”的一个立正:“报告长官,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说着,他从身上抽出一把寒光凛凛的匕首,向毛人凤示意:“我和队员们已经商量好了,就用利刃解决问题。”“这行吗?”毛人凤有些怀疑。“行,绝对有把握。”熊祥回答得很肯定。  徐远举插话道:“局座放心,这几位都是我西南特区的干将。执行这样的任务已经不是一次了。”

“那好。”毛人凤站起身,用皮鞋在地上画了个圈:“密裁地点在松林坡的‘戴公祠’和下面的警卫室,汽车一到就执行。”特务们都知道这“戴公祠”就是当年戴笠在世时的公馆,是歌乐山的一幢风景优美的别墅。毛人凤安排在那里杀害杨虎城,其目的也是为了蒙蔽将军。

P3-6

序言

今天是7月1日,中国共产党91年华诞,我们再次一起重温红岩斗争的故事。之所以将这本书的出版选在建党91周年之际,是因为在党走过的91年历程中,我们所经历的斗争的复杂性几乎可以用这几个字概括:忠诚与背叛。革命斗争的复杂性老一辈人都很清楚,我认为今天的年轻人更要知道。我虽然写的是红岩故事,但实质上,这本书是给我们新一代的共产党领导写的。

一个革命者的信念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说到“信念”,信念并不是一个空洞的东西,它是一个人的内心意志、精神世界、人生价值追求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接受教育,自我陶冶和净化,并在不断地磨练与摔打后所产生的一种纯洁情操、高尚品质、坚定理想。

信念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心灵底线和心灵高峰。像许云峰、江姐、成岗这些革命志士,他们的信念就是心灵的最高峰。它体现出一个人日常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事业观、爱情观、荣辱观。在特殊的环境下,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纪律性、坚定性、忠诚性。总之它可能既要接受宗教式的精神拷问,又要经历肉体和外在的摧残、折磨。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考验。但是考验一旦到来,今天的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否能够承受住?!信念既要接受暴风雨般的特殊考验,又要经得起漫长岁月中和风细雨般的种种诱惑,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和最难得的精神分子。这样的分子一旦发生裂变,或许可以使一个普通人成为盖世英雄,成为一个坚定的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但也有可能,他腐化堕落,以致遗臭万年。所以我们的共产党人,或者是我们中华民族中任何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将自己的信念建立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之上,成为它们忠诚的捍卫者。

为了创作这本书,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黎明前的黑暗”。我希望你们和我一样,了解到那时的共产党人的事迹多么令人动容,并希望这部作品的流传能够有一些警醒的作用,今日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应该走向何处,应该怎样走,是非常严峻的问题,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保持党的纯洁性。

这本纳入《何建明作品精选本》系列丛书的《忠诚与背叛》精装本,新世界出版社的编辑对其进行了精心的编排,从《红岩版画》中选取了惟妙惟肖的版画作品,增添了此书的阅读美感和珍藏价值。

希望《忠诚与背叛》精装本能够取得销售佳绩!

何建明

2012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忠诚与背叛》一书是涉及“红岩。这个题材的各种样式作品中最厚重的一部,《忠诚与背叛》惨烈与悲壮之撼动心弦,与读者心灵对话的人物之多,故事情节之交错复杂,共产党人献身之壮烈,作者以心执笔。走笔之详尽、细致、生动、感人,都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翟泰丰

《忠诚与背叛》这部书在精心地打捞当时的历史细节,为这些个体生命的“小历史”写出真貌的同时,其实也赋予了我们对大历史的命运的深沉的思考和深入的理解。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走进中国今天年轻人心灵的著作。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

本书文笔雄健,人物刻画细腻而深刻,叙事悲壮又激情。既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发,又给我们强烈的灵魂震撼。在当下时代,拥有并坚持信仰是人类精神领域的高原和脊梁,正是有了它们,人们才能在精神上真正站立起来。获得追求理想、奋力前行的动力

——人民网

《忠诚与背叛》作为经典题材主题出版的—个范例,在创作出版中体现了对珍贵的精神财富的再开发、再研究、再认识、再展示、再传播。它证明了经典题材具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

——《光明日报》书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忠诚与背叛(何建明作品精选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建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24373
开本 16开
页数 4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3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7: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