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柠所著的《再造文学巴别塔(1949-1966)》特别关注当代中国文学前17年的文学生产环境、作家队伍的形成、作家管理和培养模式、作品生产和传播方式、重大社会文化思潮的来龙去脉,以及在这种特殊的文学环境之中,文学叙事模式、抒情风格等文学形式和文体学的形成机制。从这一线索的梳理中,不仅可以看出一种“一体化”的文学格局的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发现一种“一体化”的文体风格的形成过程,以及作家想象方式的单一化过程。
| 图书 | 再造文学巴别塔(1949-1966)/共和国文学60年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柠所著的《再造文学巴别塔(1949-1966)》特别关注当代中国文学前17年的文学生产环境、作家队伍的形成、作家管理和培养模式、作品生产和传播方式、重大社会文化思潮的来龙去脉,以及在这种特殊的文学环境之中,文学叙事模式、抒情风格等文学形式和文体学的形成机制。从这一线索的梳理中,不仅可以看出一种“一体化”的文学格局的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发现一种“一体化”的文体风格的形成过程,以及作家想象方式的单一化过程。 内容推荐 《再造文学巴别塔(1949-1966)》为“共和国文学60年”第1卷,内容涉及1949-1966年间当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的简况。《再造文学巴别塔(1949-1966)》是作者张柠在参与编撰《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过程中积累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对一些重大问题主观评价较少,以客观材料的陈述为主。本书特别关注当代中国文学前17年的文学生产环境、作家队伍的形成、作家管理和培养模式、作品生产和传播方式、重大社会文化思潮的来龙去脉,以及在这种特殊的文学环境之中,文学叙事模式、抒情风格等文学形式和文体学的形成机制。从这一线索的梳理中,不仅可以看出一种“一体化”的文学格局的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发现一种“一体化”的文体风格的形成过程,以及作家想象方式的单一化过程。《再造文学巴别塔(1949-1966)》材料丰富,史论结合,并对当代文学的一些重要作品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目录 总序 在曲折中开拓广阔的道路 第一章 到北京去 一 北京的前夜 二 一位留守者的心路 三 城市在召唤 四 一个人的进京之路 第二章 “拿笔的军队”大会师 一第一次文代会 二 文代会上的报告 三 会场之外的交际 四 文代会上的失踪者 第三章 机关大院生活的荣誉和焦虑 一 东总布胡同22号 二 五十年代作家的待遇 三 荣誉背后潜在的恐慌 四 一位青年作家的“歧路” 第四章 中央文学研究所和作家培养模式 一 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影响 二 中央文学研究所的创办 三 学员、师资和课程 四 培养方式和教学成果 第五章 文学媒介及其管理机制 一 民营和同人报刊的终结 二 对“机关刊物”的整顿 三 文学媒介标本之一:《文艺报》 四 文学媒介标本之二:《人民文学》 五 文学媒介标本之三:《说说唱唱》 第六章 脱裤子割尾巴与作家下乡 一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二 延安的下乡入伍进厂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脱裤子割尾巴 四 到实际工作中去改造 五 五六十年代的作家“下乡” 第七章 此起彼伏的批判浪潮 一 改良主义:《武训传》和第一次大批判 二 唯心主义:《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批判 三 文学肃反:从资产阶级到反革命集团 四 文学清场:从革命作家到反党右派 第八章 一种特殊文体的发生 一 群体表态的心理 二 忏悔型表态文体 三 攻击型表态文体 四 逃避型表态文体 第九章 昔日先锋今何在 一 “写什么”和“如何写” 二 萧也牧的“进城干部” 三 路翎的“战地爱与恨” 四 宗璞的“校园爱情梦” 五 王蒙的“办公室故事” 第十章 抒情文体的演变 一 领袖颂歌体:抒情的原点 二 政治颂歌体:抒情的轴心 三 个人抒情体:词语的偏移 第十一章 叙事文体的模式 一 赵树理与农民题材 二 杨沫与女性题材 三 欧阳山与市民题材 第十二章 十七年文学发展的逻辑 一 战时思维与文学斗争 二 冷战思维中的文学选择 三 极端激进的文学实验 主要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再造文学巴别塔(1949-1966)/共和国文学60年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柠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67581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40 |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9.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39 |
| 宽 | 165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