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荒木经惟
内容
编辑推荐

荒木经惟乃日本艺术界的一位奇才、怪才和鬼才,借用荒木经惟自诩的话说,就是“天才荒木”。然而在日本,也有人把荒木经惟称为怪兽般的摄影师。不过就摄影而言,荒木经惟确实很疯狂,迄今为止已经出版过450本摄影专辑的他——仍然坚持每天拍摄。由荒木经惟撰写和参与撰写的四百多本书籍以及他所拍摄的照片在日本广为流传,让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荒木经惟的名字也更广泛地深入人心。

内容推荐

《摄影馆》共八册,以每个人为单元,他们是:贝尔纳·弗孔、荒木经惟、吉尔伯特和乔治、辛迪·舍曼、南·戈尔丁、托马斯·鲁夫、莎丽·曼恩、杰夫·沃尔。内容包括摄影家评传、作品解读、相关文论、访谈、手记、年表等,较完整地剖析了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并拥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摄影大家。这些二十世纪艺术摄影界领军人物,他们给世界带来巨大视觉价值,树立起摄影的一个个新的标杆。

目录

关于荒木经惟

Ⅰ 令人惊诧的荒木经惟

Ⅱ 荒木经惟的摄影生活

解读

荒木经惟1964—2004

手记

访谈

我认为摄影更像诗歌

我拍摄的作品是另类的一种艺术

文论

情色的表象:荒木经惟的摄影生活

附文

荒木经惟艺术年表

试读章节

《摄影艺术百年史》(2007/纪录/BBC)是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一部纪录片,它把摄影发明到发展的百余年历史进行了影像化的梳理,对摄影历史上有影响或大师级人物进行了介绍,就所介绍人物的摄影观念及影像特色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分析。在BBC制作的这部《摄影艺术百年史》中,所提及的、唯一的一位亚洲摄影家,就是——荒木经惟。

荒木经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书写摄影百年史的BBC,置诸多亚洲裔的摄影家“不屑一顾”,却唯独对荒木经惟“情有独钟”呢?

荒木经惟乃日本艺术界的一位奇才、怪才和鬼才,借用荒木经惟自诩的话说,就是“天才荒木”。然而在日本,也有人把荒木经惟称为怪兽般的摄影师。不过就摄影而言,荒木经惟确实很疯狂,迄今为止已经出版过450本摄影专辑的他——仍然坚持每天拍摄。由荒木经惟撰写和参与撰写的四百多本书籍以及他所拍摄的照片在日本广为流传,让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荒木经惟的名字也更广泛地深入人心。

中国诗人于坚曾与荒木经惟相见于日本,于坚也曾谈及他对荒木的印象:“上周去东京参加东京国际诗歌节。诗人谷川俊太郎介绍与日本摄影家荒木经惟见面。他已经65岁了,我们一见如故。他完全不是《东京日和》那电影里装模作样穿着风衣的家伙。小老头,留着夸张的八字胡子、墨镜,把自己打扮得像漫画。人非常非常随和、好玩。三句话不离下半身,他是日本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我非常喜欢他的照片,他的摄影与我的诗歌是相通的。我在20年前在一个地下场合看到他的一部分翻拍的劣质照片,他给我以色情摄影师的印象。那是不对的,他是一个光明、纯洁、自由的人。他是日本生活最伟大的记录者,在东京十天所见,我以为真正的日本正是荒木拍出。我们在一个叫“花屋”的小酒馆里聊天。我们一起攻击数码相机,赞美胶片。花屋是母亲和女儿开的小店,卖酒与小点心,在霓红灯闪耀不停的新宿区的一个楼上。那小屋里贴满荒木的照片。聊得兴起,荒木请他的助手取来照相机,给我拍起照片来。他有一双非凡的眼睛,虽然藏在墨镜后面,但我看得见。我问,那些女子如此自然的表情是怎么拍出来的,他告诉我他的秘密——抚摸,直到她们陶醉。只有我可以这么干,荒木说。通过谈话和命令去拍照片是多么冷酷啊。日本是一个更重视身体而不是语言的世界。我给他拍照片,他欣然伸出一指。后来我们在新宿街头散步,许多人向大师鞠躬(包括青年),好像他是这附近街区最好的厨师。”

