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丰收数字传奇(修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雷风行所著的《史丰收数字传奇(修订版)》讲述了中国数学家史丰收的传奇一生。本书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触,既真实地记述了史丰收的数字传奇人生,又折射出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是激励广大青少年立志成才、创新思维的好读物。

内容推荐

你听说过史丰收吗?你学过史丰收速算法吗?

早在1979年,史丰收已是位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

史丰收14岁就成功地发明了速算法,一看算式就一口报出答案,速度超过电子计算器,在关中平原被誉为“神童”。

1978年他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1979年他的《快速计算法》一书发行两千多万册。应广大观众要求,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多次播出史丰收速算法电视讲座。

1987年他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姆博邀请,向出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二十四届大会的158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和科学家演讲了速算法,被该组织誉为“教育科学史上的奇迹,应向全世界推广”。他先后赴美国、法国、加拿大、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讲学,所到之处皆引起轰动,刮起“史旋风”。

长篇纪实文学《史丰收数字传奇》,全面记述了史丰收发明速算法的曲折的成功之路,生动展示了他呕心沥血推广速算法的艰难历程,并首次披露他成名之后的忧郁与生命的最后岁月。

雷风行所著的《史丰收数字传奇(修订版)》还讲述了周培源、吴有训、华罗庚、杨振宁、陈省身、闵嗣鹤、赵慈庚、程民德、丁石孙、陈景润等一批著名科学家、数学家对史丰收的热情帮助,记述了方毅、李铁映、宋健、王光美、杨海波、周南、李沛瑶、李灏等领导同志对史丰收的大力扶持。史丰收能取得速算法的“丰收”,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培育。

《史丰收数字传奇(修订版)》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触,既真实地记述了史丰收的数字传奇人生,又折射出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是激励广大青少年立志成才、创新思维的好读物。

目录

序一 史丰收速算法:当代数学领域的一大发明杨海波

序二 学习史丰收同志的创新精神庄逢甘

序三 史丰收为什么能创造出“史丰收速算法”何祚庥

第一章 两宜镇童话(1956~1971年)

 关中平原出了个“神童”史丰收,爷爷说孙子是从华山水池里捞来的。淘气的丰娃做出一件件荒唐事。

 丰娃上课爱提怪问题。“能不能从高位算起”,十岁史丰收异想天开,揭开发明速算法帷幕。

 史丰收掉进了数字的大海中,如醉如痴,人们称他“疯娃”,奶奶说“丰娃不疯”。一天他惊呼“找到了!”

 生产队分红薯,小“神童”初露锋芒。史丰收责问自己“到顶了吗?”

 岳校长“誓让奇葩放异彩”,速算法“气坏计算机”。西北大学教师帮助总结,史丰收速算法问世。

 速算法惊动古城,小“神童”保送西北大学附中。为“秘诀”丰收受孤立,刘致和北京荐英才。

第二章 京城群贤惜新秀(1972年)

 赵慈庚初荐丰收受挫。遨游群星灿烂的中国古代数学王国,激起史丰收壮志雄心。

 京城表演速算法,幸遇吴有训、宋健。数学奇才陈景润为史丰收出题,竟被当成“疯子”轰走。

 小丰收“班门弄斧”,速算法击败大数学家铁算盘。一代大师华罗庚提出三点期望,史丰收为之拼搏37年。

 北大教授热心相助,带来新希望。闵嗣鹤悲壮人生,深深震撼史丰收。

 丁石孙执笔总结《史丰收心算法》。周培源留才受阻,史丰收黯然离京。

第三章 突出重围(1973-1978年)

 从讽刺漫画到四门功课不及格,史丰收走出迷茫,要做笔直向上的钻天杨。

 大字报《谁在精心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矛头上挂下联。史丰收身处逆境,经受批林批孔风浪冲击。

 高中毕业,史丰收赴小学搞试验。中国科学院来函欲调,好事多磨。

 一场“反击右倾翻案风”,史丰收停发工资,被迫回乡务农。

 凤凰落架不如鸡。史丰收落难受欺,爷爷死难瞑目,母亲突然失明,问老天这是怎么回事。

 高考受挫,大年初四史丰收顶风冒雪,重上北京,踏上改变命运之路。

第四章 春天里的丰收(1978~1986年)

