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好一双中国眼睛(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好一双中国眼睛(精)》编著者赵毅衡。

安徽教育出版社高品质大众图书“渡书系”。

1.“渡书系”秉承“华文原创,好书至上”的策划原则,收辑名家名作、名家新作;第一辑首推钟叔河《书前书后》、刘绍铭《 冰心在玉壶》、也斯《 昆明的除夕》、赵毅衡《好一双中国眼睛》、 张宗子《不存在的贝克特》、赵焰《野狐禅》、胡竹峰《衣饭书》等。

2.精致编辑,精良制作,三获“中国最美的书”设计奖的刘运来先生担纲装帧设计,与文字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内容推荐

《好一双中国眼睛(精)》编著者赵毅衡。

《好一双中国眼睛(精)》内容提要:《“渡”书系:好一双中国式眼睛》分“批评,另类的”、“读洋书的多种危险”、“读中国书的诸般不是”、“书八戒”等四辑。举凡中外古今文化现象、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作者都有鞭辟入里、独具慧心的论述和评介。其中,《何必为一把小葱走一次人生:忆陈敬容》、《寻找神性:读史铁生》、《一度好斜阳:追思吴方》读来尤为让人动容。

目录

辑一批评,另类的

人类不再瞻前顾后

思考的无用之有用

对抗议的抗议

读者之死

“反贺岁片”

过程的快乐

大学中方言的地位

中国人学美国人太容易

中国人如何想象未来

贫困的标题

情色小说,女性专利

关于颁发“慢写文学奖”的建议

票友时代

三十年前读禁书

三十四十,如狼似虎

独木桥上的民族

晕书综合症

辑二读洋书的多种危险

好一双“中国式眼睛”

父辈的朋友新批评派

英国人如何读书

谎不惊人死不休

谁能为奈保尔辩护

帕慕克为中国人写的书

在华集中营与文学

大胆出诗人

当个知识分子应当害臊

伊恩·麦克尤恩:大学才子今何在

鸡汤谁先喝

布斯的修辞社会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人生

辑三读中国书的诸般不是

“革命”与“色情”:新“茅盾故事”

发现一位诗论家:邵洵美

何必为一把小葱走一次人生:忆陈敬容

寻找神性:读史铁生

一度好斜阳:追思吴方

真理让女人走开

一门新学科的诞生

超越比喻的比喻

爬行的身体能飞翔

小聪明主义:从西方诗说到当代中国诗

翻译要谈,不翻译更要谈

症状的症状

改变颜色的风

第四次敦煌书写

看过日落后眼睛何用

辑四书八戒

在那写论文的快乐时光

爱上形式

窥者能看到什么

我怎么会写起小说来的

为了归来的告别

有一条河叫豌豆

为不严肃的文学史辩护

比较西学

试读章节

老是有学生问我,跟在西方人从一个新理论奔到另一个新理论,疲于奔命累不累?为什么不能忘记西方人这一套理论,完全依靠中国典籍、中国本有思想资源,建立自己的体系?

这个问题一再重复,我不得不在此设法做个回答。不然,我们就要回答一个后续的问题:在西方已经是“过去时”的书,有什么必要重读?这个问题实际上分成几个问题,混成一堆后更说不清,必须分开来解答。

首先,我们所说的“西方文学一文化理论”,虽然可以溯源到希腊希伯来文化之根,但是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不存在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二十世纪初,从几个源头上“自发”产生的,就是说创始人互不相识,互不了解。弗洛伊德好像不了解马克思主义,胡塞尔到中后期才接触弗洛伊德,索绪尔与皮尔斯没有听到对方过名字,什克洛夫斯基不知道艾略特。这个理论的四大柱子——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形式分析、现象学/阐释学——现在虽然会合,例如克里斯蒂瓦、福柯、德勒兹、波德里亚这样的学者,打穿三家四家,无法以一家名之。但是这四个柱子,在二十世纪初之前,没有铸成,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也没有合拢。这就是为什么韦勒克这样“跨系统”的人物,当时很珍贵,这套丛书收入多本。虽然马克思主义起始较早,但是汇入这理论体系中的是所谓“文化马克思主义”,也要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卢卡契、葛兰西,才开始出现。

所以,问题就比较简单了:既然截至二十世纪初,这个所谓西方理论体系,在西方也并不存在,那么,要求十九世纪末之前的中国本有思想资源,单独支撑一个能解决当今中国文化面临问题的理论体系,岂非太不公平?反过来说,这个设想如果可行,也要重读这套丛书,才能知己知彼,才能弄得切实。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学界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西方理论的?可以说,朱光潜早就在研究克罗齐和黑格尔,牟宗三早就在研究康德,但是中国没有人真正认真介绍二十世纪西方理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先师卞之琳建议我从“新批评”着手时,我在北京各高校图书馆仔细做了搜寻,只发现曹褒华在三十年代有一本小书,翻译瑞恰慈个别篇章。李欧梵在此丛书总序中问: “燕卜荪还曾到中国任教过,但为什么后继无人?”我接触过好几位前辈,燕卜荪的亲炙弟子,例如王佐良先生、巫宁坤先生、袁可嘉先生,还接触过南京大学赵瑞蕻先生,他们倒是说起过燕卜荪的轶事,但是没有人介绍过他的理论。袁可嘉先生后来做了许多工作介绍西方理论,那时我们这些学生已经直接找原作来读了。可以说,八十年代,整个中国学术界都在恶补,在八十年代,大家也不以补课为耻,因为几十年隔绝,不准读书之苦,记忆犹新。

到了九十年代,我就发现国内学子们开始不耐烦,总是再问:“什么是最新理论?要最新的。”用十年时间补了八十年的课,就开始追新,没有消化好,无怪乎一直力不从心气喘吁吁。这还是就整个中国学术界而言的。就每个学生本人而言,恐怕完全跳过了这个理论的发展过程,没有吃早饭,直奔洋式大餐而去。

这倒不是看不起中国学生,说中国人没有资格谈新理论。我在西方多年教授比较文学理论,深知西方学生一样吃奢谈理论新潮之苦。看他们的作业,一见题目就知道他们必然用什么理论:评第三世界作家,必用后殖民主义;评女性作家,必用性别理论;评俗文学,必用后现代理论。用的是现成药方,何必苦学药理?这样做出来的论文,偶然会有点灵光闪现,大多数是学术八股,套用词语而已。国内学生的作业论文,我也看了不少,除了引用的中文翻译更不可靠之外,其他毛病大致类似。

所以《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这套书,真是功德无量。这套书没有过时,对中国学界,对中国学生,这些肯定是跳不过的书。学习的过程是跳不过的,过程也是美丽的。做个弄潮儿当然好,永远跟着新的潮锋走当然好,看冲浪的好手在浪尖上飞啸而过当然好。但是潮后还有潮,你还是得从潮头下来,沉潜到水里,看潮水是在什么地基上涌起的,下次在潮头升起时,才会有乘风破浪的自信。P22-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好一双中国眼睛(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毅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66996
开本 32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192
144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