荒木经惟是当今日本享誉国内外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他之所以著名的缘由之一是因他所拍摄的作品题材总是引起争议,他所有拍摄的内容都与色情有关。荒木经惟的作品中充斥着裸体、生殖器、施虐与被捆绑的受虐狂裸体、年轻女孩的裸体……所有这些都给他招来了很多麻烦,也让他越来越“著名”。人们对他和他的作品既爱又恨。总之,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行为,都很难简单地概括。荒木经惟的作品常常会在国内产生两种极端的反映,要么被看做是不可理解或不正常;要么对他的作品的某些视觉元素越来越浓厚的“赏读”兴趣引起关注。持前者的对他的作品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后者则是他在日本的铁杆“粉丝”,这些“荒木迷”们像迷恋歌星、影星般地在崇拜着这位摄影师,这种状况在日本,乃至在世界的摄影领域都是从未出现过的。

还有一个让荒木经惟不得不如此“著名”的缘由是,从事摄影的荒木经惟在日本并不总是以一位摄影师的身份出现在公众场合,而通常是以一位文化名人或时尚人士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这种姿态,使得无论是摄影业内人士还是普通市民,对他都很熟悉,熟悉的程度甚至是“家喻户晓”。他成了日本大众社会的一个别具特色的个人传播媒介,荒木经惟与他所拍摄的那些色情照片一起被媒介传播,同时他自己也是一个媒介的传播者,尽管,他戏称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媒介”。  荒木经惟的名字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同时,人们也很熟悉荒木经惟的面孔,这不仅在于他所拍摄的作品中自己作为拍摄者经常出现在作品中的各异形象,更在于他经常出现在电视、杂志和其他平面媒体中的形象,在日本无论是摄影专业或非摄影专业的媒体,只要是以视觉形式呈现的媒体,都可以看到荒木经惟的形象,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深了人们对他的认识。

若对荒木经惟的了解逐步加深,不难发现荒木经惟还是一位善于不断制造话题、不断地周旋于各种女人之间、不断地传出“色情”绯闻的摄影家。他与一个又一个的女子合作,为她们拍裸体照片,并将这些照片结集出版,以摄影集的形式向公众传播,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荒木经惟冲击波。

在荒木经惟的作品中,不难发现荒木经惟本人有时也会进入到图像当中,他以这种方式来追求更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荒木经惟的这种参与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他的读解,似乎也在证明战后的复苏状况和东京性工业的出现及发展的情景,就某种程度而言,荒木经惟不仅是一位东京性工业发展中的目击者,也是一位参与者,因为在日本的那些声色犬马的场所里,听到荒木经惟那略带沙哑、毫无顾忌的笑声,遇到与不同女人纠缠在一起的荒木经惟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请看曾对荒木经惟进行采访的记者对他夜生活的两段描述,或许从中可以看到他那种别样的状态。P10-15

序言

在影像资讯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当代摄影一直占据着艺术表现领域的重要位置,人们可以在许多美术馆或画廊找到自己喜欢的大师级摄影作品,这直接熏陶了社会民众的影像文化的囱觉意识,推动了新影像艺术的产生。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多元发展才是近十几年的事,而现在大量国外当代影像资讯的涌入,正好满足了人们膨胀的影像文化占有欲,而满足影像艺术研究者的视野渴求正是编著《摄影馆》系列研究丛书的宗旨。《摄影馆》系列将理论梳理与影像作品穿插共生,较为完整地剖析了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且拥有广泛影响的多位国际影像大家,通过立体理论的构成给中国读者提供了研究与借鉴的新视野、新平台。