 中国科学院专家对速算法做出鉴定。方毅副总理批示,史丰收破格上大学。

 《快速计算法》发行2000万册,中央电视台连播讲座,速算热席卷全国。

 人怕出名猪怕壮。史丰收遭受白眼,杨海波主持公道。

 《快速计算法在育英》情况调查引起中央重视,华国锋批示,史丰收从合肥赶赴北京。

 受聘北京实验二小校外辅导员,结识“国宝教师”霍懋征。从霍老师身上,丰收领悟做人真谛。

 史丰收进京无门,王光美致信段君毅,要用儿子刘源户口换取史丰收进京。

 珠算写速算法结合,古老的算盘提速四五倍。史丰收应战日本珠算冠军,长中国速算界志气。

 创建中国速算研究所,史丰收历时三年,培训骨干五千人。

 真假李逵交锋记者会,史丰收奋起维权。京城第一起侵权案震惊社会,剽窃者被判刑八年。

第五章 走出国门(1987~1990年)

 史丰收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演速算法,总干事号召在全世界推广。喀麦隆大使称:谁说第三世界没有人才?

 史丰收速算法侵权纠纷迭起,程民德等十位数学家联名上书。李鹏总理作出重要批示。

 《史丰收速算法》出版,程民德总结其五大“重要创造”。为保护发明者权益,“史丰收速算法”正式命名。

 《开发智能的奇迹》在香港发行,史丰收应邀讲学表演,速算惊香江。

 我的根在中国。史丰收赴加拿大讲学获成功,谢绝高薪挽留,提前载誉归来。

第六章 挥师深圳(1990~1993年)

 周南穿针引线,林若、李灏当场拍板,史丰收南下深圳,创立培训中心。

 奶奶、母亲相继病逝。子欲孝而亲不在,史丰收挥泪撰文悼慈母。

 “速算大师”应邀访台,开拓两岸学术交流。从台北、台中到高雄,史丰收速算法风靡台湾岛。

 当选民革中央委员,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胡锦涛幽默称“丰收来了就‘丰收’”。姜昆笔下的史丰收。

 台湾培训中心成立,“丰收大厦”深圳奠基,普及速算法初获丰收。史丰收“丰收不忘节约”。

 史丰收狮城摆擂台,巧借媒体造势。新加坡成立培训分部。

第七章 启动智能工程(1994—1999年)

 全国少工委启动当代“智能工程”,在亿万少儿中推广史丰收速算法。速算法开发人脑功能探秘。

 马来西亚培训分部成立,史丰收巡回演示刮起“史旋风”。教育部长苏莱曼表态要向中国取经,将速算法引入数学课堂。

 全国推广普及史丰收速算法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李沛瑶称赞“深圳人有远见”。李沛瑶不幸遇害,史丰收吊唁长跪痛哭。

 史丰收速算法编人《数学辞海》,同步走进小学数学、语文、思想品德教材。史丰收实现夙愿。

 田纪云等15位领导任顾问,全国小学生首届史丰收速算法大赛举行。史丰收赴美国考察。

 “史丰收速算法”发明权再爆纷争,史丰收忧郁住院。法律是公正的,杨某诉讼请求被驳回。

第八章 压不垮的关中汉子(2000~2005年)

 11岁港童林以轩18.8秒算出100个个位数总和,打破世界纪录。丘成桐与史丰收“骂战”真相。

 史丰收回乡休整,重温少年成长历程,返乡之旅成了励志之旅。教师节深情忆师恩。

 与死神擦肩而过,史丰收大难不死,遗书变“贵书”。再度挑战人生极限,一册记述与抑郁症抗争的《史丰收日记》。

 创造性思维结奇葩,史丰收智商大大高于情商。速算法再度轰动法国。

 杨振宁、陈省身对中国数学前景预测,对史丰收速算法寄予厚望。史丰收从幼儿抓起,从小学抓起,为走向数学强国夯实基础。

第九章 最后的岁月(2006~2009年)

 内部“情况反映”《速算法发明人史丰收状况令人担忧》,披露了史丰收健康状况、工作前景与家庭现状。

 史丰收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作生前最后一次速算法演示。享誉中外的速算大师猝然离世,史丰收追悼会在八宝山悄然举行,千名乡亲悲情迎骨灰葬故里。

