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医学的生命图谱;身临物理的自然秘境;感受化学的变化旋律;倾听经济的财富波澜;品尝文学的心灵故事。王子安编著的《历史的诗人(走近103位诺贝尔文学奖精英)》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
图书 | 历史的诗人(走近103位诺贝尔文学奖精英)/走近诺贝尔奖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窥视医学的生命图谱;身临物理的自然秘境;感受化学的变化旋律;倾听经济的财富波澜;品尝文学的心灵故事。王子安编著的《历史的诗人(走近103位诺贝尔文学奖精英)》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 内容推荐 王子安编著的《历史的诗人(走近103位诺贝尔文学奖精英)》是走近诺贝尔奖丛书之一,《历史的诗人(走近103位诺贝尔文学奖精英)》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当然这种解剖,既是对其人生历程、生平事迹的叙述,也是对其人生哲学、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一种铺陈。具体而言,在叙述每个人物时,我们尽量做到一一将人物那种坚定的信念、务实的精神、执着的工作态度,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他们个人的素质、修养、性格、经历等元素,均给予呈现,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他们那种背后的执着爱好、坚持理想、强烈求知、意志坚强、迎接挑战与勇于创新的人生品质。 目录 格拉齐亚·黛莱达 亨利·柏格森 西丽兹·温塞特 保罗·托马斯·曼 辛克莱·刘易斯 阿克塞尔·卡尔费尔特 约翰·高尔斯华绥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布宁 路伊吉·皮兰德娄 尤金·奥尼尔 罗杰·杜加尔 赛珍珠 弗兰斯·西兰帕 约翰内斯·扬森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赫尔曼·黑塞 安德烈·纪德 托马斯·艾略特 威廉·福克纳 帕特兰·罗素 附录一 诺贝尔 附录二 1901——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试读章节 1871年9月27日,格拉齐亚·黛莱达出生在撒丁岛努奥罗。她的父母一共生了六个孩子,黛莱达排行第四。父亲焦万托尼奥·黛莱达是当地一个深受人们尊重、影响极大的人物。他拥有律师证书,虽然并未以此为业,但很多人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仍乐于向他求教和听取他的建议。除了生意之外他还从事诗歌研究,才华横溢,有七步成诗之才。 母亲基西达是一个庄重、沉默寡言的女人,个子不高,但身材匀称,长得很漂亮。她是一个文盲,一天到晚只忙于照料孩子和家务,似乎是在机械地履行一种责任。她对格拉齐亚的写作愿望大惑不解,但却被“写字的手艺”强烈地吸引住了。格拉齐亚是一个求知欲极强的孩子,上学之前就在叔叔塞巴斯蒂安的教导下学会了写字,喜欢读书,从不贪玩。在她眼中,写满字的黑板就像是一扇可以在星光灿烂的夜晚窥探蓝色苍穹的窗户。 由于在努奥罗的乡村小学里无法学到很多的东西,她在那儿只读了三年。那几年里她读了很多东西,包括哥哥的以及在家里所有能找到的书籍。她还遏制不住内心的冲动,自己写了一些诗歌和短篇小说。周围的人对她的行为,感到惊讶又奇怪,她受到大家的讥讽和嘲笑。人们预言她将来会遭厄运,他们认为女人的天职是围着锅台和摇篮转,而不是写书。她的经验世界很有限,但她非常喜欢听女佣们讲的故事和少女们唱的情歌,并把它作为创作素材。她很早就显示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她早期的一篇短篇小说曾惹得一个驼背的商人大为恼火,因为那人在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她的哥哥非常关心她的教育,并把她送到一位大学预科的教授那里去听拉丁文课,因为她写作大都用口头语言。他还为她安排了实践课,另外,还领着她到附近去漫游,参观周围富有特色的村庄,参加农村的节日,以及观赏放牧在山林深处的偏僻牧场上的羊群。这样的出游比在教授那里上十堂课学到的东西还要多。她学会了区别长着细齿状树叶的橡树和长着柳叶的冬青树,分辨香气袭人的紫杉篱花和旋花,并且第一次看见了大海。 那时,带插图的儿童刊物以及时装杂志的最后几页向来都是刊载一篇故事,这使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把自己写的文章寄给他们,还发了一封附有简历的信,信中表达了坚定不移、勇敢果决的终生从事文学创作的决心。这封信深深打动了《最新时装》杂志的编辑,她们不仅刊出了她的作品,还以赞扬的口吻向读者介绍了这位年轻的女作家,并且请她继续给他们投稿。 P2-3 序言 哲人云“知识就是力量”,更有人说,知识就是高度。在知识的内涵、外延里,科学技术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文明的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科技的历史性进步,由此而推动着人类历史由蒙昧走向文明、由刀耕火种走向科学现代。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即是人类的科学技术与人类的思想文明的结合。历史因科技的融入而变得可感,社会因科技的融入而变得丰富、多彩。 