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华编著的《亚非语语言文学研究》是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分对象国语言研究、对象国文学研究、教学实践研究三部分,内容包括《怀风藻》诗歌与六朝初唐诗文的对句考释、朝鲜朝末期翻译文学略考、奥尔汉·帕慕克的先锋实验派小说初探——以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我的名字叫红》为例、解读萨拉特·钱德拉小说《戴维达斯》的文学艺术魅力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图书 | 亚非语语言文学研究/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系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黄美华编著的《亚非语语言文学研究》是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分对象国语言研究、对象国文学研究、教学实践研究三部分,内容包括《怀风藻》诗歌与六朝初唐诗文的对句考释、朝鲜朝末期翻译文学略考、奥尔汉·帕慕克的先锋实验派小说初探——以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我的名字叫红》为例、解读萨拉特·钱德拉小说《戴维达斯》的文学艺术魅力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黄美华编著的《亚非语语言文学研究》较为全面、客观地介绍了亚非国家语言、文学的发展概况和学术信息,如实地反映和展示出我国学者为外语教学研究作出的学术贡献和取得的优秀成果,既有一线教师外语教学实践方面的经验总结,也有最新的亚非各国语言、文学、文化信息速递,为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起国际化的大舞台。《亚非语语言文学研究》不仅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广大的语言学爱好者及关心国际政治与时事的读者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总序 对象国语言研究 关于日语形式体言【モノ】和【ュ卜】的语义关联性——通过考察【モノ】意义特征 Xノュダカテ结构的意义——X项的性质与该结构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韩语中汉语借词的变化及分析 文化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以韩国语和韩国文化为例 简析土耳其语(突厥语)和古代汉语的相互影响和演变 对象国文学研究 《怀风藻》诗歌与六朝初唐诗文的对句考释 朝鲜朝末期翻译文学略考 奥尔汉·帕慕克的先锋实验派小说初探——以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我的名字叫红》为例 解读萨拉特·钱德拉小说《戴维达斯》的文学艺术魅力 《维拉戈雅》与马丁一维克拉马辛哈的小说创作之路 刍议鼠鹿故事中的英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文化边缘人的自述——论《阿都拉传》的新内涵 土耳其农村文学(小说)的兴起和消寂 印度梵语诗人迦梨陀娑作品《云使》之刍议 后种族隔离时代的>中突与和解——评阿瑟尔·富加德的《开火车的人》 教学实践研究 关于大一日语精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孟加拉语翻译教学初探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尼泊尔语翻译教学研究 尼泊尔语词汇演变及在教学中的对策之刍议 浅析“文学”概念在尼泊尔语专业课程中的贯穿 浅谈法律语言的特点与法律翻译的基本原则——以《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为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亚非语语言文学研究/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美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031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0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7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