 史丰收故居与纪念馆在家乡落成开放,成为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斯人虽逝,风范长存。

附录一 理解史丰收思考史丰收张梅玲

附录二 把史丰收速算法推广开来周长瑚

附录三 “史丰收速算法”是怎么发明的史丰收

附录四 小学时期的史丰收史旭

附录五 我与史丰收同住一室的日子里张源泰

附录六 永远的哥哥永远的好人史丰有

附录七 史丰收速算法大事记雷风行

后记 写出一个真实的史丰收雷风行

修订版后记 为了永久的纪念雷风行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两宜镇童话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关中平原出了个“神童”史丰收,爷爷说孙子是从华山水池里捞来的。淘气的丰娃做出一件件荒唐事。

20世纪70年代初,关中平原飞出了一则传奇式的新闻:有个十三四岁的神童,腹有心算绝招,不管多少繁复的算式题,他只要看上一眼,手指一扳,就能一口报出得数来。哪把“铁算盘”都不堪与他比试,甚至电子计算器也得甘拜下风。

听到这一有鼻子有眼的新闻,不少人连连摇头道:这不过是神话而已!后来随着“神童”的行踪所至,从两宜镇到大荔县,从西安市到北京城,这个神话终于成了人们信服的佳话。

“神童”名叫史丰收,陕西大荔县人,是个长工的后代。到了70年代末,史丰收及其速算法已经誉满全国,名扬四海。他独创的快速计算法横空出世,颠倒了古往今来的数字运算程序,一律从高位计算,自成体系,独创一枝,运算简便、迅速,两个八位数相乘,一般只要三四秒钟,计算速度比世界著名速算家荷兰人克莱因快三倍,引起了中外的关注。1979年史丰收著的《快速计算法》在安徽问世后,全国二十几家出版社竞相再版,一年中出了两千多万册,远销香港、日本等地。成千上万封书信像雪片一样涌向报社、出版社、电视台,要求推广应用速算法。中央电视台遂通过电波、屏幕,将史丰收的速算法播到五湖四海。

一个年轻的农村娃为什么能创造出这般奇迹?有人说他爷爷是“经济人”,世代传有心算绝招。还有人说,史丰收从小跟着一个看瓜老头,老头无儿无女,却藏有速算的秘诀。每天夜里,他把丰收带到瓜田里,一边看管瓜果,一边教他速算。有一次正讲着,老头忽觉不适,忙从胸口掏出珍藏的速算秘诀,在朦胧的月光下交给了史丰收,老头就溘然长逝了。还有人说,他亲眼看到过史丰收有个长年跟着的小木箱,速算秘诀可能就藏在里面。

为了破解少年史丰收发明速算法的奥秘,1979年秋,《人民教育》杂志记者倪振良、刘堂江从北京赴史丰收家乡陕西大荔县采访。对于上述种种神奇传说,两位记者在报告文学《野花》(刊于陕西人民出版社《绿原》第一辑)中写道:

传说得何等神奇,其实,他爷爷大半辈子当长工,父亲则是个乡医,母亲是农民,都与数学绝缘,哪有什么祖传绝招呢?至于看瓜老头,更是无稽之谈。木箱倒有一个,那是进西安上学时,有个熟人见他无处放书,就找了几块木板,临时给他钉了一个小木箱,里面装的是书籍文具,并无什么秘诀。这样说来,快速计算法纯属史丰收个人独创?是的,他从十岁开始研究,成长成功就在这十余年间。

然而在史丰收家乡大荔县两宜镇,对丰娃的来历却另有版本。

两宜镇上了岁数的人说:“丰收这个‘神童’是从华山上捡采的。”

年轻人听了一笑了之道:“哪有这么回事!”丰收的爷爷史应照却作证说:“是的,是我从华山清水池里捞来的。”

那是1955年的一天,丰收的爷爷史应照老汉随着浩浩荡荡的运粮队伍,来到了百里以外的华山脚下。刚卸完车,老汉就跟着村里的年轻人攀登华山。

华山上有几座庙宇,庙里佛爷正襟危坐,老汉跪在菩萨前虔诚地磕了几个响头,又喃喃自语了几句,才走出庙来。庙前遮天蔽日的古树下,有一个天然的清水池,泉水潺潺,笑声朗朗,几位青年男女正在里面洗脸解暑,扬水嘻戏。史应照老汉也挽起裤脚,急匆匆走下池去。