在人类科学历史的宏观体系中,依据文明的东西方形态也可以划分为东方科学技术体系、西方科学技术体系,其中东方科学技术体系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应以中国为代表。比较而言,东方科学技术体系富有深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传统,在诸如文学、史学、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古籍留存众多,内容博大精深。而西方科学技术体系则深富自然科学、实验科学的传统,因而造就出其最早的工业革命运动,形成实验手段与理论体系丰富的诸如物理学、化学、工程机械等成果。总之,东西方的科学技术传统各有所长。东方的人文与西方的自然,如能够完美结合,则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好模式。 在西方科学技术体系中,既有宏观的科学门类也有微观的分支科学。从自然科学的科学分类学角度而言,可以细分为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学等属种。在复杂庞大的科学技术体系外,西方还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学科标准体系与科技奖惩制度、科技创新制度,由此而推动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诸如西方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二次工业革命、信息化社会、知识化社会等,皆是这种科学技术完美发展的结果。在丰富多彩的西方科学技术创新与奖惩制度体系中,诺贝尔科学奖金的设立即是推动西方百年来科学文明发展的重要一点。诺贝尔奖金由瑞典化学家、自然科学家诺贝尔通过捐献毕生的私人财产设立,这种崇尚科学、崇尚知识的精神,值得东方社会认真思索、务实学习。整个诺贝尔奖初期划分为物理、化学、生理医学、文学与和平五个奖项,这充分反映了诺贝尔本人不仅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关注人类精神世界、人类人文素养的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诺贝尔奖项又多出经济学奖、环境奖两种,每一个奖金项目都紧密结合着人类社会的现实需要。 时至今日,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 00多个春秋,即使是迟到的经济学奖也已经走过40年的岁月。作为人类科学技术领域的一种百年知识品牌,其中不仅有许多的科学成就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其中的每一个获奖者也值得我们研究。科学家的成果与科学家的精神及方法,相比较而言,最重要的是科学方法,而最核心的则是科学家的精神。所以为了便于中国读者,尤其是今日的中国青少年了解、掌握近现代西方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理医学、文学艺术、经济理论的过程、成果,我们编辑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艰辛策划、编写,终于完成这部多达25册的《走近诺贝尔奖》大型丛书。 从本套《走近诺贝尔奖》丛书的编写体例上来说,我们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 “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当然这种解剖,既是对其人生历程、生平事迹的叙述,也是对其人生哲学、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一种铺陈。具体而言,在叙述每个人物时,我们尽量做到一一将人物那种坚定的信念、务实的精神、执着的工作态度,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他们个人的素质、修养、性格、经历等元素,均给予呈现,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他们那种背后的执着爱好、坚持理想、强烈求知、意志坚强、迎接挑战与勇于创新的人生品质。另外,我们在每一人物的最后部分附加上包含涉及与该学科领域相关的学科简史、学科流派等内容的“经典阅读”栏目,以帮助读者较系统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必备知识理论。 总之,我们期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本套《走近诺贝尔奖》丛书,深思、体味、参照、借鉴这些文学精英、科学精英的生平与精神,而规划出自己的成才之路,并能够在人生的路上“坚持理想、执着奋斗、锲而不舍、勇于创新、戒骄戒躁”,终获成果。有时,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成为个人的人生座右铭:相信一套科学、有益的图书,同样具备相似的功能。当然,水平与时间的有限、仓促,使得本套丛书难免会存在一些瑕疵,期待读者给予批评,以期再版时予以改正、更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的诗人(走近103位诺贝尔文学奖精英)/走近诺贝尔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子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8610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1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