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宁编著的《审美与欲望的纠缠》文学批评虽与创作不同,但同样是一种性情文章,所以它不同于科学论文,也和一般的人文写作有区别。文学批评是要见性情的,因为性情是批评家生命之气,是其个人艺术个性与风采的内核,是无法伪造和装饰的;它是喷涌的泉源,文学批评只有由此流出,才会显出生命之美的清澈和甘甜。
| 图书 | 审美与欲望的纠缠(转型期中国文学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罗瑞宁编著的《审美与欲望的纠缠》文学批评虽与创作不同,但同样是一种性情文章,所以它不同于科学论文,也和一般的人文写作有区别。文学批评是要见性情的,因为性情是批评家生命之气,是其个人艺术个性与风采的内核,是无法伪造和装饰的;它是喷涌的泉源,文学批评只有由此流出,才会显出生命之美的清澈和甘甜。 内容推荐 罗瑞宁编著的《审美与欲望的纠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发展、变化甚巨。《审美与欲望的纠缠》以“审美与欲望的纠缠”为观察角度,深入分析了转型期中国文学尤其是广西文学的现状,就其发展趋势、现存的主要问题、新时期的特点等方面做了独到的阐释和探讨。这里既有理论上的宏观把握,亦有精彩的个案分析;既关注全国范围的文坛动态,又对广西本土文学进行了个性解读,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 目录 批评理论篇 审美与欲望:当下时代文学创作的话语冲突 转型期文学“欲望化写作”根源与批判 “弃医从文”和“弃文从医”问题简论 论文学的生态关怀 城里“人”与“诗意的栖居” 全球化语境下文学创作与批评 “崇左文学”命名问题简论 边缘性的拓展——“崇左文学”阅读札记 批评实践篇 城市化时代中国诗意构建——韩少功《山南水北》批评 鬼魅思维与南方写作——兼评东西的《我们的父亲》 从平俗肉体上开出的精神鲜花——东西长篇《后悔录》解读 欲望走出光影记忆——电视连续剧《没有语言的生活》审美批评 周耒的底层关注 精神的勇气与灵魂的担当——赵先平小说评述 闻一多“大江诗歌”文化国家主义的审美及评析 “抡了写”却难圆的“性”——王蒙小说《青狐》“性文学”解读 中国文论普世价值论批评 后记遭遇与可能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审美与欲望的纠缠(转型期中国文学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罗瑞宁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1516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2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40 |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6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