老汉没有洗脸,没有嘻水,只是俯下身去,将两只手臂插进清澈的水里,一双粗大的手像小铁耙似的在池底摸耙了好一阵。突然老汉提起手里摸到的一个小玩艺儿,眼睛闪射出了惊喜的光芒,多皱的脸庞舒展了。他旁若无人似地自语着:“有了,有了。”

旁边的一个同村小伙子闻声,好奇地凑过一看,原来老汉掌心里摆着一枚圆圆的小铜钱,便笑道:“史大伯,一个铜钱,还值得那么高兴?”

“不,这不是铜钱。”说着,老汉忙把它攥到了拳心里,唯恐被人抢走似的。

“不是铜钱,难道是金币?”

“嗨,金子算得了什么!”

这么说,他捡到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这一下,周围的年轻人缠住老汉不放了:“让我们瞧瞧,到底是什么宝玩艺儿?”

老汉甜眯眯地笑着,怎么也不肯亮给大家看。

其实,老汉攥在手心里的就是一枚普通的小铜钱,只不过在他心目中则像是件无价之宝。老汉在旧社会打了大半辈子长工,没有挣得任何家产,只养活了一个儿子。解放了,昔日的长工成了主人,家里的生活越来越美满。头年媳妇过了门,今年儿子考上了卫生学校,来年要是能抱上个胖小子,那该多好啊!史家已有26年没有过生息了,多盼有个孩子啦!记得过去富人家要孩子,常到华山庙里来磕头烧香,乞求神灵。方才老汉曾在菩萨前许愿,倘若佛爷肯开恩,就能在庙前水池里摸到铜钱;此刻,老汉果真得了枚铜钱,这是得孙子的象征啊,你说他心里怎能不乐呢!

关于这枚铜钱,史丰收曾对笔者说,1976年爷爷去世时曾将这枚铜钱交给他,现在史丰收仍然珍藏着。

摸到铜钱,便能生子添孙,这虽然是一种迷信,但更是一种期待。

不过说来也巧,第二年,也就是1956年2月23日,喜鹊喳喳登枝,史应照老汉的胖孙子史丰收降生了。

史丰收的母亲李改侠曾向丈夫史学聪说起,生丰娃时梦见满天朝霞,天门慢慢开了,孩子也呱呱落地了。当然这是老一辈人的传说了。

那两年正值关中八百里秦川农业大丰收。农民盼的就是丰收,父亲为娃取了个吉利名叫“史丰收”。

人们常说姓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它寄托着父母的期望,将成为孩子的人生座右铭。

但父亲当时并没想到,日后儿子竟能一算惊天下,获得速算法的大“丰收”。

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一家人把对后代的爱抚全部倾注到了小丰收身上。丰娃乖乖地成长着,不哭、不闹也不病,长得壮壮实实。

燕去燕来,花落花开,丰娃蹒跚学步,爷爷还故意让他打自己的脸,对孙子的每一个举动,似乎都是一种甜蜜的享受。

丰娃在慈祥的爷爷怀抱里,开始用陌生、新奇的目光来打量这个色彩斑斓的大干世界了。爷爷不厌其烦地告诉孙子:田野里白的是棉花,黄的是玉米;公路上马拉的叫马车,四轮飞跑的是汽车;黑夜星空里,给娃指点着那是牛郎、织女,那是北斗、北极……老人给娃拉开了认识世界的帷幕。丰娃思维的细胞萌动、激活了起来,他什么都问,什么都想知道。

“雀为什么能飞?”

