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道正编著的《丑的象征:从古典到现代》紧扣“人神关系”这一独特视角,分古典时期、基督教时期、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现代时期个特征性的文化语境,通过对具体文本和经典象征形象的研究,揭示了西方审丑传统不同阶段的特征、前后承接的关系及其“流向”。
图书 | 丑的象征(从古典到现代) |
内容 | 编辑推荐 潘道正编著的《丑的象征:从古典到现代》紧扣“人神关系”这一独特视角,分古典时期、基督教时期、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现代时期个特征性的文化语境,通过对具体文本和经典象征形象的研究,揭示了西方审丑传统不同阶段的特征、前后承接的关系及其“流向”。 内容推荐 西方审丑传统源远流长,然而这一传统至今仍淹没于庞杂的文化现象之中。潘道正编著的《丑的象征:从古典到现代》紧扣“人神关系”这一独特视角,分古典时期、基督教时期、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现代时期个特征性的文化语境,通过对具体文本和经典象征形象的研究,揭示了西方审丑传统不同阶段的特征、前后承接的关系及其“流向”。与此同时,《丑的象征:从古典到现代》中,逻辑与历史结合,文本与概念互证,在历时的叙述中,深入地阐释了审丑的相关范畴和基本理论。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古典时期 第一节 美杜莎的位置 一“悲惨的美杜莎” 二 雅典娜的盾牌 三 为什么是女性 第二节 伊索的猴子 一 传奇中的伊索 二 丑陋的平民英雄 三 寓言的世界 四 狐狸的美学 第三节 苏格拉底“选美” 一 丑人苏格拉底 二 “有用即美” 三 “精神美”与外在丑 四 柏拉图的“灵魂美” 第二章 基督教时代 第一节 丑何以可能 一 十字架上的耶稣 二 奥古斯丁论丑 三 圣像之争 第二节 恶龙传说 一 龙的由来 二 屠龙的英雄 三 驯龙的圣徒 第三节 地狱之王 一 从阴间到地狱 二 从天使到魔鬼 三 从“盟友”到“对手” 四 从俊美到丑陋 第三章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 第一节 “巨人”的魅力 一 巨大的食人者 二 神的对立面 三 颠覆与救赎 第二节 丑角的悲剧生活 一 “神圣的傻子” 二 真正的“丑”角 三 荒岛之王 第三节 为魔鬼正名 一 堕落的英雄 二 否定的精灵 三 拜伦式的魔鬼 第四章 现代以来 第一节 唯美的冷漠 一 “人”的问题 二 美育的拯救 三 道林·格雷的画像 第二节 卡西莫多的爱情 一 怪诞的出场 二 真实的丑陋 三 悲剧的结局 第三节 恶之花绽放的理由 一 唯美:丑恶的出场 二 现实:丑恶的渊薮 三 象征:审丑的方式 第四节 苦难的价值 一 残酷的天才 二 白痴与基督 三 苦难与荣耀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丑的象征(从古典到现代)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道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033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3-09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