先有影像大家,后有摄影教育,这正是编著《摄影馆》系列的根由。这些摄影人的成功,一要归功于较为成熟的西方社会文化史背景,二是个性张扬的结果。他们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视觉价值,为后继者树立了摄影力量的新标杆。探究他们生活与艺术的历程,了解他们自述、访谈的内容,读解专家学者的独到评论,以及揭开诸多的不为人知的影像秘密等正是这个系列丛书所解决的问题。这些资讯无疑会让中国的影像读者们大开眼界,是帮助中国当代摄影完成“国际当代影像艺术教育”的关键因素。

在首批系列丛书中,既有使用摄影来解决问题的杰夫·沃尔,也有其成长史与艺术历程密切关联的南·戈尔丁,还有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震慑着当代艺术界的辛迪·舍曼,以及法国的“造相”摄影大师弗孔等。作为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鼻祖贝歇夫妇的得意弟子,托马斯·鲁夫遵守严谨的社会学分类法和对拍摄对象的客观立场,他对跨学科、跨领域的广泛实践乐此不疲,荒木经惟那些有着性暗示的“私摄影”,看似随意甚至轻浮,其实颓废的外表下深藏着对生命的珍视、尊重,暗藏着深沉的哲学思考;莎丽·曼恩的作始洋溢着弗吉尼亚乡村的野性,她在观念表达方面既激进又宽泛,在材料掌握上既独特又先进,这种影像足以震撼每个人的心灵,将吉尔伯特与乔治放在首批《摄影馆》系列中似乎不妥,但他们的艺术对于摄影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我们必须正视他们对摄影的贡献。

在强调影像多元、教学互动的今天,首批《摄影馆》系列丛书的出版既是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阶段性的理论工作总结,也是这个摄影集体向社会表明当代影像教育与影像创作共进的积极态度。让我们在全球化的影像语境中,共同关注西方影像艺术大师的作品与艺术理念,关注中国当代摄影的未来,让中国的新影像也能呈现出超越哲学批判层面的视觉魅力,从而达到与西方当代影像平等对话的境地。

后记

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今的中国读者在面对日本或日本人的时候,其情感都有一种难以说清的复杂。

当初,看到那些有着色情意味的照片的时候,不喜欢,后来知道拍摄那些照片的是一个叫荒木经惟的日本人,照片和人我就都极不喜欢了。

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还是断断续续地、经常地看到一些荒木经惟所拍的照片,但也没有多留意,看也就看了,那些情色的东西并没有让我有什么欲望的悸动,在我的印象里,荒木经惟成了一位只是不能让我兴奋起来但也并未拒绝的专门拍色情照片的摄影师而已。

再后来,奇怪的是,每次观看荒木经惟的照片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开始到现在,从表层走向内在,从平淡走向绚烂,然而现在所呈现的绚烂却映照着荒木经惟感叹苦短人生的心境,终觉得,荒木经惟嘻哈行为之下隐含的应是历经磨难而参悟出的大境界。

夏花已经盛开,天气燥热,恼人地让我想起窦娥的冤情,风中飘絮,那白色像极了冬天的大雪。第一稿写完了,很艰苦,毕竞荒木经惟与我是生活于两个不同的国度,我是那么迫切地想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至今我都不敢确定我是否做到了这一点,看着墙上日历牌上的日期,竟然是八月十五日,对于中国和日本而言,那都是有意味的一天。

第二稿脱稿的时候已是秋天,我没有收获果实的喜悦,心中却充满悲凉与凄切。

但绚烂却始终映照着荒木经惟内心平淡的境界,绚烂的荒木经惟让我心静如水,我却不如他的人生,平淡内心衍生耀眼的绚烂,人生中不易做到的境界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关于荒木经惟,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了。

李子顺2010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荒木经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子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643244
开本 32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3.135.72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1
14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