P1-3

序言

史丰收速算法:当代数学领域的一大发明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杨海波

史丰收速算法是一位中国农村娃35年前的发明。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教育科学史上的奇迹,对开发人脑智能有重要意义,应向全世界推广”。

作家雷风行撰写的这本《史丰收数字传奇》,首次全面翔实地记述了史丰收曲折的成功之路,真实地展示了26年来史丰收速算法推广全国、走向世界的影响与作用。

这是一部激励广大青少年创新成才的好读物、好教材。

1978年3月,经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批示,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史丰收进数学系学习。当时我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从那时起,我就很关注、扶持这位充满创造活力的农家子弟。

1979年秋,中央军委炮兵部队邀请史丰收给南京军区和沈阳军区炮兵讲课,数学系领导怕影响学习,不同意。我认为史丰收走上社会讲课,这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也是学习,便力排众议,批准他出去。为什么我敢批准,根据的是“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培养方针。

1987年,我已调任国家教委副主任、中国教科文全国委员会主任,当时史丰收在北京任中国速算法研究所所长,为各省市培训学员。当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来华访问,我负责接待,向他介绍了“比电脑还快”的史丰收速算法,并请史丰收为姆博表演,姆博十分惊讶与赞叹,当场邀请史丰收赴巴黎讲学。10月23日,史丰收在巴黎为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大会的158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和科学家做速算法演示,受到各国代表的高度评价。

1988年9月,第九届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委员大会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史丰收向40多个国家的代表做速算表演,获总干事马约尔及各国代表的赞誉。2004年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该组织总部会见了史丰收,感谢他“对人类教育事业的积极支持”。能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任总干事接见并获赞誉,史丰收是中国乃至世界惟一获此殊荣的。

1997年我退二线后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副主任,仍关心并支持史丰收速算法这一当代智能工程的普及推广。当年1月,我高兴地接受聘请,担任全国少年儿童推广史丰收速算法顾问。

我16岁参加革命,60多年来,一辈子搞教育工作,搞青年工作。今年我已82岁了,我欣喜地看到,党和国家正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形成一批拥有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我理解,提高中华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是全方位的,不仅应在经济上,而且应在科技、教育上自主创新。在国际竞争中,我们不仅要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工业产品品牌,还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教育知名品牌。

史丰收速算法,正是中国入自主创造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1990年10月16日,“史丰收速算法”被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命名。十多年来,这套科学的速算体系不仅被编入课本,在国内少年儿童中普及,而且在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一批国家中被推广,受到青睐。

对“史丰收速算法”这一中国人发明的知名品牌,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充分利用好它。实践证明,在少年儿童中推广普及史丰收速算法,不仅能大大提高计算速度,而且能有效开发大脑智能。我们不仅要采取有力措施在国内推广,还要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为了发明与推广这一速算法,史丰收长期超负荷工作,近年来身体健康状况不好,身患抑郁症,但他仍抱病致力于他的推广工作。对这样一位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我们要关心他,理解他,善待他。在此我特别期望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及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属,能与医务部门一道,共同为史丰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他早日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提高一个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应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入手,从青少年抓起。我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期望广大青少年能从这本书中受到启迪,学习史丰收的创新精神与勤奋作风,立志成才,创新成才!

2005年12月1日

后记

为了永久的纪念

2009年9月29日,史丰收在北京不幸病逝。他虽然只活了53岁,但他的一生是“丰收”的一生。

一个人创造了辉煌,这辉煌必将使他名动天下,名扬后世。

史丰收逝世一年后,2010年9月,这位速算大师被评为深圳市改革开放30周年30位优秀创新人物。

2010年9月30日,史丰收故居、史丰收生平展馆在他家乡揭牌,成为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史丰收数字传奇》出版于2006年1月,当时印了一万册,但读者反映现在市场上已很难买到这本书了。

为了写出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史丰收,在这位速算大师逝世两周年之际,我对原书进行了个别修改与订正,并撰写增补了第九章“最后的岁月”,重新出版,也算是对史丰收这位挚友的纪念。

在写作中得到史丰收弟弟史丰有的大力支持。丰有任陕西省委办公厅办公室主任,颇有文才。这次再版附录中增补了他撰写的回忆文章《永远的哥哥永远的好人》,值得一读。

感谢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朱庆,责任编辑高迟、李勇对本书再版的大力支持。

雷风行

2011年9月5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史丰收速算法是一位中国农村少年的发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教育科学史上的奇迹”这本记述史丰收成功之路的书,是激励广大青少年创新成才的好读物、好教材。

——杨海波

史丰收速算法的问世,证实了自古创新出少年以此书为鉴,可知创新与成功的真谛。

——李树喜

史丰收的成长轨迹,在中国教育史、人才史、科学史上堪称传奇与佳话。

——李树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丰收数字传奇(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雷风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216311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1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4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